翻译唐诗宋词的翻译家
1. 求古诗和宋词的翻译
<宿甘露僧舍>注释〕 ①甘露僧舍:甘露寺。
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②松声万壑(hè):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
壑:山沟。 ③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解说〕 在很多歌颂长江的作品中,这首诗的描写不同寻常。诗人夜晚投宿紧临长江的甘露寺,耳边响着长江的波涛声,枕边也好像萦(yíng)绕着水气云雾。
早上打开窗子了望,惊天的波涛便迎面扑来。前两句,弥漫山巅的云气,竟然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沉雄悲壮的松涛,就在床下轰响,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怵然惊惧。
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读者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再如:夸张。
后两句,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波气势,索性打开窗扉,放长江于室内,以荡涤心胸。<清平乐>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肠寸断。
就象白雪飘飞的阶下落梅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梦中要回去也难形成。
离别的愁恨正象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说明】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
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
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
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
从"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
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
"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译词】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 听起来温柔面又美好-- 那满头白发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豆地锄草身在河东, 二儿,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欢喜是小儿的调皮神态, 横卧在溪头草丛-- 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