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送李侍郎赴常州的意思

    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26.第一首诗的首句描写时令气候(或营造凄凉氛围);第二首诗的首句点出友人要去的地方,给人两地比邻相近之感。

    27.同:都表现了和友人的深厚情谊(或“ 依依惜别之情”);异:前者突出与友人山川阻隔的离愁,(2分)后者重在对友人的劝慰,显得乐观开朗。(2分) 【解析】 26. 试题分析:要分析两首诗首句的表达效果,需要结合诗句来分析,第一首诗,“雪晴云散北风寒”,暗示了时令;第二首诗,“流水通波接武冈”,结合题目,是表明诗人要送友人取得地方。

    据此回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7. 试题分析:要掌握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其中,饯行惜别的感情有①依依不舍的留念;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两首诗根据“今日送君须尽醉”与“送君不觉有离伤”两句可以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送李侍郎赴常州译文

    译文是雪停了,云散了。天气晴朗,但北风仍会使人感到寒冷。楚水巫山路漫漫,路途必然艰辛。今天我要送你走。在我们走之前,我们必须享受喝酒的乐趣。在走之前,我们饮酒必须尽兴啊,不然的话,明日想念起你的时候,我们已经隔着漫漫长路、千山万水了。

    诗词正文: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扩展资料:

    贾至(718—772)字幼隣,河南洛阳人,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单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

    送李侍郎赴常州是由唐朝贾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既有依依惜别的情谊,又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切祝愿,受到当代人所喜爱。

    贾治以其文学作品闻名于世,深受独孤及、梁肃等中唐古代作家的推崇。他的父亲贾增和他都负责为法庭写作。玄宗受命册文为贾曾所撰,而传位册文则是贾至手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李侍郎赴常州

    3. 《送魏二》王昌龄

    原诗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译诗 江楼饯别,我和你喝得酩酊大醉,秋风阵阵,送来满鼻桔柚的芳香.入得船来,忽淋上一头潇湘冷雨,我浑身发颤,心头更是无限凄凉.我不知道,在你无尽的旅程终点,也即在那遥远、遥远的潇水、湘江,当你午夜梦回,听到深山里传来 清幽的猿声,是否觉得分外悠长?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以“亿”字钩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诗的前半写实景,后半乃虚拟.它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4. 送魏二 翻译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思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

    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

    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

    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

    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以“亿”字钩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

    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诗的前半写实景,后半乃虚拟。

    它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

    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周啸天)。

    5. 贾岛初赴举什么意思

    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於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

    练之未完,逐於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逐与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翻译:贾岛初次去京城考试。一天他骑着毛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

    开始的时候想用推字 想想又觉得敲字好.不能决定用什么好,于是反复吟咏,并且用手做推与敲的姿势.韩愈当时是吏部权兆尹.贾岛不知不觉的冲撞到仪仗队的第三节,被侍从押到韩愈身前.贾岛于是对韩愈讲了自己作诗的经过.韩愈在马上停了很久,对贾岛说:敲字比较好.于是与贾岛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府第.在一起谈论诗歌,两人最后成了好朋友。.。

    6. 唐 王昌龄的《送柴侍郎》的意思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

    “离愁渐远渐无穷”,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远”,就意味着空间距离之大,相见之难。所以不少送别一类的诗词就往往在这个“远”字上做文章。比如:“荆南渭北难相见,莫惜衫襟着酒痕。”“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它们都是以不同的形象着意表现一个“远”字,而那别时之难,别后之思,便尽在不言之中了。然而,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倒是别开蹊径的。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县),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谁渭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它固然不同于“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那种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但也不象“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识君”那么豪爽、洒脱。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仓曹宅夜饮》)。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 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不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么?是的。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