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讲唐诗的老师
1. 南京大学有哪些有趣的老师
南京大学语言学顾黔老师1老师:在座的有没有日本同学?同学答:没有。
老师:在座的有没有韩国同学?同学答:没有。老师:他们哪里有语言!2汉语是区别四声的。
你拿根烟给别人,说你抽吗?人家感谢你。说你愁吗?人家觉得你这人怪怪的。
说你丑吗?你臭吗?人家会骂你有毛病。3广东的同学不要自卑,虽然你普通话不标准,但是你广东方言有九个声调。
唐代老祖宗从坟墓中爬出来,会给你们一人一百块钱。4各个语言音系不同导致学外语发音难。
就像你听老外讲汉语舌头捋不直,老外听你讲英语舌头短一截。
2. 莫砺锋说唐诗的作者简介
莫砺锋:1949年4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79年至1984年师从南京大学中文系程千帆教授攻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本土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出版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唐宋诗歌论集》、《杜甫诗歌讲演录》、《浮生琐忆》、《莫砺锋诗话》、《漫话东坡》等著作,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社会”首席专家。曾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3. 百家诗坛一位讲诗词的,不知道名字了
百家讲坛说唐诗《诗歌唐朝》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与百家讲坛合作讲述唐朝诗歌的系列节目。
在该系列节目中,莫砺锋将分5讲从盛唐气象、诗抒胸怀等角度解读唐诗,让听众充分浸染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文学作品。《百家讲坛》还有不少热心观众。
莫老师已经在北京录制了14讲。莫砺锋总结,应邀上讲坛录制节目,没有观众提问环节,一点也不好玩。
“因为是录制节目,现场观众要绝对保持安静,所以有很多规矩,气氛十分严肃。”录制中途休息15分钟,莫砺锋才有机会接触到来自各行各业的诗歌爱好者。
这么多课上下来有好几张脸成了熟脸。有的听众甚至会在录制现场泡一整天。
来听讲座的大多是中年人,也有孩子,其中也不乏学中文的学生,但竟然还有学生来咨询如何考研,这让莫砺锋哭笑不得。莫砺锋被许多南大中文系学生奉为“学术偶像”。
他给在校研究生开设的唐宋文学研究课场场爆棚,是颇受学生追捧的热门课程。但是,要把广受好评的平时上课的内容移植到央视,必须向《百家讲坛》针对中学文化程度人群开讲的节目定位靠拢。
“他们一开始就觉得我讲得不够通俗,就要求我通俗些。”莫砺锋说,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他在《百家讲坛》主要还是讲一些有关唐诗的常识性话题,牵涉一些概念问题都要充分解释清楚。
对于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讲史记来说,有的是吸引人的有趣故事,但唐诗里多的是韵味和审美,趣事却不好找。“难就难在他们让我多讲诗人生平,多说一些有趣的情节,其实讲唐诗倒没什么有趣的故事可讲,”提起挖掘奇趣,莫砺锋曾拒绝过一些十分无厘头的邀约。
曾有出版社邀请莫砺锋写《杜甫大揭秘》,一听意在猎奇的题目,莫砺锋就婉言拒绝了,“杜甫没什么好猎奇的,他的生平很清楚,没有秘密!”。
4. 南京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最好的老师是谁啊
陈美林,男,回族,1932年生,南京市人。古代文学研究专家。
1950年考入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除长期担任本科生教学外,历年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四十人。出版小说、戏曲等著作三十二种,发表小说、戏曲、诗文等论文二百余篇。《吴敬梓研究》获江苏省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吴敬梓评传》获江苏省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新批〈儒林外史〉》获全国古籍整理优秀成果奖。1998年度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现为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委员,先后被数所重点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主要著作
1、《李玉和〈清忠谱〉》(合作),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吴敬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3、《元杂剧故事集》(署名凌嘉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明杂剧故事集》(凌嘉昕),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清杂剧故事集》(凌嘉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新批〈儒林外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连续印刷七次 7、《吴敬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连续印刷三次,后于 2001年由香港公开大学出版馆藏图书光盘版。 8、《吴敬梓和〈儒林外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连续三次印刷。 9、校点本《儒林外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曾两次印刷 10、《儒林外史辞典》(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红楼梦》校点(凌嘉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连续三次印刷 12、《中国戏曲故事集》(凌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宋代文学史》(其中《董西厢》一章),人民文学出版社96.9 14、《Over the wall》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7年12月 15、《西湖二集》校注,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 16、《儒林外史》人物论,中华书局1998年版 17、《桃花扇》校注(合作,台湾三民书局1999年版 18、《中国章回小说史》(合作),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9、《西湖佳话》校注(合作),台湾三民书局1999年版 20、《清凉文集》,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21、Le cаrаlier et lа demoiselle derrière le mur 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 22、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新世界出版社 2001年版
5. 中华好诗词杨雨和中国诗词大会蒙曼,各位更喜欢谁
在我国的文化界、教育界中,名气大的教授学者非常多,典型的像河南大学王立群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康震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郦波老师以及厦门大学易中天老师。这些都是我国的高等院校首屈一指的人才。当然了,在人才济济的高等院校,除了上述几位老师,还是有许多拔尖的人才的,像中央民族大学蒙曼老师和中南大学杨雨老师,两位老师虽是女性,但是巾帼不让须眉,治学严谨,在学术界都有着一席之地。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两位老师我们大家更喜欢谁?
杨雨,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文学博士。杨雨老师曾经多次登上百家讲坛,先后主讲《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心事有谁知》和《端午时节话屈原》。而且,杨雨老师还在一档诗词节目担当大学士,这档节目就是《中华好诗词》。
该节目自开播以来,赵忠祥老师和杨雨老师就是常驻嘉宾,后来南师大郦波老师也参与其中。通过在《中华好诗词》上对诗词的讲解,我觉得这些诗词文化已经渗透到她心中,自然而然。就像在《中华好诗词》上杨雨老师点评诗词,说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和燕赵多美女,表现出对燕赵大地的向往。这时候被明星关主喻恩泰反问她觉得潇湘怎么样?赵忠祥老师抢答说“湘女多情。”杨雨答道: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回答真是绝了。
蒙曼,河北人,满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刚开始认识蒙曼老师是在《百家讲坛》上听她将《武则天》,时隔多年后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看到她倍感亲切。她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常驻导师,同时也是四位导师中的唯一一位女性。
在高校林立、名师众多的北京城,蒙曼老师能够脱颖而出,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且为我们所喜爱,可见她的实力确实很强,在学术界也有着自己的地位。蒙曼老师虽然是历史学博士,但是对诗词也是了然于心。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点评,妙语连珠,引人入胜,风格平易近人,深受观众的喜爱。
看到两位老师的节目以后,我深信一句话,那就是“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一个女人的花容月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消失,但是这种气质、这种芬芳,是永远也不会消逝的。
6. 南京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逃课也必须要去蹭的
三位老师对当时还是大一萌新的我影响很大。
1、新传院胡翼青
新传院胡翼青老师的讲座和课都挺有意思的。老胡本人名声在外,各种怼令尔等学生叹为观止。之前听他在媒介课上讲述其大学时代的各种举止,真的是自愧不如。譬如,他曾为了其与同学一起创办报刊经费去找当时的财务负责人,要把院里经费都花去,惹得老师哭笑不得。
当然,胡老师对学生还是相当好的,让你无时无刻有一种学术道路注定艰苦但也注定值得的赶脚。
2、马克思主义学院温权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温权老师,我也很推荐。听到马克思主义原理大家可能就头大,但温泉老师就是能让你从中感受到其严密逻辑之佳,理论价值之高。害得我情不自禁翻开了以前从未想过会读的《政治经济学》,甚至一度想读哲学系。
3、心理咨询中心吴作富
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吴作富老师,我一直记忆犹新。这节公选课也颠覆了我以往认为公选课=水课的认知。当时他初病愈,给我们看了电影《心灵捕手》,对于每个人的自我说的非常好。每个人可能都会患病,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与他人情况不同的时刻,我们作为人类,作为人类中的一个单一个体,我们应该自以及如何认识自己。
吴老师不会在课上给你答案,但他会带着你,让你自己寻找答案。在上这个课的那段时间,其实我自己也处于刚上大学的迷茫期,我希望寻找自己的价值,希望能在学术、社交或是某一方面得到满足感。可能真的是不适应。而吴老师虽然只上了半个学期的课(前面半学期他生病,其他老师来上),每一次的课都能对我有所启发,我很庆幸。
大学是一个充满机会、挑战的地方。遇见有趣、可敬的老师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7. 关于古诗,好诗我们语文老师要我们自己找古诗,讲古诗,每个人都讲
【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换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1]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李白 这首五绝是李白在宣城,为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而写的。事本寻常,诗也只寥寥数语,但因为它以朴拙的语言,表达了真挚动人的感情,一直为后人所爱读。
纪叟离开人世间,引起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怀念。诗人痴情地想象这位酿酒老人死后的生活。
既然生前他能为我李白酿出老春名酒,那么如今在黄泉之下,还会施展他的拿手绝招,继续酿造香醇的美酒吧!这看去是诗人一种荒诞可笑的假想,然而却说得那么认真、悲切,使读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觉得这一奇想是合乎人情的。 接着,诗人又沿着这条思路想得更深一层:纪叟纵然在黄泉里仍操旧业,但生死殊途,叫我李白如何能喝得到他的酒呢?想到这里,诗人更为悲切,为了表达这种强烈的伤感之情,采用设问句式,故作痴语问道:「老师傅!你已经去到漫漫长夜般的幽冥世界中去了,而我李白还活在人世上,你酿了老春好酒,又将卖给谁呢?」照这两句诗的含意,似乎纪叟原是专为李白酿酒而活着,并且他酿的酒也只有李白赏识。
这种想法显然更是不合乎情理的痴呆想法,但更能表明诗人平时与纪叟感情的深厚,彼此是难得的知音,现在死生分离,是多么悲痛啊! 沽酒与酿酒是李白与纪叟生前最平常的接触,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是最令人难忘,最易引起伤感。诗人善于抓住这一点,并赋予浪漫主义的色彩加以渲染,感情真挚自然,十分感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全文如下: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 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 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 [1]万乘:指唐玄宗。
[2]买臣:汉朝会稽太守朱买臣,早年不得志,被妻子看不起。 [3]秦:指长安。
这是李白得到唐玄宗召入京的诏书,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时写下的诗篇,当时诗人已42岁。 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天宝元年(742),李白已四十二岁,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异常兴奋。
他满以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 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这不仅点明了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
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 显然,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
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
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
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 「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
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
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
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象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真是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
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
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
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