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进课堂丛书唐诗
1. 国学入门该看哪些书籍,简单些
楼上的把古代学子的国学入门书当作现代人的书籍实在太荒谬。
楼主若是听了他们的话,估计看了一天便觉得国学索然无味,拗口难懂。我把我的经验与楼主分享。
我最先接触的是文言本的《聊斋志异》《子不语》,虽然是文言,但是基本还是能看懂些,只要掌握些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或者通假字的概念就能通读,而且有故事情节,读起来也不觉得无味,这样可以训练楼主的文言水平。然后再去看一些史籍类的书籍,我看得是《三国志》裴松之注的,《资治通鉴》,然后再去看《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等就可以轻松许多。
当然国学不仅是文言文这么简单,国学关键是精髓,也就是中华文化,但是首先你要做的就是能看懂,才能去理解。
2. 何为国学
经学、诗学、史学、蒙学、书画学是国学的主干。
经学,在汉辞代占据了主流文化的地位。诗学从《诗经》《楚》,至唐诗、宋词、元曲,长盛不衰。
史学自司马迁的《史记》问世,直到清代,仍是极昌盛的一个领域。书画学则长久地陶冶着国人优雅高贵的文化性格。
蒙学自《史籀篇》始,到“三百千千”,为中国的文化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学则长久地陶冶着国人优雅高贵的文化性格。
本书按经学、诗学、史、子学、蒙学、书画学分为六卷。作者采用分卷阐述的方式,纲目清晰源流分明,一卷在手,则国学历历在目矣。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汉书"艺文志》对国学有一个基本的分类,将其分为六个部分。
这六部分构成了国学的前身。 第一部分:六艺。
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六艺有大六艺,小六艺。
小六艺是六种技术:礼、乐、射、御、书、术。是具体培养人的人格和各种技能的。
大六艺,就是六经。任何时候,经总是排在首位的。
这就是中国的精神,是国学精神里面很重要的东西。 第二部分:诸子百家。
诸子如同皇帝出行时陪同的王侯,各司其职。诸子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小说家等。
第三部分:诗赋。诗和赋不一样,是两种不同的体裁。
《汉书"艺文志》里有《诗赋律》。古代秀才登高就能赋,而我们现在不如古人。
第四部分:兵书。兵书在古代知识分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和后面讲的术数和方技被看做是实用理性的。
第五部分:术数。譬如作为占筮的《周易》。
第六部分:方技。房中术、医术都是方技。
定义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指传统的中华科学、文化与学术。燧人氏根据天文观察做《河图》《洛书》,一般连称《河洛》或《河图洛书》,是国学的奠基者;伏羲据《河图洛书》推演出八卦五行,即由《河图》推演出八卦,据《洛书》抽象出五行,是国学体系创立的完成者。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数理、天文、算学、地理、博物、农学、化学、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自然国学以道家为核心和主流;人文国学以儒家为主流和核心;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百家、儒道释三家国教等,道儒两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墨法两家辅助,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清代以后专注人文学术,如《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民国后承续清代,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传统国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科学文化中的精华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它是新一代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
“国学”应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其中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为天地立心”之学;其中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古代,“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贵族子弟在太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所需之术,是在古代“小学”阶段的必修课,乃是“为生民立命"之术;其中五术,乃是 “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包括“山、医、卜、命、相”等。
被今人疵垢为“迷信”,那些轻易否定一切“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的人,其实他们很少站在与人生存在状态息息相关的终极关怀的立场上,去认真的探究天人之际的真切意蕴与内在价值,去拉近生命存在与天人之际之间的间接和直接联系,在传统与时代、学问与生活中架设一架沟通的桥梁。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
3. “国学教育”是什么意思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可分三个阶段走:(一)从孩童四五岁诵读〈千字文〉、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36376466〈三字经〉、〈百家姓〉。背诵些浅显易懂的唐诗宋词。(二)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三)积累了一定量的汉字后,读古典名著。
国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4. 什么是拜读国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 拜读表示是敬词,表示尊敬经典。
《名家推荐书目》 1.胡适开列的《中学国故丛书》目录胡适(1891~1962),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2年病逝于台湾。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尝试集》等。
1920年,胡适开列了《中学国故丛书》目录,列举古籍31种,以备中学生阅读。 《诗经》 《战国策》 《论语》 《庄子》 《荀子》 《楚辞》 《淮南子》 《论衡》 《左传》 《老子》 《墨子》 《孟子》 《韩非子》 《元曲选》 《史记》 《汉书》《明曲选》 杜甫 白居易 陶渊明 李白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陆游 辛弃疾 关汉卿 欧阳修 朱熹 杨万里 马致远 2.胡适开列的《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1923年胡适应清华学校学生之请,开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收录图书约190种,后来根据它修订精简成《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
书目答问/张之洞 九种《纪事本末》 老子/老子 墨子闲诂/孙诒让 元曲选一百种/臧懋循 缀白裘/玩花主人 西游记/吴承恩 淮南鸿烈集解/刘安 中国人名大辞典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 四书韩非子/韩非 周礼 佛遗教经/迦叶摩腾、竺法兰等译阿弥陀经 宋元学案/黄宗羲 王临川集/王安石 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 章实斋年谱/胡适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 诗集传 左传/左丘明 乐府诗集/郭茂倩 宋诗钞/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论衡/王充 法华经/鸠摩罗什译 坛经/惠能 明儒学案/黄宗羲 朱子年谱/王懋竑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崔东壁遗书/崔述 文选/萧统 全唐诗/彭定求等 宋六十家词/毛晋 宋元戏曲考/王国维 水浒传/施耐庵 儒林外史/吴敬梓 红楼梦/曹雪芹 荀子集注 3.梁启超开列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年轻时从师康有为,师徒力主变法维新,时称"康梁"。
梁启超"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晚年讲学于清华学校等,曾任北平图书馆馆长。长于史学,颇多建树。
著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等。 1923年梁启超应《清华周刊》记者之约,拟就《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约160种。
后来他又为"校课既繁、所治专门"的青年学生精简此书目,开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四书 书经(即尚书) 礼记/戴圣 老子/老子 易经 诗经 庄子/庄子 韩非子/韩非 史记/司马迁 后汉书/范晔 荀子/荀子 战国策 左传/左丘明 墨子/墨子 汉书/班固 三国志/陈寿 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楚辞 李太白全集/李白 韩昌黎集/韩愈 白香山集/白居易 文选/萧统 杜工部集/杜甫 柳河东集/柳宗元 4."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顾颉刚(1893~1980),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也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校。编著有《古史辨》、《尚书通检》等。
1925年顾颉刚开列了一个包含有14种书的"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的目录。 山海经 世说新语/刘义庆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1877~1927)马可·波罗游记/(意大利)马可·波罗徐霞客游记/徐宏祖(1587~1641)西秦旅行记 梁武石室画像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炫之 唐人说荟 元秘史(即蒙古秘史) 陶庵梦忆/(清)张岱(1597~约1679)桃花扇/(清)孔尚任 南洋旅行记 5.鲁迅开列的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文学家。
1902年留学日本,初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
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校。作品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著名。
1930年,鲁迅为许世瑛开列了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列书12种。 唐诗纪事/(宋)计有功(生卒年不详)唐才子传/(元)辛文房(生卒年不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1874~1952)历代名人年谱/(清)汪镇 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阮元 世说新语/刘义庆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 抱朴子外篇/葛洪 论衡/(东汉)王充 今世说/(清)王晫(1636~?) 6.十部中国国文源头书书目 汪辟疆(1887~1966),中国现代文学史家、目录学家。
著有《目录学研究》等。 汪辟疆在1942年为中央大学国文系学生开列了一个包含10种图书的"最切要"的"源头书",并间或予以评注,颇多精要。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毛诗正义/(唐)孔颖达 礼记正义/(唐)孔颖达 荀子/荀子 庄子/庄子 汉书/班固 资治通鉴/司马光 楚辞 文选/萧统 杜诗 7.经典常谈 朱自清,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9月重印。 朱自清(1898~1948),文学家、学者。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
1931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大陆。回国后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
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集《诗言志辨》等。 本书初版于1940年代,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重要典籍,以求能启发读者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
其中辞赋、诗、文三篇因作品繁多,只叙其源流。 说文解字 周易 尚书 诗经 三礼 春秋三传(国语附) 四书 战国策 史记汉书 诸子 辞赋 诗 文 8."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