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书法与唐诗的关系

    1. 和书法有关的古诗词

    1、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唐代: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译文:兴致一来书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后语言尤其豪放癫狂。 2、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唐代:李峤《书》 译文: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3、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唐代:李白《草书歌行》 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4、丹鼎乍调云母屑,蛮笺初写洛川神。右军书法是前身。

    ——清代:徐釚《浣溪沙 寿云间宗人五十,宗人为相国曾孙,年少从军,兼工书法》 释义:炼丹用的鼎没有调出云母碎屑,第一次用高丽纸写洛川神。右军将军王羲之的书法是前身。

    5、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

    ——元代:唐珙《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释义:前代书法谁为大,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能够态度品行正派。法律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以与欧虞都。

    2. 书法与文学的关系

    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形式,表达作者的内在情志的艺术,二者都与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书法与文学的关系实在是个很大的题目,下面仅就我所知道的简单谈一谈。 我们先来看几幅作品。

    第一是《兰亭序》,第二是唐代陆柬之的《文赋》墨迹,第三是杜牧的《张好好诗并序》,还有两个分别是苏东坡和黄山谷的《黄州寒食诗帖》和《松风阁》(参看所附图录)。我们先简单来看一下这几件作品,这本《兰亭序》是唐人冯承素的摹本,历来被认为最的王羲之的风神。

    虽然这不是王羲之的原迹,但也可以说是庶几近矣了。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王羲之书法的一斑,通幅作品飘逸灵动,笔断意连,顾盼生姿,如果我们通过这书法作品来读《兰亭序》这篇文章,则文中所表现出的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等等晋人风度就跃然纸上了。

    再看唐代书法家陆柬之所写的《文赋》,我们知道陆机的《文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篇文章,陆柬之是陆机的后人,他的这幅墨迹也在书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杜牧手写的《张好好诗并序》,这是一件诗歌与书法俱佳的珍品,《张好好诗》很多人都知道,但这件书法作品知道的人可能就相对要少了。

    《宣和书谱》称杜牧的书法“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杜牧传世的书法作品仅此一件,唐诗人中,擅长书法者不乏其人,可惜墨迹鲜有流传,仅杜牧《张好好诗并序》、贺知章《孝经》等寥寥可数,因此弥足珍贵。

    我们再来看东坡先生的《黄州寒食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在东坡诗集中此诗并非上乘之作,但这件书法作品却是他的代表作,极为后人所推崇,有天下第三行书之称。这书法作品抑扬顿挫,一气呵成,有一泻千里之势,苏轼流传下来的墨迹很多。

    但这样气势开张的却不多见。通过它来读东坡的这首诗,就多了一重艺术享受,而且,诗歌与书法实在也是相得益彰,就好象两扇窗子,透过它们,我们能更真切的窥见苏轼在创作这件艺术品的时的内心情感。

    这幅作品后面,有黄庭坚很短的跋,写得也很精彩,“东坡此诗似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颜鲁公就是唐代的颜真卿,杨少师就是五代的杨凝式,李西台是宋初的李建中,都是宋人极为推崇的书法家,从中可见出山谷多东坡的欣赏,更可见他的非凡艺术鉴赏力。

    山谷真可以说是东坡的知音。黄庭坚是同时看到了这件作品的诗歌艺术美和书法艺术美,这正是我们应向他学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看黄庭坚的墨迹《松风阁》,读过这首诗的人一定不少,“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这是山谷晚年的作品,笔画如长枪大戟,这是山谷大幅行书的典型风格,山谷在被贬途中游湖北鄂城樊山,借景抒情,诗句中不免有一些牢骚和慨叹。通幅字的结体取斜势,中宫收敛,长画多一波三折,极富张力,这正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相符。

    中国古代文人多能文善书,流传至今的书法名迹不少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通过以上我们所举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将传世书法作品的书法艺术美和文辞之美结合起来欣赏,我们将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而且,用这样一种双管齐下的方法来赏玩这样复合型的艺术作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宋词和唐诗的区别

    在格式上说

    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是五言,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年代:三国 作者:曹丕 体裁:乐府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 清·同治辛末春刊《唐诗注疏三百首》

    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张继枫桥夜泊书法帖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诗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格律很严,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而宋词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

    词有5种分类方法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来源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的格式较为自由,主要讲求音律的美,没有严格的格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4. 唐朝的民族关系举一个例子,还有对外关系,科技,诗歌,书法,

    对外关系: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一桩婚姻就相当于10万雄兵。”

    科技: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

    诗歌:唐诗。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

    书法:唐朝时期,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朝的著名书法家

    绘画:绘画就更不用说啦,一提起名字您就知道,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四川乐山大佛都令人赞叹

    5. 汉代书法有哪些介绍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

    汉代书法,上承秦篆、秦隶,下开魏晋南北朝,隋唐行、楷风范,并且是草书风起之发端,因此,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此时篆书体字渐渐减少,多在碑额、印铭、瓦当、铜镜和少量的刻石上得见之,而笔法亦受隶书影响。

    隶书是两汉通行书体,以大量的简牍和刻石为主要流传方式,产生了高度艺术化和风格化的汉碑书法。 隶书的定型: 汉代书法艺术的最大贡献在于东汉隶书的定型化,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小篆以前汉字结构造型的“六书”法则,成为法度森严的官定标准书体。

    因其书写特征在于用笔的波磔与体势上的左右开张,故称为“八分书”。今体字。

    从书写笔画上看,定型后的隶书中官笔画收紧,由中心向左右舒展,有了最能体现隶书标准体的波磔笔画,点画间开始有粗细明显的变化,在左为平弯,逆而不顺,后楷书中变为撇;在右为后人误称为燕尾的磔,后楷书中变为捺或钩挑,“左右分别,若相背然”。 运笔强调有轻重缓急、有提按转折,突出笔画精神的丰富与有节奏的韵律,使平稳宽博的字体增添了舞动逸放的灵气。

    从布局上看,在横势上展开,字距较疏,行距较密,掠、挑左右分展相连,在端正庄重之中显得飘动欲飞。其体势,由纵势长方的小篆渐次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

    总之,从用笔、结体到布局,形成了上套完整的规矩,既庄重严整,义具变化之妙,上承篆书、古隶,下启楷书,用笔通行于行、草,所以有人主张学书必先学隶。 汉碑的突出表现: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碑刻林立。

    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 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成为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

    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另外,金文、小篆因为实用面越来越小而渐趋衰微,但在两汉玺印、瓦当和嘉量上还使用,并使篆书别开生面。

    东汉隶书的成就突出表现在碑刻上。 传世碑版达一百七十余种,风格多样,笔法各异,大致可分为四类: 其一,茂密雄强,浑穆厚重。

    如《西峡颂》、《裴岑纪功碑》、《夏承碑》等;甘肃《西狭颂》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它刻在一块崖体凹进,表面平整的石壁上,宽340厘米,高220厘米,上有“惠安西表”四字篆额,正文阴刻20行,385字。每字约4厘米见方。

    纵观全篇,汉代隶书真迹清晰可辨。碑文除记述东汉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和屡任地方行政长官之卓越政绩,主要颂扬了他率领民众开通西狭道路、为民造福之德政。

    《西峡颂》碑刻字体清晰,简洁古质,结构美观,刀法有力,是书法艺术的瑰宝。其二,方整劲挺,斩截爽利。

    如《张迁碑》、《衡方碑》、《鲜于璜碑》等。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东汉碑刻。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在今山东东平县。

    字体严密方整而多变化,于朴厚中见劲媚。 用笔以方笔为主,方劲沉着、浑穆刚劲,茂密丰伟、力气雄健。

    碑阴的题名,书法更是流畅自然,为历代书家所称道。是汉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今在山东泰安岱庙。此碑字体方拙朴实,以拙取胜,间架稳实厚重,如虎卧阕下。

    笔画端正粗壮。笔笔如磐石,折角棱条分明,有严峻之态。

    章法行密字满,于平正之中存欹斜之变。翁方纲说:“是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

    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隶书即源于此。 其三,左规右矩,法度森严。

    如《礼器碑》、《曹全碑》、《熹平石经》、《史晨碑》等,这类碑刻立汉碑风范,数量最多。 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1956年藏入陕西博物馆碑林。

    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 其四,舒展峭拔,烂漫多姿。

    如《石门颂》、《杨淮表记》、《苍颉庙碑题铬》等。《石门颂》是汉代大型隶书摩崖石刻。

    全称为《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刻。结体大小不一,笔法瘦劲恣肆,雄健舒畅,颇饶趣味,今人祝嘉论此石刻曾说:“石门巧多于拙,瘦处多,肥处少,且喜用长势,多用圆笔。

    布置巧妙,错综变化。” 这些碑刻隶书的波挑最为鲜明,左掠右挑的笔法和形象在纵横有序的章法布局上联缀跃动,翩翩欲飞,对审美视觉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令人遐想。

    书法与唐诗的关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