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柳体书法欣赏

    1. 欣赏 柳公权楷书集字书法对联15幅

    这样的对联只能是集字联,为您解释如下: 《柳体集字对联:柳公权玄秘塔碑》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精心编辑的一套实用集字帖。

    它精选了中国文学史上四十多对脍炙人口的对联,按字数多少和难易程度为编写顺序,以《史晨碑》《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玄秘塔碑》等经典碑帖作为集字的范本,这样可以使学书者由临摹较快地向创作过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柳体集字对联:柳公权玄秘塔碑》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提供了一些对联创作的基本图式,这样既丰富了对联创作的章法安排,又能让书写者体会到不同图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二是在每对对联中分别选出八个字放大位于各对联的右侧,使学书者能在正式创作前,对其中比较难写的字先进行重点临习,以提高创作的成功率。

    2. 柳体书法对联欣赏

    瘦金体华而不实,可以欣赏,但不建议临习。

    柳体字帖无外乎《神策军碑》和《玄秘塔》,二者相近,玄秘塔清晰完好,但字形瘦硬,练习中容易造成过于骨感、剑拔弩张;神策军字形比玄秘塔略丰腴大气,本人认为更适合初学,但可惜残损较多,实在是不可兼得。当今练柳体的不多,写得好的更少,网上有一段北京书协张书范的视频示范,可以参考。

    辅导材料也没啥特别好推荐的,市面上的大致类似。写柳体很难,柳体字已经是晚唐楷书的收官之作,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的收官之作(柳公权之后,不再有划时代的楷书大家),已经发展到极致,高度形式化,甚至是僵化了,所以柳体的点划结构章法难有丝毫改变,稍改就不是柳体,这增加了初学者的难度。

    如果对柳体非常喜爱,也不是不可学,但要用最大的毅力“打进去”,还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学书过程中可能会有“越学越差”的阶段,不要气馁,这是自己眼力提高的表现,正所谓“眼高手低”与“手高眼低”交互进行的过程。

    记住柳公权的一句话——“心正则笔正”,我想这就是练柳体时时应找到的感觉。

    3. 柳公权书法特点是什么 柳公权书法欣赏

    柳公权书法的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

    “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荆棘编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去摘取的。

    他善于吸取书艺大家的智慧与成果,变化成自己一家书艺。 (一)从锺书、王书中化出。

    柳公权学锤繇书,《金刚经》中可见一斑,柳玭早已有所指。唐人多学“二王”书,但柳公权学王书能取其神而离其形。

    王世贞曾云:柳公权“所书《兰亭》帖,去山阴室虽远,大要能师神而离迹者也。”(《书林藻鉴》)而董其昌最为知音,他从柳公权学王书中看到其形与王离,神与王合,悟用笔之古淡,由柳法而趋右军(《书林藻鉴》)。

    其实从柳公权的行草书札中,可以看到一些作品不仅得王的血脉、风神、韵趣,且字形结体也类王书面目。从王书中汲取书学营养,是柳书生命源泉之一。

    (二)从欧、褚中化出。柳书从欧阳询、褚遂良书中化出,论者颇多。

    米芾认为,柳师欧。康有为说:“诚悬则欧之变格者。”

    康有为还认为,崔浩是瘦硬派,其后褚遂良、柳公权、沈传师均属此派(《广艺舟双揖》)。刘熙载认为柳与欧、褚密切,即如《沂州普照寺碑》系后人集柳书成之,然刚健含婀娜,乃与褚公神似焉(《艺概》)。

    欧书的筋骨显露,结体谨严,褚书用笔的蹲锋纤劲、流利秀美,给了柳公权有益的启示。 (三)从颜书中化出。

    柳书从颜真卿书中所得最多。苏轼云:“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

    (《东坡题跋》)朱长文云:柳书,“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续书断》)从具体书作而言,有的说“《玄秘塔》出颜之郭家庙”(刘熙载《艺概》);有的说鲁公《臧怀恪碑》“最为开张”,“柳谏议学颜即是由此入手”(郭尚先《芳坚馆题跋》);有的说颜的《李元靖碑》“结体与《家庙》同,道劲郁勃,故是诚悬鼻祖”(王世贞《弇州山人稿》),如此等等。

    柳学颜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学颜之法度。颜真卿楷书在笔法、结字方面,法度甚备,柳在此基础上损益,使之更加完备。

    二是学其雄媚之书风,变其雄中有媚为自己的秀中有雄。三是学其人格与书品的结合。

    颜的高尚人格与颜书的风格二美并具,柳公权亦是书美、人美契合的典型。四是学颜之变法精神。

    颜在王书的樊篱之外,另拓一恢宏境界,不仅比肩王羲之,而且为盛唐创立属于自己时代的书风,奏响了盛唐之音。柳则又变之,创元和以后的新书体,丰富了大唐之音。

    当然柳公权所学极广,他不仅向其他书家学习,也向民间书艺(例如北碑)汲取养料,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特别要指出的是柳公权的成功还在于拥有一个群体,互相切磋砥砺,取长补短。

    如长于柳公权十岁的沈传师,以及小于公权十三岁的裴休,都被视为与柳公权同一类型的书家:尚“清劲”、“命新体”。柳公权的名碑《玄秘塔》即是裴休撰文,裴休的名碑《圭峰定慧禅师碑》即由柳公权篆额。

    而裴氏此碑,可见柳书的影响,“细参之,其运笔之操纵,结体之疏密,与诚悬昕合无间”(《语石》)。柳公权之兄柳公绰也精书法,相互影响也在情理之中。

    柳公权能够化身为巨人,既需一颗慧心,取质、取量、取度,炼形、炼神、炼韵,加以冶铸,又需要不凡的身手,刻苦的磨炼,尤要以自己的性灵和人格去化入。柳公权之所以成为柳公权,也正在于此。

    柳公权一生书碑特多,在此,就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作些介绍: 一.《金刚经刻石》(吧二四年,四十七岁) 柳公权正书,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于宋。唯一唐拓本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巴黎博物馆。

    此为柳书早期代表作。其下笔精严不苟,笔道瘦挺遒劲而含姿媚;结体缜密,以纵长取形,紧缩中宫,开展四方,清劲而峻拔。

    “柳骨”于此可初识,而柳集众书于此亦可知。宋董逌云:“诚悬书金刚经,柳玭谓备有锺(繇)、王(羲之)、欧(阳旭)、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之体。

    今考其书,诚为绝艺,尤可贵也。”(《广川书跋》) 二.《李晟碑》(吧二9年,五十二岁) 碑在陕西高陵县,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

    裴度撰,柳公权正书,并篆额。此碑明代已多漫漶,近拓石花满布。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字虽剥落,然一看挺拔不群之概,尚可扪而得之也。”与《金刚经》相比,加强了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点画爽利森挺、挺拔不群之概。

    但是有些地方结字显得拘谨,局促。 三.《回元观钟楼铭并序》(吧三陆年,五十九岁) 石横置,四十一行,行二十字,邵建和镌刻。

    一9吧陆年一一月出土于西安市和平门外。此碑风神烁烁,一笔不苟,其用笔重骨力,以方笔为主,辅以圆笔,劲利清健。

    其结构往往错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