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三首kejian

    1. 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ppt课件怎么做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意思:一叶(条)渔船上,有两个顽童,他们收了撑竿,停下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带着微醉的神态,亲热地用吴地的方言在一起聊天逗乐.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

    2. 唐诗三首

    《唐诗三首》包括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锦瑟》++++++++++++++++++++++++++++++++++++++++++++++++++++++++++++++++++++++++++++蜀道难作者:李白【唐代】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登高作者:杜甫【唐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锦瑟作者:李商隐【唐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望采纳O(∩_∩)O~。

    3. 《唐诗三百首》收录内容是什么

    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的唐 诗选集,全书选诗310首,或作6卷或8卷, 基本上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乐府等诗体编排。

    四藤吟社的版本又 增补杜甫的3首《咏怀古迹》。该书收录了 77人的作品,其中既包括帝王、士大夫等贵 族,也有僧侣、歌女,还有无名氏等,但大 多数是唐代重要诗人,并重点突出了盛唐时 期的李白、王维,兼顾中唐、晚唐如杜甫、李商隐等人。

    诗的内容大多反映了唐代的社 会生活和诗歌风貌。此书原本是为童蒙学习 诗歌而编的家塾课本,因编者汲取了《千家 诗》易于成诵的优点,该书雅俗共赏、流行 久远。

    4. 以登高为主题的唐诗三首

    崔曙的《九日登望仙台奉呈刘明府容》: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向北,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王之焕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大历三年正月所作《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张籍《西楼望月》:

    “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

    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唐诗中登高主题的发轫之作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昌龄的《闺怨》中: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5. 唐诗3首 宋词1首 元曲1首 (诗歌题目 作者 朝代 诗歌大意 )

    唐诗:《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1、刘十九:指刘轲,作者朋友,时隐居庐山。 2、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3、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 4、无:犹“否”。

    5、“蚁”,原诗为“绿螘新醅酒”,“螘”音、义同“蚁” 翻译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这个不用解释吧)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翻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有的山。

    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

    舟:小船。蓑:蓑衣。

    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翻译: 千里的山上鸟都没有,万里的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宋词: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作者:刘克庄 束蕴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全部注释 1.实之,姓王名迈,刘克庄挚友,两人唱和甚多。风亭,驿名,在今福建莆田县。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冬,刘克庄赴广州任广南东路提举常平官。王实之为他送别。

    2.束蕴,把乱麻捆起来,作成照明的火把。宵行,由《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转化而来,暗示远行辛苦之意。

    3.王郎,即王实之。刘郎,刘克庄自称,这里是以他的同姓、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

    4.说文章,不应理解为咬文嚼字的评论诗文,而是极含蓄的暗示他们对时事的评论、理想的抒发和忧愤的倾泻。 5.王实之秉性刚直,具英豪气质,人称子昂、太白。

    刘克庄亦是言谈雄豪,刚直无畏,"惊倒邻墙,推倒胡床"两句,正是他们这种英豪气质形象的表现。前句写客观反响,后句写人物举止。

    6.旁观,作者设想有旁观者在此。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告别词。

    诗人这次是到广东潮州去作通判,好友王实之在风亭为他设宴饯行。它完全抛开了临歧泪眼相看的儿女情长,绘声绘色的描写了两位饱受压抑而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离别。

    豪放激越,深沉忧愤,表现了辛派词人的特色。对于友人的饯别,写得形象生动,有人物活动,有情节发展,并着重从人物动态中表现感情的发展变化,始而愁苦,继而激愤,最后慷慨奔放。

    以狂放之言语,把剧情推向高潮,避免了直接议论。在刘克庄的词中,这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元曲:〔双调〕沉醉东风 送 别 关汉卿 元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越调〕天净沙 秋 思 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 春 白朴 元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唐诗三首kejian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