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找一句美好唐诗

    1. 找一些优美的古诗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清平乐】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韦庄:

    【菩萨蛮】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女冠子】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纳兰性德: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

    笑我如今,孤负春心,

    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

    结遍兰襟,月浅灯深,

    梦里云归何处寻?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临江仙】

    飞絮飞花何处是?

    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

    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张先:

    【诉衷情】

    花前月下暂相逢。

    苦恨阻从容。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

    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方未白凝残月。

    【写情】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赠婢】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2. 急找一首优美的古诗及详细赏析

    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我以为“占尽风情”在全诗中起提领、概括作用,成为全诗抒情线索,也就是说这首诗从头到尾都在写小梅是怎么展露“风情”的。但真正使这首诗增色添彩的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诗眼句,即刘熙载所谓“一篇之眼”,堪称句眼。

    在句眼出现之前,先有一个铺垫,那就是将山园小梅与众芳作一对比,表现为“摇落”与“暄妍”情状的对比。这好比在主旋律响起之前有一过渡的前奏音乐。“占尽风情”与“向小园”搭配组合也很有意趣,园以其小易于占尽,偏安一隅自我陶醉任显风情,醉里乾坤大,梦中日月小。总之,首联叙写小梅的生活环境、独处情状和得意神态。尽管首联有提领作用,但仍觉造句平平,不似句眼气韵生动。

    接下来是颔联,即句眼:“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诗正面描写小梅“风情”状态。“疏影”“水”“暗香”和“月”等意象,组成一幅清淡而鲜明又富有立体空间感的画卷,诉诸读者的视觉、嗅觉,似乎还隐隐地诉诸触觉;再细加咀嚼、追索,“疏影横斜”暗示小梅在最自然的状态下伸展枝柯,“暗香浮动”暗示小梅在最自由的环境中释放精气,体现小梅最佳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本性,体现小梅的个体生命与生存环境的自然融洽,画面里面似乎弹响着“自然”与“和谐”的琴音。这千古名句,历代有识者称颂不绝,且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曲尽梅之体态。”再看宋许彦周《彦周诗话》:“大凡《和靖集》中,梅诗最好,梅花诗中此两句尤奇丽。”又有《宋史》评议:“(林逋)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人们称颂有加几于顶礼膜拜,说明诗中必有雅怀高致,并为他人所不及。

    颈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同样具体地描写小梅“风情”状态,所不同的是,这种“风情”是通过描写霜禽和粉蝶的反应迂曲地表现出来的。而且这种“风情”悄悄地发生变化,在被霜禽和粉蝶的特殊行为渲染之后变了味,变成有情欲色彩的“风情”,故而情致意趣逊色不少。如果说颔联属于正面描写,那么颈联则是侧面描写了,两方面的描写构成全诗的主体部分。只是它们在写法上可供欣赏,情味则经不起认真品味。

    尾联“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是诗人对小梅“风情”的认可和赞颂。此时诗人现身,自己说感受述心怀了。说的是小梅的感受,仿佛小梅有好恶的感情,只喜好隐逸诗人的孤独清吟,而厌恶高堂里檀板和金尊陪伴着的热闹的祝颂之语。说到底,诗人与小梅同有隐逸情怀,红尘不向门前惹。从字面上看诗作纯然聚焦于小梅,其实骨子里还是写诗人自己,到最后诗人“风情”与小梅“风情”贴合为一了。不妨借用刘熙载的两个概念“偏举”和“双关”(“偏举,举物也”“双关,关己也”)来申说:先前诗人隐匿不显,专说小梅而无关己身,是为“偏举”;此时诗人现身直述,愿以微吟相狎,既说小梅又说自我,是为“双关”。总之,尾联突出了一个“吟”字,以直接奏响歌颂的乐章结束全诗。

    综上所述,全诗以山园小梅“风情”为主线来抒写诗人情意:首联是叙事,在对比中引出“风情”的话题;颔联、颈联是描写,前者从色香两大特点正面描写小梅“风情”,后者借禽蝶的情态反应侧面描写小梅“风情”;尾联复又叙事,转换叙述角度,如果说前三联的主语是“小梅”,那么尾联的主语应是“诗人”,由诗人对小梅“风情”直接称颂。四联诗四种写法,层次井然,全不类同,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轻巧自然地塑造出山园小梅的孤傲形象,也抒发诗人孤傲的情怀。诗中“风情”具有清淡平和的特点,即趋于清平淡雅而不浓重浓厚浓烈,但意境淡而又远;同时具有孤芳自赏的特点,即睥睨众芳,自觉高雅,不但自我欣赏,还需要他人认可,招惹禽蝶,引来诗人微吟相狎,可见小梅既喜好独处一隅,又不愿意过分孤寂而需要些许热闹,就这一点来说,林逋是隐逸诗人,却未得始祖陶渊明真传衣钵,我想这也正是诗作未臻绝佳境界的来由。

    3. 寻找优美的古诗句(不要常见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疏影横斜水渐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其二)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唐•杜牧《赠别》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4. 找一些比较优美的古诗词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 锦瑟。

    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最多。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5. 寻找快乐的古诗句

    春天的诗: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将进酒 (李白)·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我只能提供这些,sorry,少了些······

    6. 找优美的古诗,并说说为什么优美

    杨柳青青着地垂,

    扬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会不归。

    这首诗的名字叫《送别》,成于隋代,作者不祥,故为无名氏所做。我非常欣赏这首诗。因为它有极其美好的意向,可以将人的心思拉到如诗中所描述的景色之中,美绝,亦凄绝!

    诗的前两句描摹那个时候的景色。要说的是,首句中的"杨柳"指的是柳树,而不是杨树,或者是杨树和柳树在一起。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为了给运河增添景色,因此下诏,凡在运河两岸栽活一颗柳树着,即赠细绢一匹,于是两岸百姓纷纷在河岸上种植柳树,不久便蔚然成景,千里大堤,柳色荫荫。隋炀帝看了很高兴,还赐名运河两岸的柳树为杨,即国姓。于是后来柳树便有了杨柳的说法,其实杨柳只是柳树而已。

    诗的起始句交待了大的背景,为后来说事,抒发离别做好了铺垫,这是中国传统式的抒情方式。

    杨柳青青着地垂,说明柳树已栽植了多年,枝条都垂到了地方,侧面可以说明树已经是很多年了。从正面说,青青的柳枝垂到地面,可以说是胜景,给人以很高的情致。

    从第二,第三句的内容可以看出,整个事诗是有时间顺序的,从柳枝青青,到扬花漫漫最后到"柳条折尽花飞尽"作者描述了柳树在一个春天的大致过程,这种动态描写的手法,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的心情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起落,其韵妙哉诗的第二句写得很传神,传神在一个"漫漫",一个"搅"字上,从漫漫可以看出,树不是一棵而是很多,不然不会有漫漫的效果,而这种漫漫的景致,很美丽,很想冬天漫漫的雪飘,而没有冬天的寒冷,且后一个"搅"字更是对漫漫的推进,说明了柳絮飞动的,直上蓝天,四下皆是的状态,煞是动人。

    第三句话锋忽转,描写了一幅令人隐忍伤痛的景象,美丽的景致不再,柳条以奉献给了人们,时间已经流失了很多,重在强调时间推移,这种写法不是写当时的情景,而是作者的一种假设,为最后一句烘托氛围,有到未来一个遥远而很有代价的时候,最后一句作者的想发会不会实现。

    最后一句笔锋忽转,直接陈事,落到了本诗的灵魂上,即诘问,到很久以后,作者的好友会不会再次相遇,或者回到他/她身边,这里的"行人"指的是即将远行的人,作者没有直接称呼其的朋友,恋人,这又是作者高明的地方,行人,注定永远在道路上,永远要离去。

    回头来看全诗,可以说写得很完美,是古代抒情,饯行诗中的上上之品。本诗内容含蓄,极短的文字描述的很丰满的内容,既有静景,又有动景,既有时间的流转的妙曲,又有接物抒情的,隐忍为大的曲折,读来使人浮想联翩,心肺悠然,情致顿生,余香不绝,实乃妙绝!

    找一句美好唐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