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池上唐诗总结怎么写

    1. 唐诗 池上

    池 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2. 池上这首诗怎么写还有意思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3. 池上 白居易古诗的感悟是什么

    1、处在社交圈中是一种烦恼,而超脱出来简直是一场悲剧。

    2、厌倦,就是一个人吃完盘子里的食物后对盘子的感情。

    3、参加追悼会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后大家一起抽烟喝酒打牌。

    4、知识是一种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觉得饿的粮食。

    5、爱情是会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是经常轻轻晃一晃盛装爱情的“水杯”。

    6、战争:用舌头解不开就用牙齿咬吧!

    7、憎恨别人就像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8、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0、幸运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11、失败发生在彻底的放弃之后。

    4. 古诗总结怎么写

    我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我知道了从古至今诗人辈出.春秋战国时最著名的有爱国诗人屈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曹操父子三人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唐朝这个诗的王朝,像诗仙李白这样的人不胜枚举,涌现出了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在宋朝,豪放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具有婉约词风的柳永、李清照,他们共同造就了辉煌的宋词;另外还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使元曲达到了高峰;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杰出作品影响深远. 我还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读诗有些好办法,例如,在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用边想象画面边感受意境的方法去体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写,可以用已学过的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知识来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读高适的《别董大》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诗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了李清照《如梦令》,就能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红颜易老”的哀叹含蓄;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国之痛了,也能想到苏轼《赤壁怀古》的一腔豪情. “与诗同行”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5. 池上 白居易古诗诗中写了怎样一件事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扩展资料此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池上二绝。

    6. 古诗池上还有小池读后有什么感悟

    1. 池上

    2. 翻译:池上描写了一个小孩子,撑着小船偷偷去摘白莲,可是他不知道要把自己的踪迹给藏好,船只将水面的浮萍推开,留下了痕迹。

    3. 解析:明明是跑去偷采荷花的,可是留下了这么大的痕迹,将这个小孩子天真单纯,调皮活泼的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令读者忍俊不禁。

    4. 感悟:

    1.正面:虽然是“偷花贼”,但是这么个可爱的小孩子,怕是让人抓到了也舍不得打吧

    2.反面:偷人家花的熊孩子,等主人顺着浮萍被推开的痕迹追上去,肯定少不了一顿好打

    5. 原文: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小池

    6. 翻译:泉眼流淌的悄无声息,是因为怜惜那细细的水流。树的阴影投射在水面上,天气晴好,惠风和柔。小小的荷花花苞刚露出了一点点尖尖的角,就早有蜻蜓停在上面了。

    7. 解析:先写泉眼细流,再写树影水面,然后聚焦到荷花和蜻蜓上,从大到小描绘了这片小小水池,其周围景色跃然纸上,静谧悠哉又生机盎然。

    8. 感悟:作者通过精巧的笔触,将景色描述的活灵活现,尤其最后“尖尖角”两句,即巧妙又通俗,同时作者本人欣悦悠然的心情也呼之欲出。

    9. 原文: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总结:两首诗对于场景的刻画都极其的生动形象,充满了画面感。“浮萍一道开”的开,和“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立,更是让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两首诗的感情基调都是平淡中透着活泼,静谧里带有喜悦,将原本普普通通,绝无特别的景象描画的明快有趣,令人读后忍不住会心一笑。

    原创内容,手打不易,如果有帮助的话,还请采纳~

    7. 池上为什么在唐诗三百首里没有

    全唐诗第448卷第088首

    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白居易的诗六首:长恨歌、琵琶行、后宫词、问刘十九、赋得古原草送别、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2)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池上唐诗总结怎么写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