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的故事栗斯

    1. 八十年代出的《唐诗故事》现在哪里还能看到

    也不一定。你可以去易趣、淘宝这些地方找找。

    我们学校图书馆李藏有好多这种书,繁体字、竖排本的都很多,不过估计是很久以前买的了。

    或者你去旧书摊、旧书店之类的地方去看看,说不定也能找到。

    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总可以找到的。

    还有,如果你附近有图书馆的话,可以去图书馆里找一下啊,图书馆里藏书一般都比较全的,而且有好多‘有悠久历史’的书。

    唐诗故事.第一集、第二集 栗斯著 地质出版社 1981

    唐诗故事续集.第三集 栗斯编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07

    唐诗故事.第三集 栗斯编著 地质出版社 1981.12

    唐诗故事.第四集 栗斯编著 地质出版社 1983.02

    2. 威德尔海的鲸鱼是怎样的

    在流冰群的缝隙中有鲸鱼时常成群结队 地喷水嬉戏,虽然它们看起来十分可爱、温 顺,其实它们异常凶猛,尤其是逆戟鲸。

    这种 海上“屠夫”是一种能吞食冰面任何动物的可 怕鲸鱼。当它发现冰面上有人或海豹等动物 时,会突然从海中冲破冰面,伸出头来一口将 目标吞食掉。

    逆戟鲸不知道吞噬了多少南极 的企鹅和海豹,其凶猛程度,令人毛骨悚然。 正是由于逆戟鲸的存在,使得被困于威德尔 海的人难以生还。

    现在提起威德尔海,会让人有一种不寒 而栗的感觉。或许有天当我们揭开南极大陆 的奥秘时,威德尔海就不会像人们想象中的 那么可怕了。

    或许在那个时候人们能够自由 自在地在威德尔海航行,欣赏海市蜃楼的美 妙之处。

    3. 诗人的故事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抒情诗多是缘情之作,而留下的文字资料,叙其本事者极为罕见。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则是一个例外。在唐人孟棨的《本事诗。情感第一》中,详细描述了《题都城南庄》的传奇故事。

    诗人崔护,进士不第。清明日,去城南散心。来到一处花木掩映的庄院。崔护“酒渴求饮”,有一女子赠以杯水,“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第二年,崔护旧地重游,门墙如故,大门紧锁。崔护非常失望,在门上题下了这首诗。本来,故事讲到这里就行了:桃花人面,魂牵梦绕,充满了悬念。可好事之徒却偏要把故事续下去----过了一些日子后,崔护又到城南,闻屋内哭声。崔护探问,有老父答道,他的女儿自去年以来,“经常恍惚若有所失”,近日读了门上的题诗,“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崔护入室,抚尸痛哭,祝告道:“某在斯,某在斯!”这女子竟“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诗化散文

    自从我被朝廷贬斥,一直住在岭南,那里一片荒凉,整天与我作伴的,只有那些光秃秃的山头,心中的郁闷也没有人听我倾诉。甚至连与家中的联系也中断了,来了这么久连一封家书也没有,妻子和儿女们还好吗?老母亲还好吗?每次一想到他们,泪水就会不自觉地掉下来。总是很担心他们的处境,会不会因为我而受到牵连。

    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捱了那么漫长的岁月。现在要渡汉江了,一看到汉江,就不禁想起故乡的水,仿佛故乡就在前面。

    哦,故乡,我魂牵梦寄的故乡!为什么离你近了,反而觉得更加害怕和惶恐了呢?种种担心和忧虑,会不会被证实? 想到这里,我简直抬不起腿来,越走越慢,心里害怕碰到熟人,害听到家里的消息。

    4. 胡昭的身世胡昭即三国的胡昭孔明,活了八十多岁,在魏国比诸葛亮聪

    三国时期,我国曾出现了两位智慧超凡、才华横溢的“孔明”。

    一个是广为人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另一个则是鲜为人知的魏国隐士胡昭。 胡昭,颍川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孔明,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50年。

    他比诸葛亮年长20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 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

    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胡昭的青年时代,正是朝廷腐败,外戚宦官交替执政时期。

    他幼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典史,工于书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绝世才华而为世人称道。

    他因厌恶仕途生涯,为避免无休止的郡县察举(察举,东汉王朝选用官吏的方法之一,即由地方官吏察求“贤材”,举为官吏),公府辟召(辟召是公卿大臣及郡守自行启用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属员),就客居冀州,醉心于经史书法.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权臣干政 ,汉室衰微,群雄并起。 各路诸侯为在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纷纷招揽人才。

    素有“四世三公之家,门生故吏满天下”之称的袁绍,闻知胡昭乃颍川名流,才华盖世,韬略过人,不惜降尊纡贵,多次登门拜访,请胡昭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但由于他厌恶仕途险恶,因而对袁绍之邀“坚辞不就”。

    通过与袁绍的几次接触,胡昭看出袁绍嫉贤妒能。他为防不测,就悄悄地逃离冀州。

    果不其然,未过几日,袁绍命人缉拿胡昭,可是胡昭早已如闲云野鹤一般,躲进了深山老林。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发布“唯才是举令”后,颍川大批仁人、志士纷纷投靠曹操。

    求贤若渴的曹操得知胡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连续多次派人请胡昭出山入仕。但胡昭不愿做官,“信然不起”。

    后来曹操仍不厌其烦,再次相邀,事出无奈,胡昭只好去面见曹操,自陈胡某乃一介村野民夫,无军国之用,早已习惯于躬耕樵读的田园生涯,做官入仕,非我辈所为,断不从命,还望丞相见谅,让他息隐山林。 曹操见胡昭态度坚决,难以挽留,只得慨叹“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听任胡昭回归故里。

    后来胡昭为了躲避各路群雄无休止的辟召,索性迁居到陆浑山中(今河南嵩县东北)。 当时胡昭所居住的陆浑山,绵延三百里,散居着许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穷苦百姓。

    由于散居,他们的子弟都无缘读书。这些居民之间,常常由于一些琐屑小事而发生争斗。

    胡昭看到这种情况,就开馆办学,教他们识字、读书,使他们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同时,对山中居民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化解,很快使这些居民之间平息了争斗。

    因为胡昭得高望重,教化四方,所以他居住的三百里山川,逐渐消除了诸如侵害斗殴等不良现象。 胡昭在陆浑山开馆办学,声名远播,很多世家子弟都前来求学。

    这些人中,最有名的就是曹魏的司马懿,司马懿是河南温县的世家大族子弟,当他听说阳翟名士胡昭在陆浑山开馆办学后,就慕名前去学习。胡昭慧眼识人,见司马懿聪慧通达,智计绝伦,胸有雄才大略,料定此人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就竭尽全力,传道授业。

    由于司马懿出身于名门望族,又聪慧绝伦,为人处世,当然恃才傲物,因此他与陆浑周生结怨,当他得知胡昭从学馆离开后,周生就纠集同伴二十多人去刺杀司马懿。胡昭闻知此事后,立即去追赶周生。

    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在崤山渑池之间截住了周生一行,经他斡旋,周生才放弃了寻仇的打算。 司马懿死里逃生,胡昭功不可没。

    胡昭在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240——249年),才从陆浑山迁徙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境内)居住。魏国朝臣频频上书,请求魏帝召胡昭入仕,胡昭都婉言拒绝。

    嘉平二年(250年),魏帝曹芳再次派公车特征胡昭入朝,闻胡昭在这年病逝,这才作罢。 胡昭一生,由于隐居不仕,因此不像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方面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名动天下。

    然而胡昭躬耕办学、施教乡里而功在四方。胡昭在书法上,师承刘德升并推陈出新,将行书书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他与三国时的另一书法家钟繇齐名,“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世人并称“钟胡”。

    胡昭的行书书法广为当时的士人学习推崇,以至于“尺牍之迹,动见模楷”,成为人们学习和临摹的榜样。 纵观以上史实,可以看出,胡昭与诸葛孔明,两人虽因境遇不同而各有千秋,但都不愧为一代英才,世代为人称颂。

    5. 诗人的故事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抒情诗多是缘情之作,而留下的文字资料,叙其本事者极为罕见。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则是一个例外。在唐人孟棨的《本事诗。

    情感第一》中,详细描述了《题都城南庄》的传奇故事。 诗人崔护,进士不第。

    清明日,去城南散心。来到一处花木掩映的庄院。

    崔护“酒渴求饮”,有一女子赠以杯水,“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第二年,崔护旧地重游,门墙如故,大门紧锁。

    崔护非常失望,在门上题下了这首诗。本来,故事讲到这里就行了:桃花人面,魂牵梦绕,充满了悬念。

    可好事之徒却偏要把故事续下去----过了一些日子后,崔护又到城南,闻屋内哭声。崔护探问,有老父答道,他的女儿自去年以来,“经常恍惚若有所失”,近日读了门上的题诗,“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崔护入室,抚尸痛哭,祝告道:“某在斯,某在斯!”这女子竟“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诗化散文 自从我被朝廷贬斥,一直住在岭南,那里一片荒凉,整天与我作伴的,只有那些光秃秃的山头,心中的郁闷也没有人听我倾诉。甚至连与家中的联系也中断了,来了这么久连一封家书也没有,妻子和儿女们还好吗?老母亲还好吗?每次一想到他们,泪水就会不自觉地掉下来。

    总是很担心他们的处境,会不会因为我而受到牵连。 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捱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现在要渡汉江了,一看到汉江,就不禁想起故乡的水,仿佛故乡就在前面。 哦,故乡,我魂牵梦寄的故乡!为什么离你近了,反而觉得更加害怕和惶恐了呢?种种担心和忧虑,会不会被证实? 想到这里,我简直抬不起腿来,越走越慢,心里害怕碰到熟人,害听到家里的消息。

    6. 家庭中 宽容 故事

    ●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

    ●宠是害,严是爱

    ●训你是爱你,宠你是害你

    ●爱之深,责之严(法国)

    ●家不严招贼,人不严招险

    ●教不严,师之隋

    ●欲成方圆,规矩必严

    ●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责人要宽,责已要严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刻苦自己,厚待别人

    ●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

    ●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已要厚,责人要薄

    ●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 持其个性(叔本华)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传〉

    ●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宽猛相济能成事

    ●宽而栗,严而温〈淮南子〉

    ●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宋·朱熹)

    7. 陶渊明的生平故事

    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任。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写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素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寻阳居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 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义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辞官归隐了。这次辞去县令的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而他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说出了更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隐居了。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他在诗里一再描写隐居的快乐,表示隐居的决心,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九);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这固然是他真实的感受,但也可以视为他坚定自己决心的一种方法。在后期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机会,但是他拒绝了。晋朝末年曾征他为著作佐郎,不就。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他更厌倦了政治,在《述酒》诗里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贫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写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后说:“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这成为他的绝笔。死后,朋友们给他以谥号曰“靖节先生”。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了诔文,这篇诔文是研究陶渊明的重要资料。《宋书》、《晋书》、《南史》都有他的传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