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百度云

    1. 沈三白和云娘有什么故事

    建议你去读> , 讲的就是他们两个的爱情故事: 姑苏城里的沧浪亭,是依傍着一条小河而建造的精巧别致的江南园林。

    移步换景,曲尽其妙。清朝末年,《浮生六记》一书中的两位主人公,三白和芸娘,就住在沧浪亭的隔邻。

    他们家中也有曲曲回廊。 芸娘,字“淑珍”,可真的是位淑女。

    芸娘小时丧父。家贫。

    家中的生计,都靠她做女红刺绣供给,包括她弟弟上学的学费,从来不会短缺。芸娘长得怎么样?书云:“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

    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芸娘通文墨,乃是全靠自学,而且自学得方法独特:“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

    “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沈复,号三白,元和(今苏州)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出生于衣冠之家。

    他的父亲一生当幕僚,先是生活小康,尔后家道中落。他自称“少年失学”, 然而却是多才多艺:能诗文,好书画,工花卉,“爱花成癖”。

    其为人也,“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转因之为累。” ---这,就是《浮生六记》中的两位主人公。

    林语堂在执笔英译《浮生六记》后,感慨地向友人说:沈三白之妻芸娘,乃是人间最理想的女人,能以此姝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呢。俞平伯说:《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托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中表姻亲 佳偶天成,触手都成妙趣 芸娘的父亲是三白的舅舅。 他们是“中表姻亲”。

    芸娘比三白大十个月,自幼姐弟相称。三白自小叫她“淑姐”。

    无猜的两小,早已心心相印。 三白十三岁的时候,跟随母亲到舅家,见到婷婷玉立的“淑姐”,又见到她“才思隽秀”的诗句,意识到自己的终身伴侣非她莫属。

    于是马上对母亲表白:“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 “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

    其实,芸娘的芳心,也早已归属于三白。 定亲那年年末的一天,芸娘的堂姊出阁,三白过去参加送亲,见到芸娘的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觉得很奇怪。

    问她,她笑着说:“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 ”那就是说,她盼望着“妇随夫唱”,她要向未来的夫婿索取“画眉笔”。

    当晚,三白送亲回来有点饿了,芸娘“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多么体贴! 新婚之夜,三白让她吃菜,才知道她在吃斋:“暗计吃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得知三白出痘,芸娘开始坚持在斋期里吃斋,一吃就是好几年。

    她要为檀郎祈福 ―― 不要变成麻脸。多么深情! 蜜月里,三白送自己的姐姐出嫁,回到家,只见“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 “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

    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 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夫妻之相得,又是何等香艳! 心心相印的夫妻,用不着刻意去“营造”什么“氛围”、“情趣”。可以说,佳偶天成,触手都成妙趣。

    且看他们: 1.亲同形影,厮抬厮敬 他们亲密得很自然:“同行并坐,耳鬓相磨,亲同形影”,“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 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

    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 “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干我取轩中。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看看他们小别的情景:“。

    居三月,如十年之隔。

    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余暂归。

    喜同戍人得赦,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看看他们怎样“厮抬厮敬” :“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之整袖,必连声道“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

    余始厌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

    ”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

    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 2. 亦儒亦雅,爱侣同癖 “其癖好与余同,且能察眼意,锤眉语,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

    ” “芸初缄默,喜听余议论。余调其言,如蟋蟀之用纤草,渐能发议。”

    夫妻的雅趣:“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尝以沉速等香,于饭镢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中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

    夫妻的调笑,亦儒亦雅:“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字何其有缘耶?”笑曰:“白字有缘,将来恐白字连篇耳(。

    2.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为什么这么写?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 叔李云,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 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

    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 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

    “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这里李白是自比小 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 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

    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 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小题1:“乱”有纷繁杂乱的意思。

    这里说雪落之纷纷扬扬明喻梅落之纷繁杂乱,又以目前梅落之纷繁杂乱暗指当下心绪之烦乱如麻;明写飘零的梅花刚拂去又满身,暗写满怀的离愁想克制却无法阻遏。词人在此通过极富画面感的描写创设了一个情景合一的深婉境界,从而将离人柔肠寸断的内心悲痛既形象又含蓄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令人动容又启人遐思。

    小题2:比喻,复叠和层递,“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把怀人的情思比作远连天边的春草,正在不断地繁衍滋生。

    又用了“更行”、更远”、“还生”三外简短的词句,将复叠和层递等修辞手法交织于一句,以春草的随处生长比喻离恨的绵绵不尽,委婉,深沉,余思不尽。“春草”既是喻象,又是景象,更是心象。

    随着它的“更行列远”,向天涯之尽头,拓开了人的视野和时空的距离。人走得愈远,空间的距离拉得愈大,春草也就蔓延得更多,直至视野尽处那一片虚化了的,模糊了的空间。

    词人的满腔离愁别绪,也随之化入了漫漫大气,离情之深,无可言状了。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形象化入漫漫时空,促人深思联想,与《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1: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乱”在句中的意思;②看“乱”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乱”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砌,就是台阶。这两句极力写出撩乱情怀的景物,景物写得越突出,情绪就得以更饱满的体现。

    台阶下落满点点梅花,零乱似雪,落在人身上,拂去一身又来一身,这岂不是诗人愁苦心情的体现吗?旧愁未去,又添新愁,诗人国际即在沦亡之睫,作为一国之君,又想到兄弟长留异乡,怎不叫人心乱如麻,偏这梅花不解人意,撩拨人的无名愁思。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要首先答出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着具体的词句分析。

    由“离恨”如“春草”可得出比喻的修辞手法;由“更行”、更远”、“还生”可得出运用了复叠和层递的表现手法。答题时,可将运用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答出来即可。

    4. 别云间赏析

    尾联赏析: 尾联盟恢复之志。

    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 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是赏析: 夏完淳《别云间》赏析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

    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

    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

    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 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

    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

    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 ”,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 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

    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

    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

    唐诗宋百度云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