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王建唐诗代表作

    1. 王建诗人都有那些作品

    《调笑令》

    《江南三台》

    《初到昭应呈同僚》

    《别杨校书》

    《十五夜望月》、《田家行》、《簇蚕辞》、《当窗织》、《织锦曲》、《促刺词》、《去妇》、《水夫谣》、《海人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辽东行》、《渡辽水》、《凉州行》《赛神曲》、《田家留客》《望夫石》、《精卫词》《宫词》

    名作

    《水夫谣》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肌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 王建的代表作有什么

    王建生于大历年间,是中唐著名诗人。

    他擅长写乐府诗,风格趋于朴素平实,但在体物状情上又往往有非同一般的细腻。1/《水夫谣》王建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一间破旧的茅草房,能够值多少金钱呢?可是这里是父母生养我的地方,因此我舍不得离开。

    我希望这里的水,能够化作平坦的田地,使得农夫不再埋怨上天的不公。2/《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这首诗是描写山村妇女的日常生活,颇见田园风味。

    特别是以“闲着”写栀子花的情态,将花比人,更见生动,亦见田园生活的闲适可喜。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描写霜洒中庭、露湿桂花、乌鸦栖树的秋夜景象。

    4/《中秋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属谁家。

    这首诗虽非乐府,但也具备这些特征。第一、二句写眼前的景色:清冷的月光洒在庭院内,为地面镀上一层银白;在这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看见树上栖息着的寒鸦,甚至看见绽放的桂花瓣微微地被秋天的露水濡湿。

    桂花花朵原本就极细小,露水更是透明而难以寻觅的,能够抓住如此微观的一幕,可见作者之细腻。

    3. 唐代诗人王健写过什么诗

    一、唐代诗人王建主要作品:

    《十五夜望月》、《田家行》、《簇蚕辞》、《当窗织》、《织锦曲》、《促刺词》、《去妇》、《水夫谣》、《海人谣》等。

    二、作者简介: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描写唐代宫廷生活。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4. 王建的古诗 小松原文

    1. 作品原文:

    小松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2. 注释:

    ①初:开始时,开始的部分。

    ②未有:没有;不曾有。《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③傍边:近旁;附近。《百喻经·得金鼠狼喻》:“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

    3.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5. 闻一多 诗集作品

    闻一多著作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年,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年,上海泰东图书局;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死水》(诗集)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年,上海开明书店;1982年,三联出版社

    《闻一多选集》1951年,上海开明书店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校补》(古典文学研究)1942年,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 出版社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年,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6. 唐朝诗人王建的介绍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

    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 王建 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

    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他写过一些小词,别具一格,《调笑令》,原题为“宫中调笑”,可见本是专门供君王开开玩笑的,王建却用来写宫中妇女的哀怨:“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末句斩钉截铁,守望之情,跃然纸上。

    又如《江南三台》:“扬州池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纯是白描,别有情趣。 王建是大历进士。

    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

    贞元十三年(797),辞家从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在“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后,离开军队,寓居咸阳乡间,过着“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

    元和八年(813)前后,“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任昭应县丞。长庆元年(821),迁太府寺丞,转秘书郎。

    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均有往来。大和初,再迁太常寺丞。

    约在大和三年(829),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

    大和五年,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贾岛曾往见赠诗。此后行迹不详。

    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因而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著有《王司马集》。其诗反应田家、水夫、海人、蚕农、织妇等各方面劳动者的悲惨生活,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爱憎分明。

    如《十五夜望月》、《田家行》、《簇蚕辞》、《当窗织》、《织锦曲》、《促刺词》、《去妇》、《水夫谣》、《海人谣》等,反映了劳动人民备受残酷剥削压迫的痛苦生活,特别对劳动妇女的悲惨境遇深表同情;《白□歌二首》、《羽林行》、《射虎行》等,揭露了君主荒淫、权豪凶横和藩镇混战等黑暗的社会现实;《古从军》、《辽东行》、《渡辽水》、《凉州行》等,抨击了给广大人民带来灾难的开边战争,同时也谴责了边将的无能,不知收复失地,表现了既反对穷兵黩武,又慨叹国土沦丧的进步立场。此外,他还有一些作品,如《赛神曲》、《田家留客》等描写了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寄远曲》、《镜听词》等,表现了妇女对出门远行亲人的思念之情;《望夫石》、《精卫词》等,歌颂了坚贞的爱情和被压迫者的斗争精神。

    也有少数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叹老伤贫等消极情绪。 王建乐府诗,善于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示矛盾。

    他很少在诗中发议论,而是运用比兴、白描、对比、映衬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再现现实生活。王建善于通过人物自白刻画他们的心理状态,在新乐府诗中很有特色;或在结尾用重笔突出主题,戛然而止。

    用笔简洁峭拔,入木三分,语气含蓄,意在言外。体裁大多是七言歌行,篇幅较短。

    语言通俗明晰而凝炼精悍,富有民歌谣谚的色彩。用韵平仄相间,往往隔二句或四句换韵,节奏短促,激越有力。

    这些特色,形成了王建乐府诗特有的艺术风格。 王建又以《宫词》知名。

    他的《宫词》百首,以白描见长,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地描绘宫禁中的宫阙楼台、早朝仪式、节日风光,以及君王的行乐游猎,歌伎乐工的歌舞弹唱,宫女的生活和各种宫禁琐事,犹如一幅幅风俗图画,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资料。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指出它的内容“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

    诗中的描绘也栩栩如生,因而广为传播,颇有仿作。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唐王建宫词旧跋》说,后世“效此体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

    王建的五、七言近体,有一部分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因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也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唐才子传》)。但这些诗往往杂有消极颓废思想,艺术上也缺乏明显特色。

    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多可诵之作。还写过《宫中三台》和《江南三台》等小令,是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

    王建的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今传刻本有:《王建诗集》10卷,南宋陈解元书棚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此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刊本校补排印。

    《王建诗集》8卷,明汲古阁刻本。《王建诗》8卷,《唐六名家集》本。

    《王司马集》8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诗集》10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宫词》1卷,有单刻本及明顾起经注本。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

    7. 唐朝诗人王建的介绍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

    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

    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

    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

    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

    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描写唐代宫廷生活。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

    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

    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王建唐诗代表作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