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中关于桃花的描写
1. 描写桃花的古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潭池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桃花诗 春携连宵雨,桃花次第开. 花落香碧草,人至疑瑶台. 夹岸三四里,尽是刘郎栽. 刘郎倚桃树,佳人带笑来. 佳人本姓师,相携连理枝. 貌比桃花艳,态似柳拂丝. 见郎倚桃树,娇嗔吐言辞. “奴无桃花好?奴无桃花姿? 见奴何不笑,相携何迟迟?” 郎言花窈窕,人无桃花娇. 佳人闻言怒,折花向郎抛. “花若比人好,与花度良宵!” 郎颜羞惭色,相扶携手摇. 玉手忽抽去,佳人不言语. 桃花最夭斜,发在水急处. 且伸削葱手,且跨凌波步. 不知苍苔滑,一霎水中赴. 桃花水中漂,佳人水中舞. 刘郎惧且惊,拾与桃枝迎. 佳人共桃花,随水俱飘零. 郎恨无水性,忙发呼救声. 此地本偏僻,村人不能听. 郎急返村头,遇人苦哀求. 同至桃花处,唯见碧水流. 桃花离桃树,桃花水上浮. 佳人何处去,伴与桃花休. 郎泪桃花落,哀哀不能收. 本以桃花傲,今以桃花仇. 从此不栽桃,不复结鸾俦. 徒留爱与恨,相伴水悠悠. 贯休 【上冯使君五首】 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々数片帆,去去殊未已. 聂夷中 【杂曲歌辞·起夜半】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 【杂曲歌辞·胡渭州】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 王维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钱起 【梨花】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顾况 【听山鹧鸪】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刘禹锡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元稹 【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张祜 【胡渭州】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 聂夷中 【起夜来】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韩偓 【野钓】 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 徐铉 【题雷公井】 掩霭愚公谷,萧寥羽客家.俗人知处所,应为有桃花. *** 【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桃花洞口开,香蕊落莓苔.佳景虽堪玩,萧郎殊未来. 张元一 【咏静乐县主】 马带桃花锦,裙衔绿草罗.定知帏帽底,仪容似大哥. 李建勋 【句】 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见《南唐近事》) 顾况 【句】 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题柳谷泉,见《应天府志》) 张元一 【又嘲】 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王维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元稹 【樱桃花】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顾况 【杂曲歌辞·桃花曲】 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 【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 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 刘禹锡 【杂曲歌辞·忆江南】 春过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苏颋 【杂曲歌辞·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张志和 【杂歌谣辞·渔父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刘宪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 苏颋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张说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张旭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常建 【三日寻李九庄】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常建 【戏题湖上】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刘长卿 【时平后春日思归】 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李白 【赠汪伦(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东鲁门泛舟二首】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张谓 【赠赵使君美人】 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岑。
2. 关于桃花的唐诗宋词
序言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桃花,在我国古代唐诗宋词中经常出现,而其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所赞美。“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那么唐诗宋词中的桃花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它之所以常在诗词中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而它又通常被诗人赋与什么样的情感呢? 桃花,一般在春季开放。三月至四月是桃花盛开的时期。
花瓣较小,但有许多层,花瓣与花瓣之间相互重叠。花开时呈粉红色,花蕊为金黄色,远远望去一片粉红,倒映在三月的溪水里,满眼里只有一个字“艳”。
一、桃花在唐诗宋词中多次出现的原因 大家都应该知道“盛唐”这个词。的确,在唐朝时,文学艺术达到鼎盛时期。
唐诗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尤以“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最为著名。其中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中就有许多赞美桃花的诗。
俗话说:三月桃花,桃花一般在春季开放而花姿美丽,通常可以作为春天来临时的标志。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谈,唐朝同其它的朝代相比更加和平安定,当时的制度也十分民主。
老百姓衣食无忧后需要的更是精神食粮。文人们都可以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段时期,文学之风盛行,朝廷正在用人时期因而广招贤才。
人们为了歌颂当时良好的社会风气,将这段时期比为文学上的“春天”。当然,作为春天来临时的标志——桃花也就经常在诗中出现。
第二个原因是桃花的颜色为粉红色,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用它来暗指当时的老百姓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第三个原因是桃花多生长在郊外,它当然也是山水田园风景中的一个代表。因而,在众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中也不缺少它的身影。
时至宋朝,战乱纷纷,老百姓的生活不再安定。然而,桃花在宋词中出现的次数也不少,这又是为什么呢?桃花开于春季,而初春时又多雨,特别是在梅雨时节的三、四月份,几乎天天下雨。
所以,也许你今天看到的盛开的桃花,一夜风雨过后就只剩下遍地粉红的花瓣了,其状甚惨。再结合宋朝的社会背景来说,天灾人祸,老百姓没几天好日子过,“食不饱腹”哪还管什么“春天”啊。
只有那些落泊的文人,将自己的遭遇比作雨后的桃花,感叹着自己怀才不遇,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无能为力。相反当时的朝廷却腐败无能,皇上,大臣与贵人们过着一种奢侈的生活,整天花天酒地,吃的是山珍海味,表面上是歌舞生平的好景象,其实这些国家的“蛀虫”从内部破坏,把好好的一个大宋朝搞的乌烟瘴气,气数已尽。
而某些描写这类昏庸生活的“艳词”也经常用到桃花。 由此一来,虽然桃花在两个朝代的文学作品中含义大不相同,但其多次出现被人们“借物抒情”的原因就很显而易见了。
二、桃花所被寄托的几种情感 1、相思之情——爱情 由于桃花开时艳丽动人,所以经常被比作美丽的少女来寄托相思之情。如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却不见当年美貌少女时的惆怅,而桃花所代指的正是那位美貌的少女,因此可见,作者借桃花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后来,“人面桃花”也通常被用作形容美丽的少女。又如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句“舞你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表达的也是一种相思之情。
2、抑郁惆怅之情 当然,在唐诗中通常也会读到这样的意境。作者借桃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了世事繁华来对比自身怀才不遇的抑郁惆怅的心情。
例如,唐代诗人贾至的《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这里的“历乱”就是指桃花开得极为茂盛,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失落的心境。 3、珍惜时光之情 正如上述所说,桃花是春天来临时的标志,因而,有不少诗同借桃花来表达自己珍惜春天的感情。
例如,宋代的词人萧泰来的《桃花》“雨后桃花作片飞,风前桃絮点人衣,春归不用怨风雨,无雨无风春亦归”全诗表达了词人希望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的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当然的也写出了词人感叹时间匆匆,希望珍惜时光的感情。
某些词人也接桃花的艳丽来粉饰当时所谓的“太平”,以掩饰文人思想的空虚。
后记 当然,“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桃花”的理解也会有所变化。不过,桃花年年都会开,年年也都会有更好的“桃花诗”、“桃花词 桃 花 令 桃花帘外春意暖, 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 人与桃花隔不远。 桃花帘外开依旧, 帘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怜人弄清柔, 隔帘折枝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 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叶乱纷纷, 花绽新红叶凝碧。 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媚。
若将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红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城南庄》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 满树和娇。
3. 关于描写桃花的古诗名句
元稹《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齐己《桃花》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杨凭《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崔护:《题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杜甫:《绝句漫兴》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吴融:《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4. 形容桃花的诗句古诗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小桃花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5. 描写桃花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桃花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原文
描写桃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桃花是春天最明媚耀眼的花,它烂漫嫣红,如云霞般美艳;她占尽春光,为人间增色;它开时光彩夺目,风华绝代,它落时纷纷扬扬,风韵犹存。
吴融有诗“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白敏中也道“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诗词中的桃花几乎成了芳春的代表,同时也是美人的代名词。
桃花——春意融融 春天来了,当梅花凋谢,红消香断时,桃花就登上了舞台。它感受到了春回气暖,三三两两地绽放了。
苏轼有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隔着翠竹是几簇粉红色的桃花,红绿掩映,春意浓浓。
张志和的《渔歌子》开篇便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两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山水秀丽、花红柳绿的春天长卷。
使人如亲见桃花灼灼盛开、细雨鱼儿出,微风白鹭飞之景。春天是一年中最富生机与活力的美丽季节,有山的地方便少不了流水,当然也少不了桃花。
作者没有细致地刻画桃花如何美艳,流水如何澄碧,仅以“桃花流水”四字概括。桃花盛开的时候,雨水比较多,几场春雨过后,河水上涨,鱼群也多了起来,正是“鳜鱼肥”的时候。
“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呈黄褐色。既有如此肥美的鳜鱼,渔夫怎会不流连忘返呢?戴叔伦的《兰溪棹歌》也写道:“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桃花盛开之时,往往是春雨绵绵的时候,江南的桃花汛虽然使得河水猛涨。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逆流,因此鱼群争抢新水,在水中欢腾跳跃起来,涌上溪头浅滩。
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听到岸头喧哗的声音才想象到鲤鱼上滩的情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白居易的笔下,桃花就是春天,他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人间”是相对于大林寺而言的,即山下。山下四月的时候,春事已经结束,正是初夏的时候,作者眼看着春色残败,心中正充满了惜春情愫,不料想在大林寺又遇到了晚来的春天。
那一树树桃花开得粉嫩而耀眼,竟然还有未开的花蕾。本以为春天已经离开了人间,没想到她转到了这里。
“芳菲尽”与“始盛开”在对比中遥相呼应,表明了作者情感上的转变,即由惜春之悲转为欣喜惊异。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意味着这一奇遇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仙境梦幻的世界。
杜甫对桃花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爱那深红浅红的桃花,又恨那轻薄逐流水的桃花。他独步寻春的时候,看到的桃花是非常可爱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桃花是一簇簇的,有的呈深浅,有的则浅红。深红,开得热烈,浅红,开得内敛,无论是深红还是浅红,都使人觉得欣喜,于是诗人不知到底是爱深的还是浅的。
这两句看似描写的乐景,但加上“开无主”三字,就瞬间有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这些桃花开得正美,只可惜主人已逝,若不是诗人寻春至此,则无人赏识,那是何等的寂寞。
但无论如此,诗人是爱花的,故诗中也萦绕着欢喜的气氛。“可爱深红爱浅红”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并以选择疑问的语气作结,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而且由己及人,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但在另一首诗中,他却说“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在春天的景物里,柳絮应该是最活跃的,而桃花也应该是最艳丽的,也是常人比较喜爱的春天景物之一,可是诗中的柳絮就变得颠狂起来,它无所顾忌,张牙舞爪;桃花也变得轻薄起来,它只知道追逐流水,行为实在是轻佻。
很明显,诗人是不喜欢柳絮和桃花的,究其原因,是由于诗人郁郁不欢,当时,国难未除,诗人饱尝战乱离别之苦,有家难归,心情既愤慨又悲痛,哪有什么心思欣赏桃花呢。 对于王维来说,桃花是春天最绚丽的一抹色彩。
他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红色的桃花,颜色已经足够艳丽,再加上昨日的雨珠,就显得格外动人;翠绿的柳叶在朝烟的笼罩下更加袅娜迷人。“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
他在《辋川别业》一诗中写道:“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春草翠绿欲滴,在春雨之中显得更加青翠,那颜色几乎要把其他东西染绿了;春水碧绿,水边的桃花开得正红,在碧水的映衬下像燃烧的火一样,十分迷人。
作者运用了夸张的设色法,将人人皆知的春草、桃花描写得尤为真是生动,使人如亲眼所见。王维是一个画家,他把绚丽的颜料毫不吝惜地给了春草桃花,他用“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把红与绿渲染得十分醒目。
其次,草与桃花本是静态景物,作者却使用了“染”、“燃”两个简单的动词,将其描绘得极具动感。桃花的这种耀眼的红,在元代姜彧的《浣溪沙》一词中也有反映。
“两岸桃花烘日出”,两岸的桃花盛开,灼灼耀眼,正好映着鲜红的太阳,好像这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是由桃花烘托而起的。这一句极具视觉冲击力,色彩十分浓重,以红日之红来衬桃花之红,真如“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浓艳,营造了一种极其壮。
6. 唐诗宋词中描写雪的诗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描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描写风的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 描写桃花的优美诗词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庵 唐寅(无语了这诗里竟然有河蟹)
唐·宋之问《有所思》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一树鱼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归。
(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桃花 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山中答问》)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