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华南理工唐诗作业

    1. 大学本科课程《唐诗研究》的作业题目请大家帮忙做做,谢谢1.结 爱问

    1。

    安史之乱后的黯然现实摧毁了大历士人的希望。痛定思痛,他们蓦然感到了自己的无能和衰老,失去了盛唐士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热切的仕进欲望为消极避世的隐逸情怀所取代,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气势,也没有杜甫那种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

    尽管有少量作品也写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这使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 在大历诗中,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多通过象征性意象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形成了两种意象类型。

    2。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这种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杜诗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顿挫是他的激情受到理性抑制的结果。杜诗的风格是多样化的,萧散自然,便是其风格的又一重要特色。

    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了杜诗的这种特色,如《水槛遣心二首》。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更有代表性,这组诗把萧散自然的情怀抒写得从容和优雅,让人神往。

    杜诗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 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

    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3。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呈现出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基本上都作于诗人入仕之后,其中有很多首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政治倾向。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4。

    李白思想驳杂,既有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又接受了神仙道教的信仰,同时也受到纵横家与任侠风气的影响,这些都统一在“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中。 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

    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李白诗中既有雄奇壮伟的意象,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因而,李白诗的意象,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2. 唐诗鉴赏作业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仍未休兵。

    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是房琯在陈陶兵败,引起肃宗震怒,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被贬官华州司空参军,到华州后因当地发生饥荒,乃弃官西去。这首诗是乾元二年 (759) 秋杜甫弃官远游至秦州 (今天水)时所作。时年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等地都处于战乱之中。而诗人的四个兄弟只有杜占相随,其余都失散在山东、河南一带。战争烽火不断,亲人分离,想起自己忠不见察而被贬华州,继而又弃官远游,思亲怀故之情更加炽烈。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戍楼上报警的更鼓不时响起,路上已不见行人的踪影,夜深人静,边塞上响起了一只失群孤雁的哀鸣声。诗人开篇采用托物起兴的手法,先从戍鼓、雁声、明月写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自己的思家念弟之情。戍鼓是戍楼用以报时和警戒敌情的 更 鼓, 若 在 平时,响几下也不会太让人在意,而此时 “戍 鼓” 一 响,路上便 “断人行”,不 见 行 人 往 来 了,说明此时正是非常时期,战争的阴霾正笼罩在这片土地上。而偏偏在此时一只失群的孤雁从边 塞 的 上 空 飞 过,发出声声哀叫。不见行人只见孤雁已经 够 让 人 伤 感 的了,一声声哀叫更让人内心如针刺一般伤痛难忍。此联中 “断” 字和 “一” 字可谓炼字精妙,“断”字暗示了战争使交通阻绝这一现实,自己与亲人的联系也因而中断。“一” 字则烘托出了诗人自己孤苦零丁、思念亲人的孤独情怀。鸿雁可以传书,雁行又喻指兄弟,因而听到失群的孤雁的哀叫声,自然就引起了诗人对因战争而失散的兄弟的怀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晚正逢白露节,月光之下的露珠多么晶莹剔透,但我感觉还是我们故乡的月亮更为明亮。此联点题,见明月而思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谁不说俺家乡好”,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自然月亮也是故乡的最明朗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情通过这两句可见一斑。“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此联直抒对兄弟的眷恋之情,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虽有兄弟,却全都在战乱中离散,彼此都居无定处,去哪里探问他们的死生呢?“有” 字与 “无” 字,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兄弟离散的痛苦,也概括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寄书长不达,况仍未休兵。”太平时候寄封家信都长时间不能到达,何况现在战争还未停息呢。此联表达了诗人思而不得见,思而无所托的失望心情,流露出希望早日平息战乱的强烈愿望。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更愈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读来真挚感人。诗一首名传千古的思乡名诗。

    3. 唐诗宋词 作业

    ADABC CBBCA BCACC

    杜甫的诗歌思想很丰富,简单的说就是忧国忧民。你看高教版的《中国文学史》就知道了。下面的关于辛弃疾的也是。

    论述题的话,好像书里也有,不行找一本唐诗选、宋词选就可以了。

    都搞研究了,还回答这么基础的问题?这中文系都干什么啊。我刚才已经回答了你的另一个问题。你去看看吧。

    说明一下:从网站找到的那个答案,选择题有几个的答案是错的。信不信由你。

    我提供给你的答案,我可以保证准确无误

    4. 华南理工大学都有什么功课

    华南理工大学目前的院系设置如下,不同的学院开设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课程:

    广州天河区五山校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天河五山校区孙中山先生像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广州番禺区大学城校区: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公开学院

    5. 收集古诗作业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初夏即事》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 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渭川田家》唐•王维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惟余钟磬音。

    《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睡起》(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三衢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初夏游张园》(戴敏)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纳凉》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6. 帮帮忙啊

    A诗歌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起于机北朝时代晋宋之交的陶渊明与谢灵运,陶诗多咏田园,谢诗模范山水,各有突出成就,对后世诗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

    唐朝开国之后,由于政治统一,政府奖励生产,生产力发展很快,几十年间,社会经济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给一些知识分子,造成了饱览山川田园风光的悠闲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思想活跃,许多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之心很强,他们四海游学,广泛交际,遍览祖国名胜山水。

    于是,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作也随之兴盛起来,诗人们以歌赞祖国山川壮丽抒发壮志豪情,以描写田园闲适静美表现社会和平安定。由于唐代取士较为重视声名,一部分直接求仕困难的知识分子往往由隐而仕,走所谓的“终南捷径”。

    他们在隐居生活中,常常临水登山抒怀寄傲,游园写景乐隐怡闲。又加之唐初佛道盛行,文人们或隐遁山水虔诚向佛,或游历山川求仙访道,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因而在盛唐时代产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篇,并形成一个影响很大的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B、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 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3、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

    ;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CD婉约派,是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另一个相对的流派是豪放派。

    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两派的,一般认为是明人张綖(字世文,著有《诗馀图谱》、《南湖诗集》。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

    王又华《古今词论》所引张说,大意略同。稍晚于张綖的徐师曾(字伯鲁,明嘉靖时人),在《文体明辨序说》中也指出:“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

    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徐师曾的说法与张綖相近。

    婉约与豪放并不足以概括风格流派繁富多样的宋词,但可以说明宋词风调具有或偏于“阴柔”之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