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王之涣凉州词拼音版

    1. 凉州词 王之涣注音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白话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扩展资料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

    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7a64e58685e5aeb931333366306434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

    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

    “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凉州词

    2. 凉州词唐王之涣的拼音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

    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

    首句“黄河直上”,有人 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

    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

    在水天相接处突 起 “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

    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3. 凉州词 王之涣带拼音

    王之涣《凉州词》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ǚ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释义: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4. 《凉州词》唐王之涣的拼音是什么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

    chūn fēng bú dù yù mén guān 。

    翻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5. 凉州词带拼音

    这是王之涣的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这是王翰的 pú táo měi jiǔ yè guāng běi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 , yú yǐn pí pā mǎ shàng cuī 欲 饮 琵 琶 马 上 催 。

    zuì wò shā chǎng jūn mò xiào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 , gǔ lái zhēng zhàn jǐ rén huí 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 ? 不知道你到底要的是哪个?。

    6. 小学古诗王之涣的《凉州词》的原文和拼音是什么

    凉州词

    唐-王之涣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凉州词又名《出塞》,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边塞战士的同情和对朝廷不满的愤慨之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