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黄河入海流

    1. 【“黄河入海流”的全诗是什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688-742,字季凌,排行七,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注释】①鹳雀楼: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故名.楼高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为登览胜地,唐人留诗者甚众,唯王之涣、李益、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此楼后为河水冲没,因于城角楼留匾以存其迹.后人或以王之涣所咏鹳雀楼即蒲州城西南角楼,殊误.【品评】一二句写楼头所见的壮阔图景,气象恢宏,有尺幅万里之势,而此楼之高迥,已见于言外.首句写西望,以“依山”作“尽”的状语,表现出随时间推移的动景,时空叠合,情景交融,“依”有“依傍”义,也有“依恋”义.遥望白日依傍绵延起伏的群山西行,似乎依依不舍,不愿沉没,而终于半沉、“尽”沉,这就赋予白日以深厚情感,而诗人留恋美好光景的襟怀,也曲曲传出.次句写东望,以“入海”作“流”的状语,表明黄河此刻未“入海”,但她奔流不息的目的是“入海”,这就赋予黄河以崇高理想,从而也表现了诗人的宏伟抱负.看吧:晚霞映照,河面上飞溅起万点金光,这条黄色巨龙,咆哮着奔向遥远的大海,诗人的目光,也被带到遥远的地方.当然,大海还是望不见的,而诗人的心,却早已飞向大海了.如果能看见海,那该有多好!于是水到渠成,转出三四两句.题目是登鹳雀楼,自应先叙登楼,如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之类.然而这是五绝,只二十字,必须字字挥发出最大效应,因而一开头便写楼头所见.所见之景已极阔大,但诗人犹不自满,因“欲穷千里目”而“更上一层楼”,登楼之意亦顺便点出.构思何等精巧!此楼共三层,从结句看出,首联乃一二层所见景象.特留最高层继续攀登,读者的精神境界亦随之继续飞跃.至于“更上一层楼”之后视野如何,因二十字已用完,不能再写,也无须再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后两句既切鹳雀楼实境,又出于诗人的真实情感,兴象玲珑,非抽象说理,却蕴含深刻哲理:站得愈高,看得愈远;为了眼界更宽,所见更远,就得层层攀登,向最高处迈进.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四句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说它“骨高”,当然不错.但四句皆对而不嫌其排的真正原因,乃在于两组对句各有特点.首联属正名对,以严整的对仗展现雄阔的景象,形式与内容高度谐合.然而次联如果仍用工对,便无流转之势,必流于板滞.作者改用流水对,“欲穷”,“更上”回环呼应,一气旋转,余味无穷.。

    2. 关于黄河的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江上》—【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关于黄河的古诗句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之涣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维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唐】刘禹锡5、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黄河二首》【唐】杜甫6、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咏史诗·黄河》【唐】胡曾7、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黄河》【宋】王安石8、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水调歌头》【宋】元好问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唐】李白1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唐】李白1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唐】李白13、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唐】李白1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唐】李白15、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赠崔侍郎·其一》【唐】李白16、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明末清初】顾炎武17、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人怨》【唐】柳中庸18、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古风》【唐】李白19、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寄远》【唐】李白20、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唐】杜甫。

    3. 黄河入海流是什么诗

    “黄河入海流”出自《登鹳雀楼》,属于五言绝句,作者王之涣。

    一、原文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三、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四、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五、赏析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

    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

    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六、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4. “黄河入海流”的全诗是什么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作者】

    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

    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注释】

    ①鹳雀楼: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故

    名。楼高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为登览胜地,唐人留诗者甚众,唯王之

    涣、李益、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此楼后为河水冲没,因于城角楼留匾以存其迹。

    后人或以王之涣所咏鹳雀楼即蒲州城西南角楼,殊误。

    【品评】

    一二句写楼头所见的壮阔图景,气象恢宏,有尺幅万里之势,而此楼之高

    迥,已见于言外。首句写西望,以“依山”作“尽”的状语,表现出随时间推

    移的动景,时空叠合,情景交融,“依”有“依傍”义,也有“依恋”义。遥

    望白日依傍绵延起伏的群山西行, 似乎依依不舍, 不愿沉没,而终于半沉、

    “尽”沉,这就赋予白日以深厚情感,而诗人留恋美好光景的襟怀,也曲曲传

    出。次句写东望,以“入海”作“流”的状语,表明黄河此刻未“入海”,但

    她奔流不息的目的是“入海”,这就赋予黄河以崇高理想,从而也表现了诗人

    的宏伟抱负。看吧:晚霞映照,河面上飞溅起万点金光,这条黄色巨龙,咆哮

    着奔向遥远的大海,诗人的目光,也被带到遥远的地方。当然,大海还是望不

    见的,而诗人的心,却早已飞向大海了。如果能看见海,那该有多好!于是水

    到渠成,转出三四两句。

    题目是登鹳雀楼,自应先叙登楼,如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之

    类。然而这是五绝,只二十字,必须字字挥发出最大效应,因而一开头便写楼

    头所见。所见之景已极阔大,但诗人犹不自满,因“欲穷千里目”而“更上一

    层楼”,登楼之意亦顺便点出。构思何等精巧!此楼共三层,从结句看出,首

    联乃一二层所见景象。特留最高层继续攀登,读者的精神境界亦随之继续飞跃。

    至于“更上一层楼”之后视野如何,因二十字已用完,不能再写,也无须再写,

    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后两句既切鹳雀楼实境,又出于诗人的真实情感,兴象玲珑,非抽象说理,

    却蕴含深刻哲理:站得愈高,看得愈远;为了眼界更宽,所见更远,就得层层

    攀登,向最高处迈进。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四句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说它“骨高”,当然不错。但四句皆对而不嫌其排的真正原因,乃在于两组对

    句各有特点。首联属正名对,以严整的对仗展现雄阔的景象,形式与内容高度

    谐合。然而次联如果仍用工对,便无流转之势,必流于板滞。作者改用流水对,

    “欲穷”,“更上”回环呼应,一气旋转,余味无穷。

    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句的意思

    意思: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出处】《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扩展资料

    1、《登鹳雀楼》创作背景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2、《登鹳雀楼》鉴赏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