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先生讲唐诗
1. 莫砺锋说唐诗的内容简介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唐诗乃中国文学之瑰宝,影响着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诗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其诗人之众、诗篇之富、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是其他时代和其他文学体裁所无法比拟的。仅清代御定的《全唐诗》就收录诗人2200多人、诗作近50000首。这个数字还不是唐诗的全部,后人在此基础上,又补充诗人1500多人、诗作5000多首。后人整理出版的各种唐诗选本,其数量更是无法统计。因此,在后人心目中,“唐诗”这个词就标志着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
唐诗为什么历久弥新?唐诗为什么激动人心?唐代诗人如何抒发大漠风烟的边塞豪情,又如何体现鸡犬桑麻的田园情趣?李白如何傲视公卿,杜甫又如何忧国忧民?唐人怎样歌唱春树暮云的友谊和青梅竹马的爱情?折柳送别、阳关三叠的习俗在唐诗中如何展现?双鲤尺素、雁足系书在唐诗中如何运用?凡此种种,莫砺锋教授都将在《莫砺锋说唐诗》中为你娓娓道来。
2. 求宣传词,急
中国首位文学博士,三上《百家讲坛》。通过他的细细讲解,杜甫、白居易、朱熹……一个个坎坷身世、多情才子浮现在人们的眼前,他就是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莫砺锋。10月23日,莫砺锋教授走进由我院主办的“名人大讲堂”,以“唐宋诗词与现代人生”为题,与诗歌爱好者畅谈唐宋诗词。宣传部副部长梅国英主持讲座。能容纳一千多人的艺术教育中心座无虚席。
报告中,莫教授首先阐述为什么不说“唐诗宋词”而说“唐宋诗词”?莫砺锋认为:“假如说成唐诗宋词,那么宋诗就被忽略了。苏东坡、陆放翁放在唐朝绝不比李白、杜甫逊色。宋诗不在多,而在于好。”他通过讲述在联合国大厦发生的生动事例,说明了在世界各语种中汉语是最简洁的文字之一,而在汉语的各种表达方式中诗词又是最简洁、最美丽的。他认为,虽然唐宋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已经成为过去,但是作为一种与汉语共同发展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依然与时俱进、影响深远、永不褪色。
莫教授赞誉唐宋诗词为“最美的表白”。 对现代人来说,一封成功的情书也离不开唐宋诗词的优雅。“情歌王子”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及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在他眼里就是“最美的表白”。“诗歌是个人气质最好的试金石。如果你失恋了,你对她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她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如果没回来你可以来南京找我。”此话一出,全场哄堂大笑。他从现代与古代的爱情语言表达的特色作比较入题,睿智风趣地分析了唐宋诗词的优美与动人之处,虽然是戏谈,却也由此进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唐宋诗词与现代人生”。
莫砺锋教授结合个人下乡插队做知青时的经历,畅谈了自己在读唐宋诗词时的切身感受,畅谈了自己对古代诗人词人创作过程中心境的理解,并对他们旷达的人生态度和伟大的人格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莫教授特别提到了苏东坡,强调“东坡就是一个平坦的山坡,他生活在普通人的心中。”莫教授希望能通过苏轼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告诉大学生们:“人生在世,不会始终平坦,总会碰到不期而遇的坎坷、挫折,而东坡就是树立了最好的榜样,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愉快的面对生活。”
最后,莫教授谈到了对于唐宋诗词“我们应该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莫教授告诫我们现代人生活粗鄙化,过分粗糙,文化肆意追求快餐化,我们更应该从古人的诗词中去学习他们的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另外,他还建议我们在选择阅读版本时,应该选择最经典的、最准确的诗词版本。
讲座的最后,莫砺锋教授还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围绕相关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临行前,莫老写下东坡先生的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献给我院的师生们。
整场讲座精彩纷呈,莫老幽默风趣的讲解、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细致严谨的阐述,对唐宋诗词文化进行了睿智的解读,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体会了唐宋诗词的深层意韵,感悟了现代人生的诗意境界,并博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3. 莫砺锋的个人作品
《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本书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它对江西诗派的产生背景、成员组成、政治态度、诗作内容、诗歌艺术、诗歌理论、影响等方面均提出了较新的见解,是最早对江西诗派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其中有些章节曾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史》等刊物发表,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本书被《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7)评为“本年宋诗流派研究的最大成果”,并于1988年获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杜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种,它既把杜甫看作伟大的诗人,论述其文学成就及其创作发展过程,又把杜甫看作伟大的思想家,对其人生哲学、政治思想、文学思想及美学思想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评传结合而侧重于评,并注重把杜甫置于时代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中予以审视,故对杜甫的意义作了较深刻的揭示。本书于1994年获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文学史·宋代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本书是袁行霈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它既注意充分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又力求教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宋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发展脉络的论述上较有新意。全书于2001年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本书是对朱熹的文学活动与文学业绩首次作全面研究的专著,它对朱熹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及其三部重要文学著作《诗集传》、《楚辞集注》、《韩文考异》均作了较深入的考订和评判。书中有16个部分曾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发表于《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文化》、《国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献》等刊物。
《唐宋诗论稿》(辽海出版社2001年)本书是关于唐宋诗歌的论文集,共收入论文30多篇。它是作者10多年来研究唐宋诗歌的成果总汇,对唐宋诗的一些重要课题提出了较新颖的观点,在方法论上则注重考证与批评相结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百家讲坛说唐诗《诗歌唐朝》《诗歌唐朝》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与百家讲坛合作讲述唐朝诗歌的系列节目。在该系列节目中,莫砺锋将分5讲从盛唐气象、诗抒胸怀等角度解读唐诗,让听众充分浸染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文学作品。
《百家讲坛》还有不少热心观众。莫老师已经在北京录制了14讲。
莫砺锋总结,应邀上讲坛录制节目,没有观众提问环节,一点也不好玩。“因为是录制节目,现场观众要绝对保持安静,所以有很多规矩,气氛十分严肃。”
录制中途休息15分钟,莫砺锋才有机会接触到来自各行各业的诗歌爱好者。这么多课上下来有好几张脸成了熟脸。
有的听众甚至会在录制现场泡一整天。来听讲座的大多是中年人,也有孩子,其中也不乏学中文的学生,但竟然还有学生来咨询如何考研,这让莫砺锋哭笑不得。
莫砺锋被许多南大中文系学生奉为“学术偶像”。他给在校研究生开设的唐宋文学研究课场场爆棚,是颇受学生追捧的热门课程。
但是,要把广受好评的平时上课的内容移植到央视,必须向《百家讲坛》针对中学文化程度人群开讲的节目定位靠拢。“他们一开始就觉得我讲得不够通俗,就要求我通俗些。”
莫砺锋说,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他在《百家讲坛》主要还是讲一些有关唐诗的常识性话题,牵涉一些概念问题都要充分解释清楚。对于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讲史记来说,有的是吸引人的有趣故事,但唐诗里多的是韵味和审美,趣事却不好找。
“难就难在他们让我多讲诗人生平,多说一些有趣的情节,其实讲唐诗倒没什么有趣的故事可讲,”提起挖掘奇趣,莫砺锋曾拒绝过一些十分无厘头的邀约。曾有出版社邀请莫砺锋写《杜甫大揭秘》,一听意在猎奇的题目,莫砺锋就婉言拒绝了,“杜甫没什么好猎奇的,他的生平很清楚,没有秘密!”《莫砺锋说唐诗》《莫砺锋说唐诗》是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三百首唐诗,就具备了基本的写诗能力,可见国人对唐诗的推崇。
唐诗是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姹紫嫣红,千姿百态,充满活力。要想感受唐诗的魅力,就需要一个热心的导游,带领游客进山赏景,领略其博大精深。
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以《诗歌唐朝》的总题目讲解唐诗,前后共十四讲,分别为“诗歌唐朝”、“咏怀述志”、“咏史明志”、“沧海桑田”、“君子之交”、“美丽情歌”、“”天伦之情、“民生疾苦”、“忧国情怀”、“边塞豪情”、“”壮丽河山、“田园情趣”、“离愁别恨”、“时光节候”,其中十讲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陆续播出,广受大众欢迎,成为2008年“百家讲坛”栏目最受欢迎节目之一。其余四讲也录制完成,即将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
《诗歌唐朝》的全部十四个专题,已由凤凰出版社结集成《莫砺锋说唐诗》一书出版。
4. 《莫砺锋诗话》之《时间》读后感,急
古典诗歌以其言简意丰和含蕴曲折,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与之相随的诗话是诗歌的开启之钥,多数诗话往往“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陈义甚高;也有一些诗话,如欧阳修“退居汝阴而集以闲谈”的随笔,内容既与诗有关,且亲切可喜。《莫砺锋诗话》即是此类,莫砺锋先生以平易随意的语言,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来解读诗歌,有温情和学识流转于古典诗歌与现实人生之间 莫砺锋先生写这种诗话决非偶然,其师程千帆先生就有类似读后感的《读宋诗随笔》问世,《莫砺锋诗话》与之一脉相承,也是随笔性质。它是一本关于古典诗歌的读书札记,全书由四十篇文章组成,分为四十个专题,包括自然现象、民俗佳节、人情世故、人生体验、人之活动、名胜景观等等诸多内容。每个专题选录若干首诗,以此为对象加以展开话题讨论。莫砺锋先生长期沉潜浸润在古典诗歌之中,读书得间,自具慧眼,所选诗歌也别具心裁,且能兼及此专题的各方面意蕴。书中所涉及的诗歌决非仅限于所选录者,许多与主题相关的诗句都被作者巧妙自然地融人文中,还常“以诗证诗”,全文书卷芬芳,诗气盎然。莫砺锋先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古代文学博士,是卓有建树的唐宋诗研究专家,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的文学研究》《唐宋诗论稿》《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等;《莫砺锋诗话》是以专家之学为根柢,而用另一种笔墨来读诗,在古典诗歌和现实生活间作文化的引渡 《四子讲德论》中载:“诗人感而后思,思而后积,积而后满,满而后作。”诗人是“感”字当头,读诗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程千帆先生读诗就很重“感发”,认为读诗是“感”字当头,而不是“知”字当头。(程千帆《答人问治诗》)莫砺锋先生师承此源,多次慨叹“诗人就是我的代言人,他的作品就是为我而写的,那样的诗当然会感人肺腑。”由于苦难的生活经历,使得他对诗歌中的甘苦有切身体会,“睹文辄见其心”(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莫砺锋诗话》最大的特色是常常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感悟来解读诗歌,让人倍感亲切和生动,从中更深邃的体悟到诗的内蕴,觉得古典诗歌离自己很近,虽有时空的阻隔,可心灵是相通的。把如此深沉的人生感悟融入诗歌中,并娓娓道来,读来更像是倾听一位阅尽沧桑的长者在谈心。莫砺锋先生平时待人接物似不多言,但当他在上课时,或者是在回忆时,就如同换了一个人,进入另一个世界。话语如同行云流水,随意行止,且对某些有情味的细节有令人惊奇的记忆力,这是专属于它的独语世界。如在《风景》篇中,品咂写景唐诗时,竟然发现有七首古诗重叠了自身经历,每则配之以小故事来阐述,大有“常见此景,诧君拾之”之感,不禁为古人栩栩如生的描写拍案叫绝,对诗人寄寓景象中的“独喻之微”深有会心。写景之诗如此,纪事抒情之作亦然。童年读小人书、临摹图画等等,自感于心,真是“青灯有味似儿时”;青年时在风雨凄凄值日车站别母时的酸楚,博士论文答辩成功之后念及亡父而不由得失声痛哭,读了忍不住热泪盈眶,所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三春之晖的深情谁不为之动容;写到女儿“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调皮,“移凳伏书桌,画鱼又画鸟”的乖巧,女儿出国时的无限叮咛——“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的谆谆教导,“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的殷殷嘱托,舐犊之情,跃然纸上。
这种由诗歌意境激发出的生活情感的体认,当得益于莫砺锋先生对诗歌的谙熟和独到的领悟力,尤其是建立在他一生丰富坎坷的经历之上。他在序言中写道,“在我高中毕业的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心中珍藏了多年的关于清华园的梦想破了。”苦难的生活彻底改变了莫砺锋先生的爱好,以后他去长江边的赵浜村插队务农,便绝缘于原本迷恋的数理,专心自学文科。正如在回忆录散文《浮生琐忆》中所述,插队十年,生活相当艰苦,最苦恼的是没有书读。一本薄薄的《唐诗三百首》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霜晨月夕。古典诗歌深深打动了莫砺锋先生的心灵,诗人们与他朝夕相伴,敞开心扉向他细诉衷肠,自已有时简直是与古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多少个秋雨绵绵的黄昏,我独自站在窗前看着赵浜对岸的竹树,直到一切都淹没在暮色之中。又有多少个寒风凛冽的冬夜,我在汴河农具厂的宿舍里裹着棉被,望着一片黑暗发呆。寂寞就像那无边的夜色,吞没了整个的我,连同身体和灵魂。此时此刻,我就默默地背诵苏轼的《卜算子》或李清照的《声声慢》,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此举虽然不能完全驱散胸中的寂寞之感,但我既然听到了古人自伤寂寞的心声,便有一种相濡以沫的感觉。”父亲的去世更犹如晴天霹雳,带来不可抚平的伤痛,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从悲痛的泥潭里自拔出来,只能通过反复吟诵古人的诗词来汲取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力量。
5. 钱仲联的生平事迹
先生以博闻强记、学富五车而著称。
除了天资聪颖与刻苦好学之外,家学渊源,双亲培养亦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其高祖以上皆务农,至曾祖钱孚威始读书为秀才。
钱先生之祖父钱振伦,字楞仙,是清朝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之婿,协办大学士翁同龢的姐夫,道光十八年(1838)二甲进士,与三甲进士曾国藩为同年,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川乡试正考官、国子监司业等职。因丁母忧回湖州,不再出仕,长期在扬州梅花书院、淮阴崇实书院任山长。
钱振伦是晚清著名骈文家,曾从《全唐文》中选出骈文编纂成十大册《唐文节抄》,自著有《示朴斋骈体文》,张之洞《书目答问》予以“今人《示朴斋骈体文》用唐法”之好评。钱振伦于诗学则曾注《鲍参军集》,后来钱仲联先生又著《鲍参军补注》,祖孙同注一书,珠联璧合,堪称文坛佳话。
钱先生之父钱滮,字幼楞,曾与钱玄同(钱先生之堂叔父)跟随钱恂(钱先生之堂伯父)留学日本,亦很有出息,惜患病而中途回国。此前钱氏已移居常熟,钱先生正读小学。
钱父边养病边课子。钱先生每日放学之后,其父就严督钱先生抄读祖父著作,抄完一部又一部,再反复抄。
钱先生于古诗文亦由懵懂无知而逐渐领悟入门,打下深厚的根底。钱先生今日能写出上乘古体诗与骈文,实得益于其父的严教。
钱先生的祖母翁端恩,字璇华,亦非一般女流,乃大学士翁心存之女、协办大学士翁同龢之姐,擅长诗词,乃一代才女。叶恭绰编《全清词钞》选入其《花阁词》;徐世昌编著《晚晴诗汇》,亦入选其《花阁诗钞》多首佳作。
钱先生之母沈氏,乃清代著名诗人沈汝瑾之妹,虽不似其婆母那样才华出众,但亦熟悉唐诗、山歌、弹词故事,时学吟唱,讲述给四五岁的儿子听。钱先生文学的启蒙是在母亲怀抱中完成的。
他至今仍记得母亲唱的吴歌:“米饭好吃田难种,鲜鱼汤好喝网难扳。”亦记得母亲吟咏的第一首唐诗是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那首名篇。
钱母当时决不会想到,她是在为未来的大学者上了启蒙第一课。钱先生十四岁的时候诗就写得蛮好了。
做学问是因为他进入了无锡国学专科馆专修国学。十七岁钱仲联师范学院毕业后考入了无锡国学专修馆就读,从此走出了常熟,开始了人生新的里程。
在无锡国专,钱先生遇到了日后对其学术生涯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中国近代著名的理学家、古文家、教育家,原交通大学校长——唐文治先生。虽然唐先生是教理学的,但他非常开明,学生喜欢做诗的就让学生去做,学生喜欢注解的就让学生去注解,学生喜欢考据的就让学生去考据。
唐先生办的无锡国专主要讲授《五经》、《四书》、《宋明理学》、《桐城派古文》、《旧体诗》、《唐集》、《说文》、《通鉴》和《先秦诸子》,这种环境更加激发了钱仲联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唐先生对学生除教授学问外,尤为重视道德的教育,并以身示范,校园中“栽培树木如名节”的话深深地印在了钱先生的心中,并作为日后几十年教学生涯的准则。
钱仲联先生带的博士研究生都是顶呱呱的,甚至有的比钱先生还高明,比钱先生的老师唐先生还高明,有一个叫魏中林的,他在钱先生这里读书的时候,有一个问题钱先生说自己解决不了,魏中林说:“先生,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应该是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我来分析,是这样分析的。”……哎呀!钱先生佩服得不得了,反而钱先生要拜他为先生了,学生的本领比钱先生大了。
钱先生桃李满天下,而治学成就就更令人高山仰止。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评价说:“钱先生他是这样一种学者,他完全具有老一辈学者的深厚功底。
他跟清末民初在无锡国学专科馆任教的老一辈学者都有过亲身交往,而钱先生从他们那里得到的传统学问,非常深厚,因此钱先生的国学根底非常深厚。现在我们搞这些古代研究的学者,你要我们自己来写骈文,写古诗,一般都写不来,只能研究。
钱先生他会写,所以他是处于转折关头的新学问和旧学问都非常好的这样一位学者,这样的学者现在我们国家已经不多了,应该说是国家级的了,他已经九十多高龄了。 ”钱先生擅长古诗文的笺注和校注,他做笺注并不只是局限于诗人的本身。
他广泛涉猎古典文学的方方面面,博通群集,由专而博。三十年代,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钱先生开始从事前人诗集的笺注。
他第一部笺注的是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笺注》十一卷,《人境庐诗草》是晚期诗歌革新的代表、爱国诗歌的典型,该书193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因其在书中的旁征博引而引起了全国学术界的注意。时年钱先生29岁,风头正渐。
不久,“9.18”事件爆发战火四起,国难当头,严酷的现实打破了钱先生个人的书斋天地,他开始用黄诗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大量的反映现实、感咏时世的诗篇,并发表于《申报》副刊上,其中《哀沈阳》一篇中,他写到: “沈阳城中十万兵,城南城北屯严营,夜半贼来兵尽走,四天如墨无战声。平明贼队搜大户,穿门为狼入为虎,母从儿走妻求夫,我军已远空号呼。”
针对当时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进行了有利的抨击,黄炎培先生读后拍案叫绝,这些作品的发表在当时的诗坛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被赞为“其骨秀,。
6. 唐三百的弊端
这个问题,莫砺锋先生在中山大学的一次演讲中简单提到过,大意如下:
《唐诗三百首》这样一本书,应该说从选本的角度——尽管它比较通俗——已经是一部比较权威性的读本了······我们以前对《唐诗三百首》当然会有这样那样的议论,但都是对它里面的选目觉得有的选得不是很精当。有的诗,比如我个人认为李商隐的《韩碑》是不是要选进去;还有有的漏掉了,比如说像李贺,李贺在《唐诗三百首》中一首都没有,完全没这个人,我想这是很不对的,不妥当。李贺其人,不管你从那种价值尺度来判断他,他在唐诗中间都是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照我想,如果选三百首唐诗的话,李贺应该选个四到五首才比较合理,它现在一首都没有。因为这个选者受沈德潜的影响很大,注重温柔敦厚的诗教,对牛鬼蛇神的李贺诗一概排斥,我们觉得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