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于丹赏析唐诗

    1. 模仿于丹赏析古诗词

    可以买本书看看。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图书目录 序言 唤醒心中的诗意(1) 唤醒心中的诗意(2) 唤醒心中的诗意(3) 第一部分 春风飞扬 第一节 引子: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节 岁月在春光中苏醒 第三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 第三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 第四节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1) 第四节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2) 第五节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1) 第五节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2) 第六节 春啼呖呖:只道不如归去(1) 第六节 春啼呖呖:只道不如归去(2) 第七节 春柳依依:挽一段流光赠别离(1) 第七节 春柳依依:挽一段流光赠别离(2) 第八节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 第八节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 第九节 一个人走过的春天 (1) 第九节 一个人走过的春天 (2) 第二部分 秋思浩荡 第一节 引子:怅望千秋一洒泪 第二节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1) 第二节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2) 第三节 多情哪堪清秋节 (1) 第三节 多情哪堪清秋节 (2) 第四节 绿荷凝恨背西风(1) 第四节 绿荷凝恨背西风(2) 第五节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1) 第五节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2) 第六节 秋色天涯:寂寂江山摇落处 (1) 第六节 秋色天涯:寂寂江山摇落处 (2) 第七节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第七节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第八节 秋风之约:便引诗情到碧霄 (1) 第八节 秋风之约:便引诗情到碧霄 (2) 第九节 天凉好个秋 (1) 第九节 天凉好个秋 (2) 第三部分 明月千古 第一节 引子:江月何年初照人 第二节 向明月学一颗平常心 (1) 第二节 向明月学一颗平常心 (2) 第三节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1) 第三节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2) 第四节 生生之证:秦时明月汉时关 (1) 第四节 生生之证:秦时明月汉时关 (2) 第五节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 第五节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 第六节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1) 第六节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2) 第七节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 (1) 第七节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 (2) 第四部分 斜阳晚钟 第一节 引子:吟到夕阳山外山 第二节: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 于丹最美古诗词阅读感悟六篇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x0d网上买书的时候,看到很多网友评论这本书大多数都是赞美于丹老师的词语很美,可我不知道为什么看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很沉重.想来想去主要还是两个方面,第一是自己对于书里面所提到的诗词几乎全然不知,甚至读书时候学过的也都忘光;第二是因为我觉得诗词对于我们现代人真的成了一种奢侈.其实我内心是向往诗意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只因现在的社会,生活的梦想,工作的现实,让我们将这诗意埋藏了.这让我想到蒋勋老师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里面讲到的,当看到一片景象让我们很感动的时候,然而我们却没有言语来表达此刻心里的感受,那个时候我们是难过的,真的很难过.x0d于丹说“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中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不要对此不屑,不要认为这些风花雪月知识少年痴谈.”我认为想唤醒中国人心中那份诗意是很难得,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很难得.虽说现在的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看得出作者的那份渴望.x0d爱学习的你们,我想很多人都有每天背单词的习惯吧,那要不要考虑下每天背上一首诗词呢?为了不再 “难过”,我更乐意每天来上一首.希望等到读完部分唐诗宋词后再来读这本书,我想那时我会是幸福的.x0d其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要准备好一颗中国人的“诗心”来迎接它.。

    3. 于丹

    秋思浩荡

    引子:怅望千秋一洒泪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多情哪堪清秋节

    绿荷凝恨背西风(秋之意象之一)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秋之意象之二)

    秋色天涯:寂寂江山摇落处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风之约: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凉好个秋

    明月千古

    引子:江月何年初照人

    向明月学一颗平常心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生生之证:秦时明月汉时关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

    斜阳晚钟

    引子:吟到夕阳山外山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守望一段斜晖脉脉水悠悠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生命安顿:终古闲情归落照

    田园林泉

    引子:田园是一种状态

    法天贵真,琴书消忧

    守拙才能归园田

    饮酒与归田,直写胸中天

    鸟倦飞而知还(田园意象之一)

    把世界关在门外(田园意象之二)

    田园的烟火气:把酒话桑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登临况味

    引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落日楼头,栏干拍遍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剑啸长虹

    引子:千古文人侠客梦

    长啸倚孤剑,目极心悠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热血诗情:醉卧沙场君莫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诗酒流连

    引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醉中自有真天地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享受诗意,成就最美的人生(代跋)

    4.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20首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20首1、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5、李山甫《寒食》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6、欧阳炯《清平乐》春来阶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

    春幡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

    7、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9、李煜写《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10、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11、秦观写《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12、李商隐写《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13、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14、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15、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6、杜甫在《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17、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18、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9、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0、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内容概要: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通往中国式人生哲学的阴阳平衡、中正平和、天人合一。

    在全球的现代化语境中,这样的声音和其所抵达的深度有可能为世界文明困境提供一种既高贵古典又清新现代的解法。延续于丹老师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

    让读者重温 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作者简介: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掀起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 经典的热潮,并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为推动中西文化交 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于丹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国举行了多场大型文化讲座,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受到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游园惊梦》等。

    其中《于丹<论语>心得》销量已达五百余万册,目前已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5.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全集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时,谁没有想起过李商隐的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烛,两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件,通过诗歌,变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感的意象。再长大一些,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

    我们想安静,想放松,谁没有想起过陶渊明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夕阳下,陶渊明的诗意温暖了后世的每一丛带霜的菊花。然后,我们日渐成熟,就有了更多的心事,更复杂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与我们的一己之悲比起来,那样浩荡的悲伤、深刻的哀痛,是不是会使我们的心稍稍放下一点,使我们的胸稍稍开阔一些呢?终于当年华老去的时候,我们轻轻叹一口气,想起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面对逝水流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

    那种淡淡的喟叹,既伤感青春,又欣慰收获,不也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今天,很多人会疑惑,在现代的忙碌生活中,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医药费、孩子的学费,还有每个人的工作现实、生活梦想,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就真的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我很喜欢的一位中国人 林语堂 先生,他曾经在《吾国与吾民》中说过一段关于诗歌的话—— 平心而论,诗歌对我们生活结构的渗透要比西方深得多,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似乎普遍认为对它感兴趣,却又无所谓的东西。……如果说宗教对人类的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出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的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那么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

    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一种活跃着的情绪,中国人在他们的宗教里没有发现这种灵感和活跃情绪,那些宗教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黑暗生活之上点缀的漂亮补丁,是与疾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但他们在诗歌中发现了这种灵感和活跃的情绪。

    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俭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

    它时而诉诸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在这个辛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的心灵。它教会人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袅袅升起,并与流连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它教人们对乡间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它教人们用一种怜爱之心对待采茶女和采桑女、被幽禁被遗弃的恋人、那些儿子远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亲,以及那些饱受战火创伤的黎民百姓。

    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人们用泛神论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做中国人的宗教。

    我几乎认为如果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不过,要是没有某些特定的原因,中国诗歌也不会在中国人生命中获得这么重要的地位。

    首先中国人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使他们用充满激情的具体形象思维去进行想象,尤其工于渲染气氛,非常适合于作诗。他们颇具特色的浓缩、暗示、联想、升华和专注的天才,不适合于创作具有古典束缚的散文,反而可以轻而易举创作诗歌。

    这种诗歌的意义在于诗人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在自然景物之上,用诗人自己感情的力量,迫使自然与自己生死相依,共享人间的欢乐与悲伤。 之所以把 林语堂 先生这段文字抄写在这里,是因为我觉得很少有人可以用如此精练简约、直指要害的语言,概括出中国人和诗歌之间的关联。

    林语堂离我们不远,他所展现的是一个游走于世界的中国人的心灵,是一个现代中国人对自己民族的诗歌传统的认识和品味。他不认为诗是生活的点缀,他把诗歌称为中国人的宗教。

    今天,相比起古人,我们的科学技术更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物质更繁盛了,我们的个人眼界更开阔了,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可能性更多了,但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诗意有所托付吗?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能不能够唤醒心中的诗意呢?其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们要准备好一颗中国人的“诗心”来迎接它。汉代的人曾经说过:“诗者,天地之心。”

    汉代人眼中的“诗”主要是指《诗经》。天地如此壮阔,长天大地之间,生长着万物和人,天地山川的巨变,万物草木。

    6. 于丹是不是讲古诗词的好老师

    于丹是不是讲古诗词的好老师——于丹属于这个体系中的佼佼者,但是,这还是古人的心思吗 “感动工程师”于丹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2006年,当于丹讲《论语》走红之际,我即封她为“文化奶妈”。

    奶妈者,顾名思义就是用自己的奶水哺乳婴儿,这个称呼对听众颇有一点不恭,但我又一时找不出更合适的词汇来,几年下来,于丹涉及的领域以360度展开,从孔子庄子道教昆曲一直感悟到生活,哺育出更多依赖其乳汁的“文化婴儿”。 于丹在春节里讲诗词,自称“选择了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唤醒我们对于意象的记忆”。

    把诗词归为“意象”,听起来很有感觉,可惜的是,她又一次露出知识贫乏的性格本色。已故古典文学学者顾随,早就提出诗歌的“知、觉、情”三性,其高足叶嘉莹特别强调“感发”的力量,当代诗人流沙河提出诗歌的“情、智、象”“三柱论”。

    殊途同归,他们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问题,优秀诗歌作品都是情感、想象力以及认知诸因素的合成品。故此,“意象”只是诗歌的一种构成元素,并不能用来指代整个诗歌。

    煽情容易,如实表达自己的感觉难。如果没有感觉,还要做出很有感觉的架势,那就只能酸水直下三千尺了。

    于丹的讲座还是“论语心得”那一路,惯于任性而为,将庞杂的心得流塞给痴迷的观众。有一节讲“夕阳斜阳”,一个本可以勾起人们无穷遐想的主题,她却径直奔向“心灵鸡汤”:“一天的日子也有它的边界,走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是一天时光走到边界之上,马上要坠入茫茫黑夜,但是这一瞬间我们还抓得住。

    这一刻,人心百转千回。其实,归来是一种永恒的心愿,我们一次一次地出发,就是为了一次一次地归来。”

    突如其来的议论,让人措手不及:这还是古人的心思吗? 絮絮叨叨,颇似一个情窦初开的文青,急不可耐地要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智慧浓度。如此一来,古人的好句子都被迫用来注释这份最没味道的解读了。

    在停顿的地方,她滔滔不绝,有饶舌,还有故作深沉的感悟。于丹式的感悟,可谓荒诞时代的完美结晶。

    跟央视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一样,就要逼出你的眼泪来——那是渔民们急于要打捞的珍珠。于丹充当了这个需要感动时代的催泪观音,一整套繁复夸张的宣化教育,为的是让神情僵硬的中国人被“滚烫”的真情所触动,泪腺绽开,当他们“自发地”洒下一掬半掬热泪之后,便达成了“和谐”的目的。

    庞大的催情永动机,会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始工作,揪出你我心头的冷漠,让大家成为一个能迅疾感知“感动”的人。《蝗虫歌》里有这么一句:“设下这圈套,每天讲中国多好,对着我**。”

    这或许是港人面对“感动工程”的真实反应。 感动,本为自发情感活动,属于人类最珍贵的感情。

    自然而然流露的感情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商业化时代的弊端之一,就是偶像制造和感情伪造,滥情无处不在,谁能制造出具有摧毁力的感情炮弹,谁就能抓住粉丝的心,轻易地左右他们的呼吸和血液。以感恩崇拜立国的官方,一直投放巨大人力财力在感动工程的建设上,从《新闻联播》里真假莫辨的好人好事、煽情的主旋律电影、先进事迹宣讲团,到无处不在的提振精神的标语,人们置身于一个被感动的环境里,逼迫感官做出反应:你有义务配合发情。

    “女王!”我险些说出这个赞美之词。于丹属于这个体系中的佼佼者,她有能力营造一个迷幻般的气场,令听众走出固执的小我,融入特别易感的群体之中,从中体会集体的温暖。

    所以,我理解好多人对她的热爱,那是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认同,因为她带给他们梦幻般的时刻——可以忘却自身和人间的苦难,沉醉于一种絮絮叨叨的话语所产生的催眠效果里。她当然可以为自己所具有的能量而自豪,扬名立万,敛财逍遥。

    她内心相当平静,如同心灵安顿好了的诗人看见夕阳。 我猜想,感动工程师资格的取得,并非像坊间传闻的那样神秘,在现有体制内,能上台面的也就那么一些人:政治正确或假装正确,有点儿学识,有点儿口才,有点儿相貌。

    如果仔细端详那些脱颖而出的能说会道者,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基于人脉关系的现存筛选机制,总能把那些他们需要的人从人海里拽出来。 当你没有带上一颗易于被感动的心,去与他们相逢,那就什么也不会发生了。

    否定一个众人喜欢的偶像是要冒风险的,粉丝们取消关注之类的惩罚都还是次要的,挫折感来自于,你即使能激起一丝涟漪,但终归无损于别人的光辉。他们具有非同寻常的免疫力,而且会把批评看作出于嫉妒的攻击。

    批评已经不会让偶像们害怕,他们是这个时代保护的宠物,他们也深知这一点。几乎无人怀疑,唐诗和宋词是镶在中华文化皇冠上的明珠。

    它是先人精神与情感的结晶,二者连用所构成的词组,成为我们所仰慕的中华文明的完美指代。可以说,每个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它的血液,那些美妙的汉字所开拓出的人生心境汇聚一起,浇灌代代中国人的心田。

    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和情感基因,使我们彼此相认,相容,相爱。 吟诵唐诗宋词,就是沐浴绵远文化之河,无形中完成中国化的过程。

    领略古人的感情、感觉和思绪,那些美妙的意象在我们心里营造出一个澄澈明媚的世界,正是这。

    7. 重温最美古诗词摘抄赏析

    上星期拜读了这本,心中一丝明悟些许感触,却无法言表。与其说于丹的这本书是在给诗词做诠释,倒不如说她其实就是在写诗。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诠释书中千古名句,无时不让人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书中从春风盎然,写到秋雨惆怅;从明月思乡,写到斜阳感伤;从田园的惬意,写到登临的豪放;从抚剑的豪情,写到把酒的放荡。原来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论是古人的诗词还是于丹的文字,读过之后让人发现,原来诗词居然离我们这么近,年华有限,但是诗意无穷。

    重温古诗词,让我又一次重新找回了诗意的人生,诗意的情怀。诗意如风潜于心。风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刘邦那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迈。

    花开的时候我便会想起杜甫的那种“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的《江畔独步寻花》的惬意。

    雪纷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柳宗元的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

    月明的时候我更会想起,苏轼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旷达。

    风花雪月全入诗,春夏秋冬皆成诗。总之世间一草一木、万事万物都蕴涵着诗意,人生处处都充满了诗情。在我诗意的人生里有着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还有对悲欢离合迷惘伤怀,也有着对春夏秋冬眷恋缅怀。有着追求的无奈,执着的忧伤,适时地感动……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人生这首长诗内容,韵味和意境。不管怎样我都希望把它写得内容丰富,情节动人,意境优美,韵律铿锵,合辙对仗。

    我喜欢这诗意的人生,喜欢诗意的的幸福生活,喜欢诗意的风花雪月,喜欢诗意的悲欢离合,更喜欢诗意的男人和诗意的女人。诗意的人是一种浪漫丰富充实愉悦人,诗意的人是一种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人。

    诗意的男人是豁达超拔的男人,是洒脱奔放的男人,是真诚善良的男人,是丰富深刻的男人,是乐观向上的男人。这样的男人站起来如一道山伟岸不屈,顶天立地。躺下了如一条河淡定从容,渊源流长。

    诗意的女人温柔善良的女人,是热爱生活的女人,是健康快乐的女人,是优雅自信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如绽放的鲜花恬美馥郁,如林间的清泉清澈纯净。她们犹如一道令人迷恋的风景灵性自然,含蓄纯美,她们懂得爱和被爱。她们质地如蕙、心思如兰,品位高雅,内涵丰富,时时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神奇魅力,犹如一首韵味十足的诗,让人百读不倦,回味无穷。

    人生如诗,生命如诗,生活中处处都有诗。面对如诗如画的生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活出一个诗的境界和诗的韵味出来的。面对诗意十足的世界,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首美丽隽永的诗篇,让生命更诗意,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诗意的人生是对真、善、美的升华,是对假、丑、恶的鞭挞。诗意的人生浪漫温馨的人生,是激扬向上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在诗意的人生里想爱你就大胆的爱,有梦你就尽情的追,投入的活一次,潇洒的走一回。让这首人生的诗篇更加的精彩完美!

    8.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有哪20首诗

    第一卷 春风飞扬 1.一剪梅 舟过吴江(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灞陵行送别(唐·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一作骊歌)愁绝不忍听。

    第二卷 秋思浩荡 1.唐多令·惜别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2.李商隐 《花下醉》 3.杜甫《阁夜》 第三卷 明月千古 1.李白《把酒问月》 2.姜夔《扬州慢》 3.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 第四卷 斜阳晚钟 1.宋祁《玉楼春》 2.范仲淹《苏幕遮》 3.刘永《玉蝴蝶》。

    9. 重温最美古诗词摘抄赏析

    上星期拜读了这本,心中一丝明悟些许感触,却无法言表。

    与其说于丹的这本书是在给诗词做诠释,倒不如说她其实就是在写诗。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诠释书中千古名句,无时不让人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

    书中从春风盎然,写到秋雨惆怅;从明月思乡,写到斜阳感伤;从田园的惬意,写到登临的豪放;从抚剑的豪情,写到把酒的放荡。原来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无论是古人的诗词还是于丹的文字,读过之后让人发现,原来诗词居然离我们这么近,年华有限,但是诗意无穷。重温古诗词,让我又一次重新找回了诗意的人生,诗意的情怀。

    诗意如风潜于心。风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刘邦那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迈。 花开的时候我便会想起杜甫的那种“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的《江畔独步寻花》的惬意。 雪纷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柳宗元的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 月明的时候我更会想起,苏轼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旷达。

    风花雪月全入诗,春夏秋冬皆成诗。总之世间一草一木、万事万物都蕴涵着诗意,人生处处都充满了诗情。

    在我诗意的人生里有着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还有对悲欢离合迷惘伤怀,也有着对春夏秋冬眷恋缅怀。有着追求的无奈,执着的忧伤,适时地感动……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人生这首长诗内容,韵味和意境。

    不管怎样我都希望把它写得内容丰富,情节动人,意境优美,韵律铿锵,合辙对仗。 我喜欢这诗意的人生,喜欢诗意的的幸福生活,喜欢诗意的风花雪月,喜欢诗意的悲欢离合,更喜欢诗意的男人和诗意的女人。

    诗意的人是一种浪漫丰富充实愉悦人,诗意的人是一种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人。 诗意的男人是豁达超拔的男人,是洒脱奔放的男人,是真诚善良的男人,是丰富深刻的男人,是乐观向上的男人。

    这样的男人站起来如一道山伟岸不屈,顶天立地。躺下了如一条河淡定从容,渊源流长。

    诗意的女人温柔善良的女人,是热爱生活的女人,是健康快乐的女人,是优雅自信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如绽放的鲜花恬美馥郁,如林间的清泉清澈纯净。

    她们犹如一道令人迷恋的风景灵性自然,含蓄纯美,她们懂得爱和被爱。她们质地如蕙、心思如兰,品位高雅,内涵丰富,时时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神奇魅力,犹如一首韵味十足的诗,让人百读不倦,回味无穷。

    人生如诗,生命如诗,生活中处处都有诗。面对如诗如画的生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活出一个诗的境界和诗的韵味出来的。

    面对诗意十足的世界,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首美丽隽永的诗篇,让生命更诗意,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诗意的人生是对真、善、美的升华,是对假、丑、恶的鞭挞。

    诗意的人生浪漫温馨的人生,是激扬向上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在诗意的人生里想爱你就大胆的爱,有梦你就尽情的追,投入的活一次,潇洒的走一回。让这首人生的诗篇更加的精彩完美。

    于丹赏析唐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