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蜀道难是不是唐诗

    1. 蜀道难李白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树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偆,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赏析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文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李白之所以描绘行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 蜀道难是不是浪漫主义诗歌作品的典型

    是的,蜀道难是浪漫主义诗歌作品的典型。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唐玄宗年后,742~756)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

    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3. 蜀道难古诗

    作品原文 蜀道难⑴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⑵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⑷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

    ⑸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⑹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⑺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⑻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⑼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xié)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⑽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⑾ 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⑿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⒀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⒁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⒂ 飞湍(tuān)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ing第一声)崖转(zhuàn)石万壑(hè)雷。⒃ 其险也若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wei第二声)乎来哉!⒄ 剑阁峥(zhēng)嵘(róng)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⒅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chái)。⒆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shǔn)血(xuè),杀人如麻。⒇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huán)家。

    (21)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22) 注释译文折叠编辑本段 作品注释折叠 (1)《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2)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

    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3)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何茫然:难以考证。何:多么。

    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

    据西汉扬雄巜蜀本王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 ···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 (4)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

    通人烟:人员往来。 (5)西当:西对。

    当:对着,向着。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鸟道:只有鸟能飞过的小路。横绝:横越。

    峨眉巅:峨眉顶峰。 (6)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

    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

    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摧:倒塌。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石栈:栈道。

    (7)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

    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龙。

    回:使……回。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逆折:水流回旋。

    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8)黄鹤:黄鹄(Hú),又名天鹅,善于高飞。

    尚:尚且。得:能。

    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9)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

    《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

    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

    萦:盘绕。岩峦:山峰。

    (10)扪参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用手摸。

    历:经过。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膺:胸。坐:徒,空。

    (11)君:入蜀的友人。畏途:可怕的路途。

    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12)但见:只听见。

    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从:跟随。

    (13)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

    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

    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这两句也有断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这种断法顺。

    愁:为……发愁。 (14)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

    (15)去:距离。盈:满。

    (16)飞湍(tuān):飞奔而下的急流。喧豗(huī):水流轰响声。

    砯(pīng)崖:水撞石之声。转,转动。

    壑:山谷。 (17)嗟:感叹声。

    尔:你。胡为:为什么。

    来:指入蜀。 (18)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

    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一夫”两句:《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文选》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一夫:一人。当关:守关。

    莫开:不能打开。 (19)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

    或匪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匪,同“非”。

    (20)朝:早上。吮:吸。

    (21)锦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市。

    (22)咨嗟:叹息。

    4. 什么是古体诗

    古体诗是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 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

    从诗句字数看,有四言、五言、七言诗和杂言诗。 四言诗。

    《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潜的《停云》都属于四言诗。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朝。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朝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

    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朝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到了唐朝,七古大量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是古体诗所独有的。 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诗经》和汉乐府民歌 各种诗歌体裁。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不中杂言诗较多。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

    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 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屈)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