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内容

    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哪些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在亲友的资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这个茅草屋在第二年秋天就被大风吹掀了屋顶,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描写了诗人困苦的生活,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甚至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全诗共分四节。前五句为第一节,诗人从秋风的怒号,写到南村群童的调皮,目的都是为了突出自己的现实窘境。因此,诗人接着就是对自己的贫窘生活的具体描述:多年布被,干冷似铁,骄儿无知,踹踏开裂,茅屋四壁漏雨,雨点如麻直落屋中。对自己生活困窘的描写,又是为了烘托更加贫寒困苦的下层百姓。于是,诗人立即将目光转向广大民众,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的千古绝句,而且只要百姓安乐,自己甘愿受冻,这样博大的胸襟,令人钦佩。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三节诗的内容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这样狠心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不能呼喝,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一样,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眠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儿干的地方,房顶雨漏像麻线一样密集不断。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又湿又冷的长夜,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内容是什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该作品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本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内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