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望天门山诗意

    1. 望天门山的诗意是什么

    《望天门山》 唐·李白 1、望天门山 (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诗歌译文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3、写作背景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一生热爱大自然,他对自然美景有着非同一般的欣赏力,且具有将自然美转化为诗的艺术美的非凡才能。一次,李白乘舟沿江而下,经过天门山,眼前奇特伟美的景色勾动了他的吟兴。

    于是,一首不朽的诗篇——《望天门山》在他那枝犹有神助的魔笔下诞生了。4、思想感情《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一首七言绝句. 为开元十三年(725)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 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2. 古诗望天门山诗意是什么

    翻译: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3. 望天门山古诗意思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4. 望天门山的诗意

    《望天门山》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扩展资料

    《望天门山》创作背景: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望天门山》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白话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唐诗望天门山诗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