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蜀中九月

    1. 蜀中九月啥意思

    正确的词语是《蜀中九日》,《蜀中九日》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古诗,全诗的意思是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原文:《蜀中九日》

    作者: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知乡台,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道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扩展资料

    《蜀中九日》赏析:

    《蜀中九日》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

    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

    2. 【古诗蜀中九日每句话的意思】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这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在百度知道一搜索就行了,没必要这么麻烦提问,除非你是在刷分.。

    3. 关于九月的古诗

    1、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 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3、闰九月九日独饮

    唐 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4、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唐 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6、蜀中九日

    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庚午岁九日作

    唐 齐己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

    头尾算来三十三。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4. 关于九月的古诗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九月十日即事》唐代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南北朝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4,《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唐代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译文: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5,《蜀中九日》唐代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5. 蜀中九日登高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1)本题是对诗歌内容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选项分析甄别,做出正确选择.“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A:赏析正确;B:第四句“鸿雁那从北地来”,采用反问,不是设问.赏析有误;C:赏析正确;D:赏析正确;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答案:(1)B.(2)抒发作者强烈的思乡情怀.译文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