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访天山道士不遇

    1.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全诗意思

    插入地图 地图插入成功 青衣天仙 一级 0 | 我的知道 | 消息(1) | 空间 | 应用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为我推荐的提问 知识掌门人 文档分享 应用 礼物 投票 转贴 更多应用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全诗意思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2 天 21 小时 提问者: 1050665480 - 一级 我来回答: 第1步:输入你的答案 您还可以输入9910字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请您输入回答内容 已插入地图 删除地图插入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第2步:点击提交回答 回答 共 14 条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据研究李白的专家们考定,写于唐代开元初年,当时诗人还不到二十岁。

    这首诗,在按年代顺序编辑的李白诗集中,常被放在第一篇,似乎是诗人留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在这首五律中,诗人通过描述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题目"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戴天山",因山势高峻直插云天而得名,位于今天四川省江油县,是李白青少年时生活的地方;"不遇",就是没有见到的意思。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打开诗章,我们立即被那优美的音响和绚丽的色彩吸引住了,一下子就被带进了诗的意境之中。这是一幅山乡早行图。

    原来,青年诗人李白很早就启程赶路了,这时,大地还在黎明的晨曦中酣睡,四无人语,一片寂静,只有潺潺流淌的溪水在不停地歌唱和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汪汪的犬吠;在依稀可辨的山路上,诗人迈着轻捷的步子,走着,走着,不觉天已渐渐大亮了,只见路边桃花那红扑扑的脸上,挂着一颗颗明净清亮的露珠,在灿烂的朝阳映照下,显得格外鲜嫩浓艳,逗人喜爱。一个多么美妙的山乡之晨啊--清新恬静,生机盎然! 这里,"犬吠水声中"是写天亮之前的耳中所闻。

    这时,除了朦胧的路影而外,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对环境的感受只能依靠听觉了。 "桃花带露浓"是写天亮之后的目中所见。

    这时,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当然是以视觉为先。诗人左右一瞧,原来,一路走来,有桃花夹道相送。

    这里,诗人在明写悦目赏心的视觉所见的同时,应该说,还暗写了馨入肺腑的嗅觉所闻;因为既然路旁桃花盛开,想必沿途一定芳香扑鼻、花气袭人了。 这一联不仅交代了诗人出发的时间是能见度极低的黎明辰光,访友的季节是桃花开放的阳春三月;而且初步地透露了诗人与道士之间友情的深厚,自然地表明了此刻趱程赶路心情的愉快。

    如此早行,固然可能与路程较远有关,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访友情切的原因吧。 诗人怀着高兴而急切的心情,时而奋力攀登、翻山越岭,时而脚底生风、大步流星。

    然而当他走进山里、快到道士住处的时候,面前却呈现了出乎意料的景象:"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远远望去,林莽深处,麋鹿时时出现,欢蹦乱跳,追逐嬉戏;来到道士宅前溪边,虽然日影水中倒映,时间已经中午,可是既不见道士出来迎接,也听不到道士惯常的钟声。

    这两句就其相互关系看,属因果句。"时见鹿"是果,"不闻钟"是因;正因为"不闻钟",所以才"时见鹿"。

    诗人先用视觉交代结果,后以听觉追述原因,把这两句先后倒置,不仅是为了照顾韵律,而且也是为了符合人们白天察知环境一般都是目在耳前的规律。 虽然这两句所写的景物不同--一句是说树林深处时有麋鹿出现,一句是说中午时分不闻钟声传来--但是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暗示道士不在家,尽管"树深时见鹿"尚属猜测,"溪午不闻钟"已经坐实。

    我们知道,鹿是胆小怕人的动物,因此远处"时见鹿",就意味着周围不见人了。这就让人不能不产生道士可能不在家的疑虑了,然而这毕竟是估计。

    诗人心里嘀咕着继续前行,随着道士住处的越来越近,疑虑终于被证实了。他来到门前院外,侧耳细听,毫无动静,悄然无声--道士确实外出了。

    需要指出的是,"树深时见鹿"一句,除了暗示道士可能不在家而外,还从侧面写出了道士为人的高雅--因为,传说鹿是仙人的坐骑,汉乐府《长歌行》中就有"仙人骑白鹿"的句子,诗人后来的游仙诗中也有这种说法;所以,鹿经常出没的地方,自然就不是一般俗人居住的场所了--从而反映了诗人对道友的敬重。 看来,这一趟白跑了!不过,可能道士只是暂时外出,不久就回,也未可知。

    因此,何不一旁等待片刻,且作休息。单人独处舍外,酷爱自然的诗人,这时似乎忘却了急欲见友的心情,兴味浓烈地察看起道士住处的环境来了:"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只见宅前院后,野竹遍生,葱茏茂密,蓬勃上长,竟冲破了缭绕山腰的青色的云气;远处,山色苍碧,一缕清泉像白练似地从峰顶倒挂下来--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这里,诗人写"野竹"竟能"分青霭",不是说竹子长得其高无比,而是说它生长的地方很高;由此可见道士居处地势的耸拔,因而视野开阔,连远处飞泻而下的山泉也历历在目。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野竹分青霭",由于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

    2. 古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所表达的情感

    诗的原文是这样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据研究李白的专家们考定,写于唐代开元初年,当时诗人还不到二十岁。

    这首诗,在按年代顺序编辑的李白诗集中,常被放在第一篇,似乎是诗人留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在这首五律中,诗人通过描述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题目"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戴天山",因山势高峻直插云天而得名,位于今天四川省江油县,是李白青少年时生活的地方;"不遇",就是没有见到的意思。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打开诗章,我们立即被那优美的音响和绚丽的色彩吸引住了,一下子就被带进了诗的意境之中。这是一幅山乡早行图。

    原来,青年诗人李白很早就启程赶路了,这时,大地还在黎明的晨曦中酣睡,四无人语,一片寂静,只有潺潺流淌的溪水在不停地歌唱和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汪汪的犬吠;在依稀可辨的山路上,诗人迈着轻捷的步子,走着,走着,不觉天已渐渐大亮了,只见路边桃花那红扑扑的脸上,挂着一颗颗明净清亮的露珠,在灿烂的朝阳映照下,显得格外鲜嫩浓艳,逗人喜爱。一个多么美妙的山乡之晨啊--清新恬静,生机盎然! 这里,"犬吠水声中"是写天亮之前的耳中所闻。

    这时,除了朦胧的路影而外,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对环境的感受只能依靠听觉了。 "桃花带露浓"是写天亮之后的目中所见。

    这时,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当然是以视觉为先。诗人左右一瞧,原来,一路走来,有桃花夹道相送。

    这里,诗人在明写悦目赏心的视觉所见的同时,应该说,还暗写了馨入肺腑的嗅觉所闻;因为既然路旁桃花盛开,想必沿途一定芳香扑鼻、花气袭人了。 这一联不仅交代了诗人出发的时间是能见度极低的黎明辰光,访友的季节是桃花开放的阳春三月;而且初步地透露了诗人与道士之间友情的深厚,自然地表明了此刻趱程赶路心情的愉快。

    如此早行,固然可能与路程较远有关,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访友情切的原因吧。 诗人怀着高兴而急切的心情,时而奋力攀登、翻山越岭,时而脚底生风、大步流星。

    然而当他走进山里、快到道士住处的时候,面前却呈现了出乎意料的景象:"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远远望去,林莽深处,麋鹿时时出现,欢蹦乱跳,追逐嬉戏;来到道士宅前溪边,虽然日影水中倒映,时间已经中午,可是既不见道士出来迎接,也听不到道士惯常的钟声。

    这两句就其相互关系看,属因果句。"时见鹿"是果,"不闻钟"是因;正因为"不闻钟",所以才"时见鹿"。

    诗人先用视觉交代结果,后以听觉追述原因,把这两句先后倒置,不仅是为了照顾韵律,而且也是为了符合人们白天察知环境一般都是目在耳前的规律。 虽然这两句所写的景物不同--一句是说树林深处时有麋鹿出现,一句是说中午时分不闻钟声传来--但是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暗示道士不在家,尽管"树深时见鹿"尚属猜测,"溪午不闻钟"已经坐实。

    我们知道,鹿是胆小怕人的动物,因此远处"时见鹿",就意味着周围不见人了。这就让人不能不产生道士可能不在家的疑虑了,然而这毕竟是估计。

    诗人心里嘀咕着继续前行,随着道士住处的越来越近,疑虑终于被证实了。他来到门前院外,侧耳细听,毫无动静,悄然无声--道士确实外出了。

    需要指出的是,"树深时见鹿"一句,除了暗示道士可能不在家而外,还从侧面写出了道士为人的高雅--因为,传说鹿是仙人的坐骑,汉乐府《长歌行》中就有"仙人骑白鹿"的句子,诗人后来的游仙诗中也有这种说法;所以,鹿经常出没的地方,自然就不是一般俗人居住的场所了--从而反映了诗人对道友的敬重。 看来,这一趟白跑了!不过,可能道士只是暂时外出,不久就回,也未可知。

    因此,何不一旁等待片刻,且作休息。单人独处舍外,酷爱自然的诗人,这时似乎忘却了急欲见友的心情,兴味浓烈地察看起道士住处的环境来了:"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只见宅前院后,野竹遍生,葱茏茂密,蓬勃上长,竟冲破了缭绕山腰的青色的云气;远处,山色苍碧,一缕清泉像白练似地从峰顶倒挂下来--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这里,诗人写"野竹"竟能"分青霭",不是说竹子长得其高无比,而是说它生长的地方很高;由此可见道士居处地势的耸拔,因而视野开阔,连远处飞泻而下的山泉也历历在目。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野竹分青霭",由于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

    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飞泉挂碧峰",由于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道士选择这样的地方居住,自然说明他很喜欢这里的景色;诗人这样谱写入诗,也正说明他很欣赏这里的风光:两人情趣如此相投,可见他们审美观的一致。

    这里有一个问题:诗人拜访道士,就这首诗来看,已经不是初次登门;既然以前来过,。

    3. 李白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小故事

    个绿意盎然的初春早晨, 李白正走在戴天山的林荫小道上, 他上戴天山是为了寻访一位道士。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着。因为无人知道他要找的人在哪里,所以他也只好惆怅地倚靠在一棵松树下,希望能等候道士的出现。

    李白突然注意到了那些晨雾中的美景:远眺那湖光山色, 一片片青翠繁茂、婀娜多姿的树木, 就像一个个昂首挺胸的战士, 又像翩翩起舞的少女。 雾气散了, 小鸟唧唧地叫个不停;小草伸了伸懒腰从梦中醒来; 花儿个个争奇斗艳,一阵微风吹过,鲜花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香味。这时花香引来了一群花蝴蝶和一只只小蜜蜂……而在李白的身后, 是直泄而下的瀑布。 那瀑布落到山涧时,随着“哗啦啦……”一阵声响,变成了清澈的丁冬泉水。 山涧前的岸上不时会看见有鹿出没。看到这番美好的景致, 李白不禁吟颂起来: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间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4.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意

    【年代】:唐

    【作者】: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内容】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赏析】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故乡。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次年,李白便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山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以上四句.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

    5.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的题目意思是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早年的作品。

    李白早年曾在戴天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一次去拜访山中一位道士,却没有见到他,便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五言律诗。

    李白少年即好道,访道也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个内容。这首诗即是描写访道时所见景物。

    作者抓住朝露、青霭、桃花、深林、翠竹、碧峰、青松等静景和溪流、飞泉、吠犬、奔鹿等动景,写出访道所见清幽秀美的景象,表达诗人对故里灵山秀水的喜爱之情。结尾既点访道不遇的诗题,又形象地表达怅然若失的情态,显得跌宕有致。

    作品鉴赏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

    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

    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

    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

    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

    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6.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和贾岛【寻隐者不遇】赏析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未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7.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和贾岛【寻隐者不遇】赏析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未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解】: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评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