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河南话读唐诗

    1. 用河南话朗诵什么诗歌好

    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产生于唐宋时期。当年的诗人词人们,写作完了之后,也是要读一读的。

    唐宋时期的都城就在中原、关中一带,长安,洛阳,汴梁。那么,我们猜想,那个时代也应该有“官话”,这个官话就是以现在的河南话为主的语言。

    那么,唐宋时期的人,填词作诗,一定使用河南话的发音。

    故而,用河南关中地区的话来朗诵唐诗宋词,应该最有味。河南话和普通话的发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读起来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在唐诗宋词这个范围内选最好,具体选什么,就看楼主的个人偏好了。

    2. 描写河南话的诗句

    中国地图诗之河南散游篇 ---中原大地开满了绵古之花(河南篇)诗/贵谷子我的血液里流着中原大地的亘古,我穿上祖宗的衣钵,滔滔人文,独具华夏,老子的思想,道德经的精髓,纵横捭阖的鬼谷子,悬壶济世的张仲景,旷世智慧的诸葛亮如此众多先贤,不胜枚举。

    玲珑的郑州流芳别致,嵩阳书院①的廊庑瑞霭,儒学朗朗,天朝央央,引领华夏文化走向四面八方。洛阳故都九朝那些事映秀在碑碣林立的牡丹之上,且笔且墨幽香。

    曹操的三国停留在开封,一叶历史由中原大地怀古而千秋。黄河的记性大起大落,几番番,又浑浊,又清亮,阅尽了人间悲情喜悦高亢。

    豫剧②的花木兰英姿飒爽,豪放的河南大戏余音绕梁,河南坠子③唱响城乡大调宛梆花腔,柳子戏④音调古色古香。白马寺⑤的红墙儒学顺理成章,殷商的甲骨文,记录上古的辉煌,字字铿锵根在南阳。

    山涛⑥的酒杯和情怀丢在故里,怀州⑦的山水养育了诗情画意,一夜白头那是司马懿,而李商隐先生在阁亭中吟诗作对。仰韶不仅仅悠久,还有酒和古仰韶文化的博大精深。

    姜太公钓鱼就在八里沟么,比干剖心掏肺的故事让后人对奴隶社会鄙憎后人和九莲山敬仰比干,万仙山也怀着同样的心情。有学问的许由⑧先生一边放羊,一边读书,洗耳的传奇洗出了一座城华佗乐了,曹丞相笑了,笑了,乐了一千多年。

    三顾茅庐的诗温暖了后代人,卧龙岗的星星点点,源于躬读的智慧。《伤寒论》供奉在医圣祠,泽群朝晖汉光武帝刘秀领袖大成,成就了东汉成就了东汉几百年流长的历程。

    三皇五帝的十六字说明商丘,政治文化始萌是商丘的高点,学富五车的说法牵出了许多耳熟能详原地成语,葫芦诗里透着闹龙街的幽默,桃花扇的爱情扶着花木兰的忠贞,印象中的开封府是包龙图打坐的府尹,清新开明的廉洁公正感动一个朝代也记忆了一座城前世与今生。清明上河图不仅还原了宋代的繁华,也还原了这座城的风骚历史和中原文明。

    龙马驮着河图,神龟负着洛书,神奇的河图洛书⑨成就大禹治水,成就了八卦纵横,衍生出多种文化,多种思想的璀璨。造纸术造就了中华时代伟大的征程,印刷术改变了历史,指南针指引了中华强国的方向及服务全人类。

    巍巍的城郭庄严,端坐在中原大地,山河蕴碧,欢呼经典,流行的嵩山少林寺武术冠满全球,威镶繁昌。云台山的沃绿,野丽秀娟,瀑布冲天,轰轰鸣浪,拂淙心酥。

    老君山的老道是李聃,满面紫光闪闪,骑牛的影子化着《道德经》朗读流痕三千年。我们的祖先黄帝轩辕在故里,他护佑自己后代,也使河南在中原的土地上古色古香及人文千古流芳。

    3. 描写河南话的诗句

    《望月有感》白居易

    【原文】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⑴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⑵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⑶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⑷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⑸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⑹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⑺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⑻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⑼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

    ⑽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⑾羁旅:漂泊流浪。

    ⑿寥落:荒芜零落。

    ⒀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⒁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

    ⒂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⒃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⒄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

    ⒅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⒆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译文】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秋(799年)至贞元十六年春(800年)之间。其时诗人到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贞元十五年(799年)春二月,宣武(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三月,彰义(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

    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平叛战争规模较大,时间亦长。此即诗题所言“河南经乱”。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值此人祸天灾纷至沓来之际,田园荒芜,骨肉离散,诗人不免忧国思亲,伤乱悲离。就在这一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见祖业一空,兄弟姊妹失业羁旅,天各一方,于是有感而作。

    4. 粤语为什么读唐诗那么好听

    粤语好听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粤语的调多。普通话是四个调,粤语有九个调。

    至于这九个调怎么说,可以学一下用粤语数数,三九四零五二七八十,这九个数刚好是粤语的九个调。粤语九个调里面除了第一声和第二声和普通话一样外,其他七个调都是普通话里没有的。

    这九个调从最高调到最低调皆有,所以听起来起伏不定,抑扬顿挫,层次感非常明显。粤语本身的音调就像一段旋律,当它在谱上一段旋律契合的曲子,自然很好听。

    调多还有一个作用是减少同音字,普通话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同音字太多。小学时候从拼音学起的普通话,声母有23个,韵母24个,调4个,理论上来说可以有23 x 24 x 4 = 2208个发音。

    而粤语声母19个(比普通话少了四个翘舌),韵母53个,调9个,理论上可以有19 x 53 x 9 = 9063个发音。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粤语的发音丰富程度要远远大过普通话。

    据说是语言大师赵元任先生所写的神文《季姬击鸡记》,普通话读是ji ji ji ji ji,粤语读是gwai gei gik gai gei。再比如这八个字,事,室,市,世,适,试,噬,式,普通话是同一个读音,但粤语是八个互不相同的读音。

    粤语里很多韵母都是普通话没有的,比如《浮夸》高潮之前的部分,全为“oi”韵,《偏偏喜欢你》基本全为“eoi”韵。第二个原因,我觉得是因为粤语没有降调,降调就是类似于普通话第四声。

    我查过全国一些主要方言的音调,粤语是唯一一个没有降调的方言,它九个调都是比较平的调。降调给人的感觉是语气比较重。

    武汉话听起来不够友好,一个原因就是降声太重。但在闽南,漳州人调重,泉州人调平,漳州人说泉州人讲话不好听,还是我们好听,有力度。

    等我屏蔽了那些漳州朋友后,我就来反驳这个问题。三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点,粤语保留了入声。

    入声在今天听起来很陌生,那是因为在普通话和北方方言里,入声已经完全消失了(除了山西、河南一带的晋语,据称和客家话非常相近)。但是在所有的南方方言里,入声基本都保留了下来。

    入声就是那种发音很短促、以爆破音结尾的音。比如“十”这个字,粤语读sap2(数字是调值,12345相当于do re mi fa so),闽南话读zap2,p的音不爆破,但有读p的嘴型,阻碍住气流。

    这和英语里失爆读法很像,比如september这个词,读的时候不会把sep的p这个音发出来,但明显会有p的闭合嘴型来阻住气流,因而使得sep这个音节很短促。再比如sit down,你发音再标准也读不出sit的t这个音,但是一定会有发t的嘴型,t这个音阻碍住气流,使得sit这个音非常短促。

    这个词组里的sit的发音,和粤语“舌、薛、窃”字读音一样。日语的促音,还有很多日语汉字的音读,也是受汉语入声影响。

    比如学校,日语读gakkou,中间有个促音,和入声一模一样。单论“学”这个字,粤语读hok,日语读gaku,因为学这个字是个入声字,韵尾为k,日本人没法读这个不发音的k,所以就干脆把不发音的k变成ku,读作一个确定的音节。

    再比如“石”,粤语读sek,日语读seki,也是同理。绝大部分入声字在日语里的音读都是如此,六、七、力、雪、室、畜,不胜枚举。

    所以说语言是相通的。pk 就是粤语里的三个入声韵尾,也是古汉语里的三个入声韵尾。

    入声是汉语的伟大发明,它最大的两个作用,一个是可以减少同音字,一个是丰富情感。入声字短促、铿锵有力、带有节奏感的发音特点,就已经决定了它可以有丰富情感的效果。

    最大的体现是在诗词里,今天很多诗词用普通话读起来已经没有韵味了,豪放的如岳飞的《满江红》,婉约的如柳永的《雨霖铃》,它们都是入声韵。白居易写《长恨歌》《琵琶行》,每到伤感处皆改用入声韵。

    这些入声韵诗词普通话读来平淡无奇,但用粤语读就很有味道。我觉得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曹植的《七步诗》,语文课里学过这首诗,当时读起来觉得不押韵。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汁、泣、急,有一个字出韵,而且感情听来比较平淡。

    但如果用粤语来读,汁、泣、急分别读zap5、jap5、gap5,而且三个都是最高调,读来铿锵有力,沉郁悲壮。被亲哥逼成那样,要是我我也肯定用入声韵来写,别说曹植了。

    用粤语读这些入声韵诗词的时候会明显觉得,那种倾注在韵脚上的激昂或凄凉,普通话是永远读不出来的。而且很多非入声韵的诗词也是如此。

    小时候语文课里学诗词,发现好多诗词读起来不押韵,我当时并不知道原因,以为古人就是这么写的,现在终于知道这是语音变化的原因,很多普通话不押韵的诗词,粤语和闽南话读起来就很押韵。这个可以举的例子太多,比较著名的,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深、心、金、簪,这诗总共就四句,就出现了三个韵。

    而这首诗如果用粤语读就非常押韵,四个字分别读sam、sam、gam、zam。这是因为普通话在形成过程中不仅消失了入声,还消失了一些韵尾,比如-m,全部归于-n了。

    心字粤语读“sam55”,闽南语读“xim33”,普通话里就成“xin55”了。现在普通话里的“搞定”一词就来源于粤语,原词。

    河南话读唐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