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若溪渔隐丛话
1. 苕溪渔隐丛话文言文
李白轶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绵州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奔放,想像奇伟丰富,语言清新流畅。风格雄健,可称为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赋李花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
由於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
」 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著念著,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
於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天上谪仙人 李白初到长安,遇到秘书监贺知章,李白取出《蜀道难》一篇呈上,贺知章边读边点头,一遍未完,已称叹数次,最后,他翘起大姆指向李白说:「先生,您真是天上谪仙人啊!」立刻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呼唤店家换来美酒,与李白倾杯尽醉。
五代人王定保所撰《唐摭言》更把贺知章的赞语具体化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贺知章是文坛元老,《蜀道难》得到他如此推许,所以,不久之后,这首诗连同「谪仙」的名号就传遍天下。 唐人李绰《尚书故实》记载贞元年间有一个叫陆畅的诗人,为了报答西川节度使韦皋的知遇之恩,曾作《蜀道易》一首相赠,首句日:「蜀道易,易於履平地。
」韦皋大喜,赠罗八百匹。但事实上此句以「易於履平地」喻「蜀道易」,较之太白「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原句,相差甚远!更遑论实际上蜀道著实不易行走。
因为其平淡无奇,《蜀道易》全诗未能流传下来,这一句还是靠李绰的记载才得以幸存。 梦笔生花 据天宝遗事记载,李白年少之时,曾梦见自己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来果然天才横溢,名闻天下。
又记载李白嗜酒,不拘小节,但沉酣中所撰写之文章,未曾错误;与人议事,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论,所以时人称之为醉圣。除了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的有名传说外,天宝遗事亦有记载李白曾於便殿为明皇撰诏诰,时十月大寒,笔冻莫能书写,明皇命妃嫔数十人侍立在旁,各执笔呵之,李白再取笔书写,可见他颇受皇帝宠信。
海上钓鳌客 据说李白曾在开元年间谒当时宰相,署名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白回答:[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
]宰相再问:[以何物为饵?]李白回答:[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果然气势不凡。
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二人诗风不同,性情也很不一样,但是却结为知心好友。杜甫赠送给李白的诗总计有十四首之多,可见他们二人交情之深厚。
李白才气高,作起诗来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杜甫却属於苦吟一派,总要斟酌再三,才能定稿。所以传说李白曾写诗一首嘲笑杜甫的作诗辛苦。
诗作如下: 沉香亭醉赋《清平调》 天宝初年,正闲居南陵的李白忽然接到了朝廷的徵召文书。原来,由於玉真公主、贺知章等的推荐,连当今皇上李隆基也知道了他的诗名!李白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大展宏图的时机到了,他高吟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匆匆安顿好一双儿女,便束装进京了。
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他。李白「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若悬河,笔不停辍」,玄宗大为叹赏,特命以七宝床赐食,并且亲手为他调羹,对他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道义,何以得此!」其宠遇之厚,世所稀见。
从此,李白就待诏翰林院,用他那支生花妙笔为朝廷润色鸿业,点缀太平,偶尔也代草王言,但更多的是在宫中侍宴时吟诗作赋,佐酒助兴。 李白渐渐地对这种文学侍从的生活感到厌倦,於是经常沉饮酒肆,后来乾脆兴贺知章、汝阳王李璡、李适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结为「八仙」之游,纵酒狂饮,喝醉了就卧於市上酒家,常常害得内侍们四处寻找。
杜甫曾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描述八人不同的醉态,其对李白的描写是: 这一日,李白又醉卧市上,忽觉冷水沃面,睁眼一看,宫中乐师李龟年正手持金花笺站在面前。原来,当时正值牡丹盛开,宫中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玄宗亲命移植的红、紫、浅红、通白四色牡丹也次第开放了。
玄宗与杨妃前往赏花,李龟年照例率领著梨园弟子上前歌唱助兴,谁知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於是便命李龟年持金笺宣赐李白,要他立进《清平调》词三章。李白欣然承旨,尽管醉意未消,还是援笔立就: 三诗皆既咏牡丹,又赞杨妃,却没想到也因这三首诗而得罪了杨贵妃。
据说玄宗好几次想给李白封官,还曾经答应给他做中书舍人,皆因杨贵妃的阻挠而作罢。 原来,李白用「可怜飞燕倚新妆」来衬托、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而以在御前为李白脱靴为耻的高力士却故意在杨贵妃面前歪曲说:「以飞燕指妃子,。
2. 照溪渔隐丛话说水调歌头是写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理由是什么
听两位老师执教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援用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对苏词的评价。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以此来赞美苏轼《水调歌头》的精湛的艺术。但两位老师都只是讲了“知其然”,而没有能够说明“其所以然”。那么,苏轼的《水调歌头》与其它的中秋词相比究竟高在何处,妙在何处?笔者以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适当穿插一两首中秋词,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或许学生对苏轼这首《水调歌头》的理解和赏析会领悟更深。
笔者从《宋词鉴赏大典》一书中选取了四首写中秋的词,如果把这四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放到一起进行比较解读,笔者以为苏词之所以高出一般中秋词,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首是苏辙的《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第二首是晁补之的《洞仙歌 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第三首是京镗的《水调歌头 中秋》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第四首是刘褒的《水调歌头 中秋》
天淡四垂幕,云细不成衣。西风扫尽纤翳,凉我鬓边丝。破匣菱花飞动,跨海清光无际,草露滴明玑。杯到莫停手,何用问来期。 坐虚堂,揩病眼,诉流辉。云山应有幽恨,瑶瑟掩金徽。河汉无声自转,玉兔有情亦老,世事巧相违。一写谪仙怨,双泪满君颐。
一是词人广阔的胸襟、豁达的情怀,使苏词的境界更高。“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中国人的传统,所以一般中秋词,往往都难以突破对月思乡怀人的题旨,而苏词以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远超出一般中秋词或“对月怀人”或“享受美好时光及时行乐”的境界,词中所抒写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是对世事人生哲理的感悟,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的末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离人的美好祝愿,也超越了兄弟的界限,“成为对普天之下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祝愿”。
二是全词的立意、构思奇逸飘妙,凸显了苏词的豪放的词风。全词以超越现实的遥想——“把酒问青天”开头,进入一种飘渺的幻想世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心理波折,人生体验和哲理感悟。处处以出世之形表现入世之情,不仅表现了词人超凡脱俗乐观豁达,也构成了这首词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豪放风格。
三是全词以月为主线,将写景、抒情、达理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全词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上片开头,由月展开思索,通过连续发问,表现对超脱出世的向往。下片亦由月生情,以月的阴晴圆缺,比赋人间的悲欢离合。全篇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了词人的积极乐观情怀,景、情、理巧妙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使得这首词显得境界高远,意味深长,情味厚重。
3. 芍溪渔隐是什么意思
苕溪渔隐丛话
【词语】:苕溪渔隐丛话 【注音】:tiáo xī yú yǐn cóng huà 【释义】:诗话集。南宋胡仔(1095?~1170)编。仔字元任。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系舜陟次子。少时因父荫授迪功郎。绍兴六年(1136)侍亲赴广西,居岭外 7年。后遭父母之丧,赋闲20年,卜居苕溪,以渔钓自适,自号“苕溪渔隐”。绍兴三十二年,赴官闽中,后又归苕溪。 此书分《前集》60卷,《后集》40卷。《前集》于绍兴十八年(1148)完成初稿并撰自序。至宋孝宗乾道初再加搜辑,编成《后集》,成于乾道三年(1167)。此书为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阮阅编书时因党禁而不用元诸人文章,此书则广为搜采,品藻特多,足补阮书之缺。所收诗话,评论对象上起国风,下至南宋初。以人为纲,按年代先后排列。晋有陶渊明;唐有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杜牧等,以杜甫为详;宋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以苏轼为详,共列作者 100多人。余入杂记。此书诗词分辑,事有所归,搜集前人资料,既有抉择,亦较详审,可资考证。“一诗而二三其说者,则类聚为一,间为折衷之”。其中评论词人名作,记述词坛轶事,历来被后人称引。书中所载三山老人语录,即其父舜陟之说,间有作者所加案语。 此书通行本有清乾隆杨佑启耘经楼依宋版重刊本。《海山仙馆丛书》、《四部备要》均收入。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即以此为底本,校勘排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