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全唐诗怎么翻译

    1. 《全唐诗.诗人小传.王勃》的翻译谁知道

    楼上翻译得很棒,只有个别地方值得商榷。试提出来与楼上讨论。

    一、“檄英王鸡,高宗斥之。” “檄”,还是译作“声讨、讨伐”为好,不要译成“晓谕”。檄就是檄文,是一种文件,常与“移文”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谕或责难。如南朝时孔稚圭的《北山移文》即是此例(文章借北山山灵的口吻,嘲讽了当时的名士周颙故作高蹈而又醉心利禄)。唐初时王侯间斗鸡成风,一次适逢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年轻的王勃不谙世事,戏作了一篇《檄英王鸡》,玩笑似地对英王的鸡进行声讨(当然他以檄为题,纯粹是戏谑,全文没有一点列举对方鸡的不端,反到对斗鸡时鸡的勇武作了大力渲染),而主要也是为自己的主子沛王助兴。这篇文章到了高宗李治那里,遭到痛斥,据说当时高宗骂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交构”是指在诸王间挑拨离间的意思。因而当天下诏废除王勃官职,逐出沛王府。

    二、“坐事,复除名。”这里“复除名”似应译为“又一次被削去了官职”不是“遇到赦免除去罪名。”“除名”一般都是指“取消资格”或“削去职位”。当时是因为官奴曹达犯罪应遭处罚,躲到王勃那里想避罪,王勃怕事泄连累自己,就把他杀了,于是被判死罪,但后来遇赦而官位又一次丢了。“复”就是又一次的意思。所以说,刑罚是因为大赦而免了,而杀人罪名是不能去掉的。

    另外,这篇传记比较简短,大概《全唐诗》里是这样写的,还有一篇《新唐书》中的,略为详细点,给出如下:

    新唐书·王勃传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 擿其失。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就善于写文章,九岁得到了颜师古作注的《汉书》阅读,写了《指瑕》指出它的错误。还未成年,他就被授予朝散郎的职位,多次向朝廷进献颂(一种文体)。沛王听说了他的名声,征召他暂任府中的修撰,论定编次《平台秘略》,书写成后,沛王喜爱推重它。当时,各位王爷斗鸡比赛,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文章讨伐英王的鸡,高宗发怒说:“这是要在诸王中播弄是非。”把他赶出王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王勃被罢职以后,客居剑南。曾经登上葛馈山远望,感慨地想起诸葛亮的功绩,写了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他听说虢州多草药,请求补缺担任虢州参军。他依仗自己的才能欺辱别人,被同僚共同怨恨。官奴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那里,王勃后来害怕事情泄露,就杀了他。这件事发觉后王勃被判处死刑,恰逢大赦,只是取消了功名。

    父福畴,由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谴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的父亲王福畴,原先任雍州司功参军,因受王勃牵连的缘故贬为交趾令。王勃前去探亲,过海时溺水,受了惊吓而死,年纪二十九岁。当初,王勃路过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让他的女婿写好一篇序来向客人们夸耀。到时,都督拿出纸笔一个一个邀请客人,没有人敢接受,到王勃那里,他漫不经心,毫不推让。都督很恼怒,起身如厕,派小吏等候他写下文字就来报告。一次两次的报告,文辞越来越奇特,于是都督惊奇地说:“这是天才啊!”请他最后完成文章,非常高兴地结束了这次宴会。王勃写文章,起初不深思,先磨好几升墨,再畅饮一番,拉过被子蒙面而睡,等到醒来,拿起笔来写成文章,不改一字,当时的人称王勃的做法为打腹稿。

    2.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情,诗文语言朴实,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深,感人至深。

    逢入京使①

    唐 岑参

    故园②东望路漫漫③, 双袖龙钟④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⑤君传语⑥报平安。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③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④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⑤凭:凭借,依靠。

    ⑥传语:捎口信。

    诗词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诗词鉴赏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同随口而出,特别是后两句写马上相逢的情景,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镜头集中清晰,如影视特写一般,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3. 竹枝词 刘禹锡 翻译

    古诗翻译为:

    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其二

    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回乡迎来纥那披绿罗。

    原文:

    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出自《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刘禹锡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两首诗是其中一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46361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

    4. 古诗翻译,呵呵

    这四句搁在一起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也许是藏头诗,反正应该是表达一种含蓄而美好的心情。

    每一句都是某首唐诗的一句:

    彦伯浪回船:

    如楼上提供的那首诗,是元稹写给白居易的。

    松韵晚骚骚:

    述梦诗四十韵

    李德裕

    赋命诚非薄,良时幸已遭。君当尧舜日,官接凤凰曹。

    目睇烟霄阔,心惊羽翼高。椅梧连鹤禁,壀堄接龙韬。

    我后怜词客,吾僚并隽髦。著书同陆贾,待诏比王褒。

    重价连悬璧,英词淬宝刀。泉流初落涧,露滴更濡毫。

    赤豹欣来献,彤弓喜暂櫜。非烟含瑞气,驯雉洁霜毛。

    静室便幽独,虚楼散郁陶。花光晨艳艳,松韵晚骚骚。

    画壁看飞鹤,仙图见巨鳌。倚檐阴药树,落格蔓蒲桃。

    荷静蓬池鲙,冰寒郢水醪。荔枝来自远,卢橘赐仍叨。

    麝气随兰泽,霜华入杏膏。恩光惟觉重,携挈未为劳。

    夕阅梨园骑,宵闻禁仗獒。扇回交彩翟,雕起飏银绦。

    辔待袁丝揽,书期蜀客操。尽规常謇謇,退食尚忉忉。

    龟顾垂金钮,鸾飞曳锦袍。御沟杨柳弱,天厩骕骦豪。

    屡换青春直,闲随上苑遨。烟低行殿竹,风拆绕墙桃。

    聚散俄成昔,悲愁益自熬。每怀仙驾远,更望茂陵号。

    地接三茅岭,川迎伍子涛。花迷瓜步暗,石固蒜山牢。

    兰野凝香管,梅洲动翠篙。泉鱼惊彩妓,溪鸟避干旄。

    感旧心犹绝,思归首更搔。无聊燃蜜炬,谁复劝金舠。

    岚气朝生栋,城阴夜入濠。望烟归海峤,送雁渡江皋。

    宛马嘶寒枥,吴钩在锦弢。未能追狡兔,空觉长黄蒿。

    水国逾千里,风帆过万艘。阅川终古恨,惟见暮滔滔。

    爱竹啸名园: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李白

    王子耽玄言,

    贤豪多在门。

    好鹅寻道士,

    爱竹啸名园。

    树色老荒苑, ( 老一作秀 )

    池光荡华轩。

    此堂见明月,

    更忆陆平原。

    扫拭青玉簟,

    为余置金尊。

    醉罢欲归去, ( 罢一作后 )

    花枝宿鸟喧。

    何时复来此,

    再得洗嚣烦。

    刘曾梦中见:

    晚归有感

    白居易

    朝吊李家孤,暮问崔家疾。

    [时李十一侍郎诸子尚居忧,崔二十二员外三年卧病。]

    回马独归来,低眉心郁郁。

    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

    如何十年间,零落三无一。

    刘曾梦中见,元向花前失。

    [刘三十二校书没后,尝梦见之,元八少尹,今春樱桃

    花时长逝)。]

    渐老与谁游,春城好风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