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魏体唐诗作品欣赏

    1. 颜体书法作品欣赏楷书古诗

    楷书,代表人物颜真卿。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

    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坚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

    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

    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

    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

    兹分别简介如后: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

    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

    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

    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2. 带魏字的古诗词

    有“魏”字的古诗有: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咏史》年代: 魏晋 作者: 左思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年代: 唐 作者: 杜甫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年代: 唐 作者: 韦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北戴河》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应须是,魏徵妩媚,夷甫太鲜明。

    《满庭芳·一阵轻香》年代: 宋 作者: 葛立方槐阴下,深惭房魏,那敢作封彝。《满庭芳·蝴蝶梦魂》年代: 宋 作者: 洪适魏徵嘻笑封德彝,生亦岂责绛灌知。

    《读书》年代: 宋 作者: 陆游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望岳》年代: 唐 作者: 杜甫定知今夜游仙梦,不落西京姚魏家。《鹧鸪天·闲去街头赏大花》年代: 宋 作者: 陈造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浣溪沙》《朝中措·洛阳常见画图中》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魏紫姚黄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毛滂《咏怀》年代: 魏晋 作者: 阮籍。

    3. 中国“现代魏体书法”创始人、著名书法家王文一行在金寨参观革命烈

    书法上没有“魏体字”的说法,只有“”魏碑字体。

    关于魏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极有名的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及《张玄墓志》,已开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清代中期倡导“尊碑抑帖”,冲破“馆阁体”的束缚,碑学兴起,书风为之一变。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有许多摩崖石刻,并不是先行书丹上石,而是直接在石面上雕凿的,临写时要注意不使刀痕夸张,免生习气。

    一般公认魏碑字体的创造者是郑道昭。郑道昭(公元?-516年),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北魏开封(今属河南)人。累官至秘书监、荧阳邑中正,先后出任光州和青州刺史。他“少而好学,综览群书,好为诗赋。”对书法颇有研究。郑道昭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化的年代,文字和书法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地由汉隶向楷书演变,并且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魏碑”体。

    魏体唐诗作品欣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