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之路怎么走

    1. 唐诗之最:最难走的路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 如果将"浙东唐诗之路"开辟为一条旅游线路,你认为应该怎样去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绍兴学者从《全唐诗》和有关方志中发现,到过浙东的唐代诗人为278位,占《全唐诗》收载诗人总数2200位的13%,他们所写并留传至今的浙东唐诗有1500多首,从而提出“浙东唐诗之路”这一命题。据介绍,这条路是由浙东运河西段、曹娥江、剡溪构成的,总长约190公里,起点在钱塘江南岸西兴,终点在剡溪发源地天台。

    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些唐代诗人的行踪和他们所留下的诗篇进行分类,再对照一下所处的实地方位,可以发现许多诗与命题中的“浙东唐诗之路”这条线路并不吻合,也就是说,这1500多首诗大多数并不产生于这一条线路。诗人们向往的地方和吟咏对象除了风光迷人的镜湖外,更多的是镜湖源头之一的若耶溪,令人如在镜中游的山阴道,佛门重地云门寺以及属于会稽山区的秦望山、射的山、石帆山、樵风泾、禹穴,还有西施遗迹、秦皇遗迹等。这些名胜景点都不在190公里长的水路上,而且吟咏这些名胜景点的诗篇又是浙东唐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部分。

    若耶溪是一条与剡溪平行,不相连通的江溪,从市东侧向南,一直伸入到平水以南山区,樵风泾、云门寺等著名景点名胜均在其上游,这里距从浙东运河到曹娥江再到天台山的线路相去甚远。大量与若耶、云门、樵风有关的诗篇是浙东唐诗中最有知名度,最令人注目的部分,先后被收入包括《唐诗三百首》在内的各种选本。所以,若耶溪真正称得上是一条诗溪。

    要说浙东唐诗繁荣的原因,一是地方富庶。经济是带动文化繁荣的一个因素,像方干等长期住在镜湖,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在云门山下仿兰亭雅集,撰有《三月上已祓禊序》。被誉为唐代浙东诗坛领袖的严维,在这里与诗人们联诗唱酬。元和元年(806)浙东观察使杨於凌及僚属等人在昌园精舍举行诗会等。二是由于当时名人受客观支配来到越州居住。如贺知章是从朝中离任后回到家乡,宋之问、元稹是朝廷让他到这里来任职。他们的到来,使镜湖一带增加了文学色彩,带动了诗歌的兴旺。像李白来越,就有寻访贺知章故迹的因素;白居易到越地与元稹相会,有时用竹筒传诗,不仅增加了浙东唐诗的数量,而且成为诗坛佳话。三是越地有禹会天下诸侯的传说,有勾践生聚教训,西施采薪浣纱,秦皇南巡立碑,司马迁上会稽探禹穴,王羲之兰亭雅集,这些史事古迹在唐诗中都有所反映。四是由于镜湖及周边有闻名天下的山水风光,尤其是这里的山水风光中含有丰富厚重的人文历史,东汉、六朝时期曾有许多逸事趣闻。如朝南暮北的樵风;庞眉白发的老人从耶溪山谷出来,送大钱于刘宠等等。《水经注》对镜湖及周边有大篇记载,这是剡溪和天台所不能比的。

    当然,剡溪、天台自有其诱人风光与人文历史,但来浙东的诗人,其大本营毕竟在镜湖及郡城周围,镜湖对于诗人来说不是一条供通行的道路,而是一个目的地,剡溪则是一条旅游线路,是镜湖的延伸。因而对于唐诗来说,浙东是一处整体地域,不是一条线路,278位诗人和1500多首诗不是系在这条190公里的路上,而是分布在整个越地,或者说是分布在浙东这片土地上,分布的重心是镜湖四周。当然,“浙东唐诗之路”这个名称会沿用下去,并不断发挥它的作用,但对相关的一些区域来说,还需从自己的角度去发掘、整理文化资源,以更加贴切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包括提出新的命题,来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

    3. 求唐诗之路所有的诗和注解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的诗句。

    唐时的浙东,经济与文化十分繁荣,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浙东籍的诗人有贺知章、秦系、罗虬、严维、灵澈等,李白等诗坛杰出人物,亦不远万里慕名来浙东游览,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从而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唐诗之路”。

    所谓“唐诗之路”,指的是古代剡中(今浙江新昌、嵊县一带)一条唐代诗人往来比较频繁,对唐诗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旅游风景线。自绍兴古镜湖、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

    溯源至石梁而登天台山,这是晋唐以来文人墨客好游的一条古道。 《世说新语》中说这里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其上,若云兴霞蔚”。

    据统计,在全唐诗收入的2200余位诗人中,有312位诗人游览过这条风景线,他们中多数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人物,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刘长卿、元稹、贯休等。 他们或逆水而上,或顺流而下,携酒扬帆,击节高歌,对沿途风光吟咏不绝。

    这条古道何以赢得诗人青睐? 原来,浙东会稽、天台、四明三大名山在此盘结,其间百溪清流环绕,奔腾有声,汇聚为剡溪,两岸风光如画。 古人畅游以水路为主,水尽则登山而歌,而剡溪乃登天台山必经之路。

    天台山上又有著名的石梁飞瀑,诗人纷至沓来。

    4. 浙东唐诗之路诗人写作的诗歌特点

    写作特点

    《浙东唐诗之路》共收集了41个在唐代诗人诗中提及到过的浙东景点,共收集相关诗歌207首。每个地名景点作为一个小序列,下面是具体的地名详解,诗歌以及相应的诗歌点评。

    首先,是本书思想内容的地方特色性。这种特色性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选材的地方性。本书中辑录了大量浙东尤其是以越地为主的山水文化景观,例如越中,越州州治,镜湖,龟山,贺知章故居,兰亭,会稽山,若耶溪,曹娥江,小舜江,剡溪,金庭山,天姥山等具有代表性的越地景观。这些景观为唐代的迁客骚人提供了大量的诗歌创作题材与灵感,为唐诗之路的诞生与形成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是诗歌择取的地方性。例如在本书中李白的《送王屋山魏万还王屋》中的诗句:“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其中诗里所提到的“会稽”,“耶溪”,“曹娥碑”,“天台山”,“四明山”不正是浙东地域景观的代表吗?作者富有选择性地去挑选一大批具有典型乡土文化意义的诗歌作为本书内容的主题,有力地说明了浙东唐诗之路上唐诗的数量之多。

    其次,是本书在编排上的合理性。本书的基本编排结构是以序言,前言和正文三部分组成。目录是以一个个浙东山水景观或地名为主题,然后下辖若干首赞咏这个风景的唐诗编排而成。而最具特色的是正文的编排。首先,作者在每个地名的后面会写一些对这个地名的详解,之后是相关诗人的简介,再是对诗歌相关字句的注释,最后是对全诗的点评。例如,在写剡溪时,就先对剡溪作介绍:“剡溪为曹娥江上流···剡溪为越中胜地,即为剡中,位于嵊县,不但有水,而且有山···”接下来就是对咏剡溪的诗人的简介,如“丁仙芝,一作丁先芝,润州曲阿人。玄宗开元13年进士···”再次是丁的诗作《剡溪馆闻笛》,之后又是对诗的注释:“羌笛:一种吹奏笛,原出古羌族。”最后,是对诗的点评。所以,这样的布局编排方式,能让读者在很好的把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之余,又可以了解一些浙东景观文化。

    再次,是本书对唐诗研究者具有参考性。对于浙东唐诗之路的研究,应当是以具体的作品为根本研究依据的。本书收集的唐诗数量丰富,且又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性,注释比较全面,可以为广大的唐诗之路研究者提供可信的研究资料,对今后弘扬地方本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本书中既有许多唐诗研究者所普遍研究过的著名诗人如杜甫,李白的,孟浩然等的诗作,亦有大量不是很有名却很值得研究的诗人,如王涯,朱放等等,无疑为唐诗研究者拓宽了研究的领域与渠道。

    先生的《浙东唐诗之路》,是继先生《剡溪是唐诗之路》一文后的又一经典著作。在感叹先生热爱乡土的精神与弘扬地方乡邦文献的同时,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文理学院的学生对于如何立足本土文化,并不断传承发扬本土文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作为一项本土文化研究,更应该引起读者的重视。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小到韩流,好莱坞对青少年的冲击;大到韩国“抢走”端午节的文化遗产,是否应该值得去深刻反思?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精华的唐诗,更应当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那么,《浙东唐诗之路》就又对唐诗之路的进一步发展探究夯实了基础。

    5.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以及读图的能力,还考查了仿写的知识,阅读材料一,根据“这条路线自绍兴镜湖向南经曹娥江至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的沃江、天姥,最后至天台山,全长约200 公里,贯穿浙江东部”,再读图,找出楠溪江的路线,进行说明即可.(2)悲痛考查对此材料信息的概括,阅读两则材料,根据“浙东的水平静而不阻滞,滩有急流而不汹涌,给人以舒畅的韵律感,尤其适于乘船游览”“浙江山水的尺度刚刚好,山水缠绕,百转千回,正对应着诗歌的起承转合,正是这自成一格的山水,抚慰了那些从中原地区贬谪至此的诗人”,可以概括解答.(3)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以及对诗句含义的理解,阅读材料二,根据“这些只能是由河流和舟楫牵引出来的景观”分析,再看所给诗句,“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是在河流上所见景致,而“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是写高山,所以排除CD;“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是说峡江急流的吼声像雷霆在轰击,翠树苍藤笼罩的烟雾使日月为之发昏,不符合材料景观,所以选择B.故选B.(4)本题考查对唐诗的历史以及古诗文的意思的理解,唐诗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看选项可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最恰当.故选C.答案:(1).示例:楠溪江从括苍山流出,逶迤南下,经岩头镇、九丈滩、永嘉,最后汇入瓯江,全长145 公里.评分:4 分.起点、流经地点、终点、全长各1 分.(2).①山环水绕,景色秀美;②没有险峻的高山,水不急不缓,适于游览.(3).B(4).C。

    唐诗之路怎么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