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1. 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

    七言律诗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2.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①。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②。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③。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④。 [大意]: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明妃:即王嫱(qiáng),字昭君,汉元帝时宫女。西晋时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妃。

    村:指王嫱生长的乡村。 ②去:离开。

    紫台:紫宫,皇帝所居的宫殿,这里指汉宫。连:这里是连姻的意思。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这里指匈奴所在地。青冢(zhǒng):指王嫱的坟墓。

    向黄昏:指王嫱死后凄凉冷落。 ③省识:指约略地看。

    环佩:指妇女环镯一类装饰物,这里指昭君。“环佩”句说昭君死于匈奴,怀念故土,但不得归汉,只有魂在月夜归来。

    ④曲中论:乐曲中抒发感情。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首诗咏昭君。

    开头描绘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用一个“赴”字写出丛聚在三峡一带的山岭,势若奔驰的生动姿态,很有气势。随即感叹王嫱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第三、四句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第五、六句先讲汉元帝的昏庸,后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这里用一个“空”字,以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最后两句以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收束全诗。

    诗写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3. 杜甫的诗,咏怀古迹五首,求答案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李商隐: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八岁偷照镜, 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 材笑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 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 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 背面秋千下。 【无题】 对影闻声已可怜, 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 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 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 绣被焚香独自眠。 【无题】 七夕来时先有期, 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 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 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 莫道人间总不知。 【无题】 闻道阎门萼绿华, 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 偷看吴王苑内花。 【无题】 水精如意玉连环, 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 断肠声里唱阳关。 【无题】 白日相思可奈何, 严城清夜断经过。

    只知解道春来瘦, 不道春来独自多。 【无题】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无题】 东南日出照高楼, 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 不知供得几多愁? 【无题】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无题-1 万里风波一叶舟, 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 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 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 怀古思乡共白头。

    无题-2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断蓬。

    无题-3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4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5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无题-6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哦~。

    4.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①。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②。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③。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④。

    [大意]: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明妃:即王嫱(qiáng),字昭君,汉元帝时宫女。西晋时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妃。村:指王嫱生长的乡村。

    ②去:离开。紫台:紫宫,皇帝所居的宫殿,这里指汉宫。连:这里是连姻的意思。朔漠:北方沙漠之地,这里指匈奴所在地。青冢(zhǒng):指王嫱的坟墓。向黄昏:指王嫱死后凄凉冷落。

    ③省识:指约略地看。环佩:指妇女环镯一类装饰物,这里指昭君。“环佩”句说昭君死于匈奴,怀念故土,但不得归汉,只有魂在月夜归来。

    ④曲中论:乐曲中抒发感情。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首诗咏昭君。开头描绘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用一个“赴”字写出丛聚在三峡一带的山岭,势若奔驰的生动姿态,很有气势。随即感叹王嫱人逝村存,点出题意。第三、四句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第五、六句先讲汉元帝的昏庸,后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这里用一个“空”字,以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最后两句以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收束全诗。诗写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杜甫赏析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

    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

    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

    “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

    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

    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

    “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

    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

    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

    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

    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

    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

    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6.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讲解,翻译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7.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杜甫赏析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这首诗咏昭君。开头描绘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用一个“赴”字写出丛聚在三峡一带的山岭,势若奔驰的生动姿态,很有气势。随即感叹王嫱人逝村存,点出题意。第三、四句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第五、六句先讲汉元帝的昏庸,后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这里用一个“空”字,以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最后两句以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收束全诗。诗写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