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三百首写三篇读后感
1.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作文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很多本书,最喜欢的当然是《唐诗三百首》了。
他虽然没有童话书读起来饶有兴趣;没有科幻书读起来那样惊险刺激;没有历史书那样精彩;却蕴含着中国古代诗人的心血和思想感情。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
有唐一代,优秀诗人大批涌现,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成为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唐代的诗人们,如果伤心失意了,会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然后哂然一笑,便心情好起来了。
如果曾经大受挫折,后来又东山再起,会说:“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潇洒豪迈之情溢于言表。如果压力太大,被人排挤,会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如果看不惯有些人眼高手低,妄自尊大,会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这些诗句,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又是多么适用!正是这古今相通的人性,使得唐诗虽然和我们相隔了一千余年的距离,却仍然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让我们自他们的诗中找到一种寄托,一种鼓励。
然而,毕竟是相隔了千年的时空距离,是我读起来,由于语言与时代背景带来的障碍,总还是会觉得有些语言佶屈聱牙。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辉煌的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背后却留下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
这些巨匠大师使唐诗迸发出最壮美的光彩,而盛唐气象,也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像你我一样为他沉醉,被他启发。
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读唐诗吧!点评教师:郄惠淳老师。
2. 《唐诗宋词三百首》读后感
许多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绿水,娇莺戏蝶”的意境中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荡,或是春风飞扬,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阳晚钟,又或许是田园林泉和诗酒流连。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你应该会听到江南淅沥的雨声,看到碧波上泊着的乌蓬船。
青莲居士当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一个是诗仙侠士,一个是爱国不惜生命的伟人,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们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缠绵俏丽中,我又感受到了诗人把这美如画的情景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给我们的是清雅秀丽的余韵。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几句诗,不正是把那种感叹时光无情的悲凉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吗?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把对时光的不舍与感叹融入了这一个个字中。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
它们也许是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叹息;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诗人任思想在伏案挥毫中狂舞,任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在纸上挥洒,留与后世的一代又一代爱国儿女久久瞻仰。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拥有如此丰富、瑰丽的文化感到骄傲,我们现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诗之精华,学词之涵韵,在这些令人浩气长舒的诗句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
A祖咏《终南望馀雪》2009-02-03 相传诗人祖咏,有一年在长安应试,试题为《终南望馀雪》。
此诗为应制诗,按规则一般要写五言六韵十二句,可祖咏只写了这四句就交了卷。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描绘出了终南山雪后的秀美风光。
诗的前两句写终南山的晚冬,岭高雪厚,山川秀美: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山的北坡,山色格外秀美;远远望去,高峻的岭顶上,那些未化的厚厚积雪,似乎是流动着的白云,飘浮在天边。
诗的后两句写雪霁日出,雪光辉映,林色尤美,雪后傍晚的长安城增加了些许寒意: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雪后初晴的阳光,微微地洒在积雪上,银白色的雪光映照得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降临,晚冬的阵阵寒气,向城中袭来,城里的人也觉得傍晚确实有一些寒意了。
祖咏写了四句就交了卷,这一次自然功名无成了。试后,有人问祖咏为什么不按规则写,他说:“意思都说完了。”
意思表达完了,就此搁笔,看来祖咏无疑是做对了。 “终南阴岭秀”,描绘在终南山下的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背坡的秀丽景色。
一个“秀”字,显示出了终南山清雄、俊逸的神采;“积雪浮云端”,既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也写出了雪的深厚;“林表明霁色”,写雪光反射到树林上,给树梢染上了明亮的色彩,这是从正面渲染“余雪”;“城中增暮寒”,意在言外,表现了诗人对城中百姓冷暖的关心,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全诗虽只有四句,却把《终南望余雪》的主题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注释: ①阴岭:山北曰阴。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
②林表:林梢。 ③霁色:雨雪之后的阳光。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
“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
“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
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
“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
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
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
“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
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
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
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王士稹《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B诗李颀诗有感 前曾提及,送人诗要贴人贴事贴情。
李颀《送魏万之京》可资印证: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魏万比李颀晚一辈,正要从洛阳回长安,大抵也没什么要事。因此,李颀送他便只抓住如下几点来写: 一、稍稍遗憾。
二、作为长辈的赠言。 三、“这一回”的节令、地点。
微霜渡河,意象新奇,暗示是在秋天的黄河南岸送别,其情略有苍凉。用字很讲究度。
雁从西北来,人向西北去,故在离愁里觉得雁声不堪忍受。信手拈来,便染上浓浓情感。
想象途中的索寞,特感遗憾。 继续凝想魏万归途,过函谷关、潼关而抵达长安城,凭”催寒”“向晚”四字注入特殊情味:一年容易又秋霜,一天容易又昏黄啊!有这几字,下面两句赠语才不至突兀。
细嚼那赠语,似有过来人自悔的味道。 但这一首还不是李颀最出色的送别。
4. 帮我写一篇《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000左右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么唐诗就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高峰和瑰宝。
唐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那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
可以说《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一种唐诗选本。作为展示唐诗精品之作,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所选的诗体式全面。
五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以及七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乐府,均分门别类地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第二、所选诗的作者不胜枚举。
既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侣、歌女,甚至无名氏等“小家”。 第三、所选的诗琅琅上口,易于成诵。
如《游子吟》(孟郊)、《草》(白居易)、《春晓》(孟浩然)、《静夜思》(李白)、《江雪》(柳宗元)等。这些诗意境优美,咏吟谐和,上至垂暮老人,下到黄发孩提,都能张口吟诵几首这样的千古绝唱。
第四、所选的诗取材广泛,不拘一格。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如杜甫的《望岳》;也有展示田园风情的,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既有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如杜甫的《兵车行》;也有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既有描写归家时的复杂心情,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也有描写君王爱情的悲剧,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市井风情到边塞风光,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本书是应有尽有。
每一首诗出自不同诗人的笔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灯,风雪中的煤炭,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它像老师,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时刻教导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每一首诗都是那样耐人寻味,每一首诗那样含义深刻。
拿起《唐诗三百首》再次细细品读,我发现: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寓言故事,都在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品读书中的古诗,能让一个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让心灵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总之,我觉得《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将唐代诗歌的精华,永远地留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我很感谢这本书的编者,为我们奉献了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粮。
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一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吧!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峰巅,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清人彭定求等所编《全唐诗》共收集有唐一代2200余位诗人的48900多首诗歌。
唐诗的作家上有帝王将相、下有渔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诗坛上不仅涌现了初唐四杰、陈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璀灿的群星,而且升起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位光照千秋的诗坛巨星。唐诗在诗体上日臻完善,以五七言为主,四言、杂言的古体诗、乐府诗乃至律诗、绝句无不具备,许多诗人对近体诗体制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唐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
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派、边塞派、韩孟派、元白派等,风格上呈出雄浑、冲淡、纤禾农、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疏野、清奇、飘逸、旷达等多姿多态之景象,唐诗意象的选择、摄取极为广泛,举凡社会生活、人物内心世界无不涉及,真实记录了有唐一代的社会史实,表达了不同阶层人物的情感和愿望。唐诗以其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开拓,创造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取得了后人难以逾越的艺术成就。
唐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动态的流变过程。明人高木秉的《唐诗品汇》把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是大体符合唐诗发展历程的。
从唐王朝建立到睿宗延和元年618712是初唐时期,这一段也可称作唐诗的徘徊时期。本期诗歌大抵沿袭了齐梁余风,题材狭窄,格调纤弱。
到唐初四杰出,诗风始有所振起。稍后陈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昂力倡汉魏风骨,诗风为之一变;从玄宗开元元年到代宗永泰元年713一765为盛唐时代。
本期名家比肩接踵,诗歌创作如日中天,形成了令后人追慕不已的“盛唐气象”。李白是唐帝国国势鼎盛时期的歌手,杜甫是唐帝国大厦倾覆之际的忧患之士;李白诗歌是青春的颂歌,杜甫诗歌是乱世之悲歌;李白诗歌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
田园山水诗派、边塞诗派和其他诗人一道将盛唐诗坛装扮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代宗大历元年到穆宗长庆四年766—824为中唐时期,大历年间,诗歌创作跌入低谷,大历十才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缺乏雄浑之气。
中唐后期诗坛再度辉煌,元白等人掀起新乐府运动,韩孟诗派刻意求新,柳宗元、刘禹赐、李贺等优秀诗人无不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从敬宗即位到唐末825—907为晚唐时代,大唐帝国日薄西山,诗歌创作亦如同返景入林之残照。
李商隐杜牧为唐诗抹上了最后一层金光。 唐诗之所以如此高度繁荣,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有唐一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思想的自由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宽松环境,与统治者的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好提倡、科举诗赋取士、与中下层士人活跃等因素密不可分。另外,从诗史的内在流变历程看,《诗经》、《楚辞》、。
5. 〈〈唐诗宋词三百首〉〉读后感大全
唐诗宋词三百首读后感
许多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绿水,娇莺戏蝶”的意境中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荡,或是春风飞扬,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阳晚钟,又或许是田园林泉和诗酒流连。
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你应该会听到江南淅沥的雨声,看到碧波上泊着的乌蓬船。青莲居士当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一个是诗仙侠士,一个是爱国不惜生命的伟人,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们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缠绵俏丽中,我又感受到了诗人把这美如画的情景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给我们的是清雅秀丽的余韵。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几句诗,不正是把那种感叹时光无情的悲凉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吗?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把对时光的不舍与感叹融入了这一个个字中。
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它们也许是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叹息;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诗人任思想在伏案挥毫中狂舞,任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在纸上挥洒,留与后世的一代又一代爱国儿女久久瞻仰。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拥有如此丰富、瑰丽的文化感到骄傲,我们现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诗之精华,学词之涵韵,在这些令人浩气长舒的诗句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6. 求一篇写《读古诗三百首》的读后感,要语句优美,富有情感的,例如
读《古诗三百首》有感
古诗充满诗情画意,它能使人的心情变得舒畅无比,也会令人无来由的伤感。我近日反复吟读《古诗三百首》,更深深体会到这些。《古诗三百首》中,我特别喜欢《锄禾》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咏柳》。
我只要读到《锄禾》,就会埋头深思,虽然这是一首简单的古诗。这首普普通通的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背了。每读一次这首诗都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来:在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农田里,有一个戴着草帽的农民在辛勤劳动,汗水直滴到农田里。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头上时不时地发出汗来,汗水直滴到农田里。这可真是“粒粒皆辛苦”啊!这雪白的大米渗透着农农伯伯的汗水和心血。
仅仅是这些吗?我们身上的衣帽鞋袜,我们学习用的笔墨纸砚等。哪一样不是经过工人叔叔们无数次工序生产出来的!无论在何地,我们都要谨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简单的古诗教会了我们节约任何物品。
当我读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我又想起了这样一个场景。每当过中秋节时,我们坐在阳台上望着月亮吃月饼时,我都会想起远在苏州的表姐正在做些什么呢?是不是和我一样,对着寂静`黑乎乎的天空,看着月亮吃月饼呢?我深深地思念着。这可真是《八月十五忆苏州表姐》呀!
读到《咏柳》这首诗时,可想而知,春天已经来临了。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玉石装扮成的一样绿。长长的柳枝像是绿色的丝带在风中飘动。不知道一片片细巧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啊,恰似神奇的剪刀。这是多么恰当的比喻啊!一想到诗中贺知章描绘的柳树,多么美丽啊!实在忍不住发出赞叹。诗真妙啊!诗真奇啊!诗真美啊!
7.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200字左右
A祖咏《终南望馀雪》2009-02-03 相传诗人祖咏,有一年在长安应试,试题为《终南望馀雪》。
此诗为应制诗,按规则一般要写五言六韵十二句,可祖咏只写了这四句就交了卷。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描绘出了终南山雪后的秀美风光。
诗的前两句写终南山的晚冬,岭高雪厚,山川秀美: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山的北坡,山色格外秀美;远远望去,高峻的岭顶上,那些未化的厚厚积雪,似乎是流动着的白云,飘浮在天边。
诗的后两句写雪霁日出,雪光辉映,林色尤美,雪后傍晚的长安城增加了些许寒意: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雪后初晴的阳光,微微地洒在积雪上,银白色的雪光映照得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降临,晚冬的阵阵寒气,向城中袭来,城里的人也觉得傍晚确实有一些寒意了。
祖咏写了四句就交了卷,这一次自然功名无成了。试后,有人问祖咏为什么不按规则写,他说:“意思都说完了。”
意思表达完了,就此搁笔,看来祖咏无疑是做对了。 “终南阴岭秀”,描绘在终南山下的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背坡的秀丽景色。
一个“秀”字,显示出了终南山清雄、俊逸的神采;“积雪浮云端”,既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也写出了雪的深厚;“林表明霁色”,写雪光反射到树林上,给树梢染上了明亮的色彩,这是从正面渲染“余雪”;“城中增暮寒”,意在言外,表现了诗人对城中百姓冷暖的关心,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全诗虽只有四句,却把《终南望余雪》的主题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注释: ①阴岭:山北曰阴。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
②林表:林梢。 ③霁色:雨雪之后的阳光。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
“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
“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
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
“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
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
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
“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
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
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
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王士稹《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B诗李颀诗有感 前曾提及,送人诗要贴人贴事贴情。
李颀《送魏万之京》可资印证: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魏万比李颀晚一辈,正要从洛阳回长安,大抵也没什么要事。因此,李颀送他便只抓住如下几点来写: 一、稍稍遗憾。
二、作为长辈的赠言。 三、“这一回”的节令、地点。
微霜渡河,意象新奇,暗示是在秋天的黄河南岸送别,其情略有苍凉。用字很讲究度。
雁从西北来,人向西北去,故在离愁里觉得雁声不堪忍受。信手拈来,便染上浓浓情感。
想象途中的索寞,特感遗憾。 继续凝想魏万归途,过函谷关、潼关而抵达长安城,凭”催寒”“向晚”四字注入特殊情味:一年容易又秋霜,一天容易又昏黄啊!有这几字,下面两句赠语才不至突兀。
细嚼那赠语,似有过来人自悔的味道。 但这一首还不是李颀最出色的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