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的读法西川pdf

    1. 西川告诉你,唐诗的几种打开方式(唐诗的读法)书评

    作者:林 颐西川是诗人,诗人解诗,别有洞见。

    《唐诗的读法》不着意如何解读唐诗,而是关注当下我们如何读唐诗,或者说,如何学习唐诗、欣赏唐诗。“采用何种态度阅读古文学?”西川提问,“你究竟是把古人供起来读,还是努力把自己当作古人的同代人来读?”西川认为“供起来读”,一种是“以面对永恒的态度来面对古人作品,希冀自己获得熏陶与滋养”,另一种是“为了向别人显摆修养……以确立锦心绣口的形象”,两种态度出发点虽不同,与李贺所说的“寻章摘句老雕虫”则相差不远。

    他更寄望成为古人的同代人,进入古人的创作现场,了解“古人为什么这样做”。诚然这是西川的出发点,只不过,西川理解的“为什么”定然是西川的理解。

    我之所以用这样绕口的表达形式,是为了突出西川的理解里极其强烈的个人特色。它是恣肆的、汪博的,同时也是有些偏激的,甚至匆促的定论。

    最鲜明的,莫过于西川强调的,“诗歌写作在唐朝,是一种类型化的写作”。如何得出这个结论?西川说,“写诗是唐朝文化人的生活方式”。

    一赴宴就写诗?一送别就写诗?一游览就写诗?一高升或一贬官就写诗?不可能有那么多灵感!唐人写诗的技术性秘密源于“随身卷子”,类似于今天好词好句集萃的写作参考书。西川指出了唐诗创作的一种套路。

    然以此推之为“类型化”,是否妥当?什么是“类型化写作”?很难准确定义,一般而言,指向模式化创作,原创性与文学性偏低。我以为,任何体裁的写作都有其模仿或参考的对象或所谓“技术性秘密”,中国古代文学里有大量重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事实。

    唐诗创作有模板无可厚非,并不意味着它是单一的、呆板的,唐诗的万千气象不必我赘言。西川随后补充,写诗当然不仅是套路化的书写动作,它还牵涉到历史、制度、文化风气等因素,尤其与唐朝的科举考试有关。

    西川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对诗歌写作的的重视。西川对李白的心理描绘大约受到了西学的影响,毕竟西川精于现代诗创作与翻译。

    自弗洛伊德以来将精神分析应用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各类学说,早就因其刻板、机械与自以为是而广受批评,西川的解析也没能逃脱藩篱,况且西川并没能充分展开,而是匆匆带过几笔,我们也就权且付之一笑吧。注意力回到有关进士文化的探讨。

    西川有一点讲得明白,他并非要损害中国古典诗歌的尊严,而是要解除现代人所谓“古典情怀”的种种迷思。西川的问题意识带来启发性的思考,思考是突破所有“类型化写作”壁垒的最好途径。

    2. 诗人西川:今天我们该怎样读唐诗

    《孟子·万章下》有语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虽然这本小册子很显然不具备“论其世”的吞吐量,气象万千的大唐图景和辉煌灿烂的唐诗风貌是不可能在这一本《唐诗的读法》里呈现万一的,但好在它至少提示了我们唐诗不该怎么读,或者说仅仅以我们惯常以为的读法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代脱离了文言文和进士文化为背景的条件下,依葫芦画瓢写两首古体诗以抒情,或把诗句当成语,功利地拿来用以显摆,展示的却是一种威信或一种风度,又或是文雅的生活品质。

    就是进入那个时代,“知其人”“论其世”,贴近每一个写作现场,探寻诗歌创作的秘密。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何将历史的归历史,文学的归文学,是需要分辨和警惕的。所以,进入一个时代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遑论处理它了。

    3. 唐诗《晚晴》中的“种”的读音

    晚晴深居俯夹城⑴,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⑵,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⑶,微注小窗明⑷。

    越鸟巢干后⑸,归飞体更轻。[1] 编辑词句注释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⑵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⑶并:更。

    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迥:高远。

    ⑷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⑸越鸟:南方的鸟。

    白话译文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

    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4. 七年级语文上册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第1课时)一、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34个生字、会认20个生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教学本组教材用10课时.二、单元内容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三、重难点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四、课文内容预习10风筝教材简说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设计思路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课文开门见山点明,做风筝和放风筝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风筝显然给童年的“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乐趣可以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11秋天的雨教材简说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设计思路1.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个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总结;前四个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又是这一段的总启,下面分别进行分述,课文的结构非常整齐.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词语的理解.多数词语可以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们读完了这一段,眼前浮现出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五彩缤纷指的是什么意思了.12听听,秋的声音教材简说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设计思路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要求与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不同。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