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

    1. 为什么宋诗主理

    《全宋诗》收入约一万名作者的约二十万首诗作,在这些作品里,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宋诗主理,强调义理思辩,与汉唐的注重章句训诂学风有所不同。其原因何在?

    赵宋王朝结束五代割据,重新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为进一步巩固统治,它以割据混战的事实否定了李唐“儒道并重”的思想,重新认识到“独尊儒术”的重要性。继承并发展了唐代的“儒学革新”,而形成一套体系严密的程朱理学。被称为“道学”或“理学”的这种新儒家思想,为封建制度合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说明,也鼓舞士人勇于承担道德责任,并在自然科学和学术研究方面提倡理性思辩。宋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

    成为思想界之主导者的理学家、道学家极力排斥文学,甚至宣传“作文害道”,激进者如石介(1005-1045)更是视文学为威胁儒家思想之异端。而文学家一般并不反对“道在文先”、“道本文末”的规定,欧阳修(1007-1072)宣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颇具影响的欧苏等文学大家接受了诗歌政治化、道德化、议论化、理趣化的主张。文学的独立性遭到抹煞。宋诗渐已变为“载道”宣理的工具,“率语录讲义之押韵耳”(刘克庄(1187-1269)《跋恕斋诗存稿》)。

    从一个方面看,宋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外有边患危机,内部接连爆发农民起义、军卒暴动,国家财政岌岌可危,局部的、阶段性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接踵而来。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赋予宋代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积极用世的精神。他们一般不再沉迷于政治幻想,而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政治的关心也引导文学关怀政治,出现了文学政治化的倾向。一些人运用诗歌宣传政治主张,议论时事。而一旦仕途受挫,又会以诗歌去书写自己深沉的人生体会。

    为应付严重的内忧外患,宋代地主阶级从事数次政治革新,各种尝试均未奏效。因政见不同而引发的政治斗争却十分激烈,北宋的庆历新政(1043-1045)只推行两年便因其他政治势力的反对而宣告失败,熙宁新政则引发了官僚集团内部新旧党之间的长期争斗,王安石两次被免。南宋有秦桧、岳飞等的和战之争。在政争、党争中,关怀现实的文学也随之成为有力的斗争工具。以诗干政之风一度盛行。著名的“乌台诗案”(1079)即与苏轼(1037-1101)涉嫌批评新法有关。

    另外,宋代城市经济和商业活动的空前繁荣以及四大发明等科技的发展,也使得文人思想渐趋商业化、实用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学的艺术追求。这是宋诗主理的重要经济原因。

    总之,兴盛的唐王朝赋予诗歌感性化、热情澎湃、满目锦绣的形象,而危机四伏的赵宋则只能赋予诗歌理性化、自然平淡、意在言外的形象,也显得更为冷静,更为透脱。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看,唐诗已出现过极盛的局面,而宋诗处在唐诗之后,也只能寻求另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尽管宋诗不无好议论、喜说教、缺乏生动性、形象性等缺陷,但宋诗的总体艺术成就仍高于此后各代。宋诗的挑剔性、排斥性(宋人以为“诗主理,词主情”),客观上促使了宋词的壮大。应该说,宋词才是宋代最璀璨夺目的文学艺术形式。

    2. 为什么宋诗主理

    《全宋诗》收入约一万名作者的约二十万首诗作,在这些作品里,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宋诗主理,强调义理思辩,与汉唐的注重章句训诂学风有所不同。

    其原因何在? 赵宋王朝结束五代割据,重新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为进一步巩固统治,它以割据混战的事实否定了李唐“儒道并重”的思想,重新认识到“独尊儒术”的重要性。

    继承并发展了唐代的“儒学革新”,而形成一套体系严密的程朱理学。被称为“道学”或“理学”的这种新儒家思想,为封建制度合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说明,也鼓舞士人勇于承担道德责任,并在自然科学和学术研究方面提倡理性思辩。

    宋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 成为思想界之主导者的理学家、道学家极力排斥文学,甚至宣传“作文害道”,激进者如石介(1005-1045)更是视文学为威胁儒家思想之异端。

    而文学家一般并不反对“道在文先”、“道本文末”的规定,欧阳修(1007-1072)宣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颇具影响的欧苏等文学大家接受了诗歌政治化、道德化、议论化、理趣化的主张。

    文学的独立性遭到抹煞。宋诗渐已变为“载道”宣理的工具,“率语录讲义之押韵耳”(刘克庄(1187-1269)《跋恕斋诗存稿》)。

    从一个方面看,宋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外有边患危机,内部接连爆发农民起义、军卒暴动,国家财政岌岌可危,局部的、阶段性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接踵而来。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赋予宋代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积极用世的精神。

    他们一般不再沉迷于政治幻想,而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政治的关心也引导文学关怀政治,出现了文学政治化的倾向。

    一些人运用诗歌宣传政治主张,议论时事。而一旦仕途受挫,又会以诗歌去书写自己深沉的人生体会。

    为应付严重的内忧外患,宋代地主阶级从事数次政治革新,各种尝试均未奏效。因政见不同而引发的政治斗争却十分激烈,北宋的庆历新政(1043-1045)只推行两年便因其他政治势力的反对而宣告失败,熙宁新政则引发了官僚集团内部新旧党之间的长期争斗,王安石两次被免。

    南宋有秦桧、岳飞等的和战之争。在政争、党争中,关怀现实的文学也随之成为有力的斗争工具。

    以诗干政之风一度盛行。著名的“乌台诗案”(1079)即与苏轼(1037-1101)涉嫌批评新法有关。

    另外,宋代城市经济和商业活动的空前繁荣以及四大发明等科技的发展,也使得文人思想渐趋商业化、实用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学的艺术追求。这是宋诗主理的重要经济原因。

    总之,兴盛的唐王朝赋予诗歌感性化、热情澎湃、满目锦绣的形象,而危机四伏的赵宋则只能赋予诗歌理性化、自然平淡、意在言外的形象,也显得更为冷静,更为透脱。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看,唐诗已出现过极盛的局面,而宋诗处在唐诗之后,也只能寻求另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尽管宋诗不无好议论、喜说教、缺乏生动性、形象性等缺陷,但宋诗的总体艺术成就仍高于此后各代。宋诗的挑剔性、排斥性(宋人以为“诗主理,词主情”),客观上促使了宋词的壮大。

    应该说,宋词才是宋代最璀璨夺目的文学艺术形式。

    3. 宋代苏轼的“言理”诗有哪些

    苏轼写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哲理诗。

    苏轼写了一首《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很久不被人重视,有人注意了,却是一片斥责声。清代才子、文学批评家纪晓岚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他甚至以质问的口气说:"千古诗集,有此体否?"在纪晓岚看来,没有这种体,当然也不是诗。其实正是这"无此体",看出苏轼的创新精神。

    有一部佛门经书叫《椤严经》,书中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段话很精彩地说明一个哲学道理: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才能成功。苏轼把它妙化入诗,更进一步,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我们再看大家非常熟悉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有新思想,这种思想前人有过,却没有说过,苏轼说出来了。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难。有些人三岁想到的事六十岁也未必做到。由此看来,苏轼这首诗是"以议论入诗"的典范,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这正是苏轼哲理的价值所在,或者说是苏轼的功劳。"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文入诗",因为诗写情,文说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议论入诗",因为不议理不明。自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发难,到清代这七百年间,不少学者批评宋诗"以文入诗,以议论入诗",觉得没有"诗味儿"了,苏轼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哲理诗维护了宋诗。

    我们不妨再看一首《独觉》:

    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独觉",暗指禅语,一语双关。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了然于心,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恬然对待了。

    4. 讲明道理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5. 唐诗与宋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诗中有画”是诗词创作的高境界,也是诗词评论中常用的褒扬之辞。

    这里的诗中这“画”大体上蕴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形体,二是色彩。李清照照词《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面色,又刻划了娇弱的体态。

    用黄花的形色作比,把闰中少妇憔悴、娇弱、病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把“形”与“色”统一于一体,创造了浑然一体的诗词画意。

    本文试图略去诗词中有关形体的刻划,单纯对其色彩加以品评。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诗词中生动的形体刻划影响我们对色彩的品味,另一方面暂时放置“形体”不论,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诗词中有关色彩描绘的丰富内含和艺术魅力。

    一、两类色彩,风格各异。 唐宋时代的诗人十分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并在作品中把这些色彩生动地表现出来。

    他们不像画家那样把色彩直接铺陈在读者面前,而是通过对于色彩的描绘和形容,通过读者的想象,间接地把动人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总观诗人笔下描绘和形容色彩的词,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用以描绘和形容有明确色相的色彩的词。如:赤、红、橙、蓝、紫、黑、白等。

    这类词每一个都表现了明确而固定的色相。不论是单独出现,还是同别的词组成其它语汇,这类词所表现 的色相都有是固定不变的。

    无需依靠上下文义来判断。 例如: 1、“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 2、“朱门酒肉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5、“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6、“霜黄碧梧白鹤。”(杜甫《暮归》) 7、“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8、“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这类描绘色彩的词不论在什么环境中,其色相不变。

    第二类是用以描绘和形容没有固定色相的色彩的词。这类词所描绘的色相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各不相同,要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

    如:青、绿、碧、苍、翠等词。 例如: 1、“青”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不同的色相。

    “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其中青为蓝色;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青为灰蓝色;在“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漫兴》)中青为石绿色;在“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中青为灰绿色;而在“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中青则为黑色。

    2、“碧”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色相也是各不相同。“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明月不归沉碧海”(李白《哭晁卿衡》)“闲来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万里浮云卷碧山”(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这些句子中碧空、碧水、碧山、碧草所描绘的色相各异。

    碧空描写蔚蓝色的天空;碧水形容澄澈的绿水;碧山指的是翠绿的山峦;碧草即是嫩绿的青草。碧字所描绘的具体色彩,只有品味全诗方可领会。

    3、“翠”字在“翠掩重门燕子闲”(郑会《题邸间壁》)中为绿色,而在“燕姬翠黛愁”(杜甫《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中则为浓黑色。 4、“苍”在色相的表现上更为宽泛。

    “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游园不值》)“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高标跨苍穹”(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日暮苍山远”(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寒山转苍翠”(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此五句中苍字所表现 的色相各不相同。 总观上述两类词在诗词中的具体运用,会让人明显地感觉出不同的色彩风格。

    第一类词表现 了明确色相,产生出一种明快、清爽的色彩效果。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强烈的激情。

    红、黄、橙、蓝、紫等每一个词都浸透了诗人的心绪。第二类词与第一类词相比显得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在苍、翠、青等词汇的运用上,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这类词像是寄托了某种弦外之音,造成一种细腻、繁复、微妙的色彩效果,以其丰富的节奏韵律创造了另一种美的境界。

    二、两种手法,各显千秋。 唐宋诗人描绘色彩的手法是各不相同的。

    如同画家用同样的颜料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一样,其手法是丰富多样的。这里把唐宋诗人描绘色彩的典型手法粗略地归纳为两种,并加以简单地分析。

    一是对比调合法。这是唐宋诗人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描绘色彩的手法。

    这种手法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生活中各种色相的个性。根据色相之间的对比程度,我们可以把这种手法归纳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强烈对比,即不同色调的色彩对比。 “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江南绝句》)中“红”对“绿”,“紫蝶黄蜂俱有情”(李商隐《二月二日》)中“黄”对“紫”‘“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中“白”对“青”,这些不同色调的色彩都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又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中莲叶和天色形成一个绿色的调子,而荷花和落日又形成了红色的调。

    6. 唐诗和宋诗的区别和联系

    通常区分唐、宋诗,除了时代概念以外,则还指风格。风格当然与时代有关,不能几械的用时间段来划开;唐诗从韩孟诗派起下启宋调,而宋朝也有传承唐音者,比如宋初的白体和西昆体。就总体而言,唐宋诗风颇有不同,自宋以后直到近代,我国古典诗歌的风格,一般都没有超出过唐、宋诗这两大类的范围。

    《诗词散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这番话说的便是唐、宋诗各自的特色。

    举一个例子说明,比如李白的《洞庭湖》(之一):“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天南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此诗只是写洞庭西望之所见,信手拈来,毫不着力,读来的确是蕴藉空灵,情在景中,这是以韵胜。

    再看黄庭坚的《题郑防画夹》(之一):“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这首诗前三句写的是湖中景致及景色之动人,待到诗人欲买舟一游时,方明白并非真景,原来乃是画。前三句的烘托作势,目的全为闪出最后一句,足见颇费匠心,深折透辟,即以意胜。

    唐诗重韵致,所以大都情景交融,或情寓景中。又如像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这便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讲的“不涉理路,不落言诠”。

    而同是写庐山,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清人赵翼评论道:“庐山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

    的确,本诗与李白诗相比,意思较为深刻,以气骨见长;但情辞之丰腴则有所不如了。苏轼此诗的意义还不仅于此,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而这也是宋诗的特色之一,即富于理趣。

    至于富理趣,唐诗中本有,像王维的《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诗人只是叙事写景,松风山月、解带弹琴,均可资以悟道。最后以不答作答,耐人寻味。理寓于景,意在言外,这是唐诗说理的特色。

    而宋诗说理的特色,则可以照看黄庭坚的《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乐园二首》(之一):“万事同一机,多虑即禅病。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莲花出淤泥,可见嗔喜性。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相对上一首而言,二诗其实含义相同,但黄诗在写法上较为曲折,说理更加透辟;只不过言尽句中,论到含蓄则有所不如了。

    在说理诗上唐、宋诗各有各的特色,写景诗亦然。再如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北风卷地百草折),虽然极尽描摹之能事,但款款道来,数换韵脚以作停顿,步骤合拍。宋诗中例苏轼的《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效仿韩愈《送石处士序》中的比喻手法,一气呵成,使人应接不暇;且中间不换韵脚,大有直下之势。诗的优美与文的流畅兼有,写作技巧可说比岑诗有进步,但不免失之急迫,没有唐诗的雍容之态。

    宋诗不仅在章法上,在音调上也一改旧观,多挺拔瘦劲,以黄庭坚诗为代表,与唐诗的浑雅之音迥异。此外,严羽曾指摘黄庭坚和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实际这也正是宋诗区别于唐诗之处,是宋诗的一大特点。

    宋人既求新求变,于是天地万物、嬉笑怒骂皆入文章,独辟蹊径。而唐诗中香草美人、男女情辞,在宋诗中却很少能见到;这主要是唐末出现并在宋代发展起来的词,其体裁形式适于言情,故宋人的这类情感大多转注到了词中。

    唐、宋诗的孰优孰劣历来纷争不止,褒贬取舍因人而异。宋诗的长处在于技法上较唐诗有所进步,以及题材的扩大,不过文学技巧越是进步,天籁自然越失,难免露出斧凿之痕,失却雍容浑厚之美,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而与此同时,若一味求新求变、求深求险,一但无新意所得,只好留意于字句之间,舍本逐末,便有损诗境,因辞害意。而宋诗不及唐诗之处也正在于此。

    就文学的发展而言,贵独创而不贵拘泥,宋诗人在唐诗已然兴盛至斯的情况下,难以为继;穷则思变,于是开辟新境,涉足唐人未到之处,另创一格与唐诗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元明之后,诗尽管也有所变化,却均越不出这两大派的藩篱。

    7. 苏轼诗中的哲理哪些诗

    轼写了一首《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很久不被人重视,有人注意了,却是一片斥责声。

    清代才子、文学批评家纪晓岚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 "他甚至以质问的口气说:"千古诗集,有此体否?"在纪晓岚看来,没有这种体,当然也不是诗。

    其实正是这"无此体",看出苏轼的创新精神。 有一部佛门经书叫《椤严经》,书中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这段话很精彩地说明一个哲学道理: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才能成功。 苏轼把它妙化入诗,更进一步,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

    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我们再看大家非常熟悉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有新思想,这种思想前人有过,却没有说过,苏轼说出来了。

    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难。有些人三岁想到的事六十岁也未必做到。

    由此看来,苏轼这首诗是"以议论入诗"的典范,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这正是苏轼哲理的价值所在,或者说是苏轼的功劳。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文入诗",因为诗写情,文说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议论入诗",因为不议理不明。自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发难,到清代这七百年间,不少学者批评宋诗"以文入诗,以议论入诗",觉得没有"诗味儿"了,苏轼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哲理诗维护了宋诗。

    我们不妨再看一首《独觉》: 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独觉",暗指禅语,一语双关。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了然于心,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恬然对待了。

    到此,让我们抄录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知你能否理解?。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