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字帖80首
1. 谁能给我出一些关于小学必背古诗80首的题呀
1、《咏鹅》是谁写的? 2、《秋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登鹳雀楼》说明了一种怎样的道理? 4、用“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一篇作文。
5、写一首关于风的诗。 6、《竹石》说明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7、《七步诗》是谁写的?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 8、写出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9、写出一首赞颂母亲的诗。 10、写出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11、写出一首关于夏天的诗。 12、写出一首关于秋天的诗。
13、写出一首关于冬天的诗。 14、仿写《忆江南》。
15、在80首古诗里,李白写了几首诗? 16、《梅花》的作者是谁? 17、写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意思。 1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反问句吗?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是什么意思? 20、写出一首关于劳动辛苦、爱惜粮食的古诗。 我是想破脑袋才凑够的,希望你能采纳~。
2. 田英章楷书古诗七律诗
杜甫之七言绝句,现存107首,约占其诗作全集十分之一,选取其中几首。
【少年行两首】
其一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其二
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绝句四首】
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 题都城南庄 集字古诗字帖
题都城南庄
朝代:唐朝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是否真有此“本事”,颇可怀疑。也许竟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两点似可肯定:一、这诗是有情节性的;二、上述“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是有帮助的。
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有那么一回事,就应该承认诗人确实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起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这一点,孟棨的《本事诗》可能正是这样做的,后来的戏曲(如《人面桃花》)则作了更多的发挥。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柯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本事诗》中所载的遇合故事,但却可能有过这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4. 《唐诗百首硬笔字帖》的作者之一卢前是哪里人
卢前 ( 1926- -)
男,汉族,浙江余姚人,1926年7月生。自幼嗜好书法,1946年赴香港师从余雪曼,1953年回上海从事书法教育工作。学书从王羲之《壮亭序》入手,后倾心于魏碑兼攻隶、行、草书。碑写意,所作浑穆古拙,气象峥嵘,行、草书则以"二王"为本,掺以张芝、怀素笔意,遒劲雄放。著有函授教材《王羲之钢笔字帖》《颜真卿钢笔字帖》《陆柬之钢笔字帖》等十余种。出版《王羲之兰亭选帖》《汉曹全碑选字帖》《六朝墓志.王元思选字帖》和《小学生写字系列训练》等。现为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画篆刻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