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九月九日即事作者李白

    1. <<九月九日即事>> 李白 要全诗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 昨天刚登完龙山,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扩展资料: 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

    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借叹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此诗语虽平淡,内涵却十分深沉。

    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2. <<九月九日即事>> 李白 要全诗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

    昨天刚登完龙山,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扩展资料:

    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

    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借叹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此诗语虽平淡,内涵却十分深沉。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3. 李白的诗九月九日记事

    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赏析

    本与《九日龙山饮》,同作于当涂。

    《岁时广记》卷三五引《岁时杂记》:“都城士庶,多于重九后一日再集宴赏,号小重阳。”王本注:“菊以两遇宴饮,两遭采掇,故有太苦之言。”

    朱本注云:“九日登高而采菊者,重阳之故事也。十日而复登焉,似乎两重阳矣。菊花再折,何太苦邪?菊非有所苦也,白诗善谑,体物悉情,化无为有,后世遂以为名言。诗人风流,千古一人也。”

    严评本云:“摘苍耳何其趣,苦菊花何其颓,岂仙官之典亦为逐败耶。”严评本载明人批:“此亦是乱道派。”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诗的格调情趣完全相同,把李白豪迈之气差不多洗脱干净了。简单二十个字,不仅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两次大蹭蹬的——赐金还山与长流夜郎。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语甚平淡,而意却深远,好像在对自己唱安眠歌了。”

    4. 李白的诗九月九日记事

    九月十日即事作者: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赏析本与《九日龙山饮》,同作于当涂。《岁时广记》卷三五引《岁时杂记》:“都城士庶,多于重九后一日再集宴赏,号小重阳。”

    王本注:“菊以两遇宴饮,两遭采掇,故有太苦之言。”朱本注云:“九日登高而采菊者,重阳之故事也。

    十日而复登焉,似乎两重阳矣。菊花再折,何太苦邪?菊非有所苦也,白诗善谑,体物悉情,化无为有,后世遂以为名言。

    诗人风流,千古一人也。”严评本云:“摘苍耳何其趣,苦菊花何其颓,岂仙官之典亦为逐败耶。”

    严评本载明人批:“此亦是乱道派。”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诗的格调情趣完全相同,把李白豪迈之气差不多洗脱干净了。

    简单二十个字,不仅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两次大蹭蹬的——赐金还山与长流夜郎。

    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语甚平淡,而意却深远,好像在对自己唱安眠歌了。”

    5. 李白的诗《九月十日即事》的背景谁知道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很有巧合,其实今天才知昨日是重阳,也不记得李白这首《九月十日记事》。在脑子里只知道这么两句而已,恰巧昨日无意二登贵妃梁,看落日群山,今又与友对酌畅饮。便借的太白这首把豪迈之气洗的一干二净诗名为题记叙。

    本来也是,在这重阳,登高望,秋风瑟瑟,思愁,乡愁,情愁满山,连绵不绝。脚在高山之上也在落叶之上,厚厚的一年年的叶,载着生命的故事沉积在大山的寂寞里,只在脚踩过的时候微弱简单的“沙沙”,诉说曾有的生命故事中的爱恨情仇,终归与土。

    或坐,或躺,在贵妃梁上,我看到的决不是那个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贵妃而是天真浪漫的小玉环,在那梁、那瀑、那洞、那石山玩着泥巴,和山花一样笑容的小女孩。肆意的在这高岭深沟小便的女孩。我很不喜欢当地人把这里的沟沟壑壑冠以贵妃的名号,山只是山,那个遥远的在山中玩耍的女孩子也不是什么贵妃,她只是她,一个叫做玉环的女孩。

    与朋友对饮,朋友说我心态好,我不以为意,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一个女人叫玉环的时候心态想坏也坏不到那去,高岭深处人家,抬眼茫茫林海,过着简单而淳朴的生活,贵妃梁黄花正艳就没有羞意。一旦成了贵妃又如何能好?一片江河,潮起潮落,爱不能爱,情不能达。菊花不野,亭台楼阁的花园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自然需得一份女儿羞涩。长此以往,哪里还能来的好心态。自觉的还是凡人做凡事自然一片凡心好。

    九九登高,看日渐落群岭,红彤彤金灿灿,不由得想起我爱恋着的那片土地。在陕北此时该是收割的季节了, “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白天收割、打场后的人们。在月上树梢时,享用一大碗荞面熬羊肉后,夜里登山,点几堆火,聊半夜天,分享收获的喜悦,许多人都会摘几把野菊花带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菊花须插满头归”,我没有杜牧的余恨,不想辜负的是和他一样的登高,归来后恰有有人来访,与友畅怀,酩酊大醉。适逢周末又游山玩水,复又酣醉,痛快。只是不知恰恰逢了登高山喝花酒的风俗。

    6. 解析唐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赠汪伦》谢谢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1], 遍插茱萸少一人[2]。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

    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

    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

    “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

    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

    “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

    《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

    “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

    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

    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

    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

    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注释 [1]登高:传说晋人桓景从仙人费长房学道,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桓景依言登高,果然避免了灾祸。后遂以九日登高为习俗。

    [2]茱萸(yu予):一名越椒,又称吴萸,芳香植物。古人以九月九日为上九,又叫重阳节。

    这时茱萸之实气味香浓,色赤似椒子,相传折来插在头上可以避秽恶之气和抵御寒冷。

    7. 李白重阳节诗句

    九月十日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日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九日龙山饮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8. 古诗词九月九日登山

    九日登山

    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1、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9. 问: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唐诗九月九日即事作者李白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