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香客东山上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宿云门寺阁(唐)孙逖香阁东山下,烟花

    【小题1】全诗写了寺外之景、寺内之景和梦中之景。

    (1分)诗中先描绘云门寺的周围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幽静;随后写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及卧床环顾的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高远与古老。(2分)最后描写凌空遨游的梦境,营造了朦胧恍惚、似有若无的境界。

    (1分)(如果从“现实之景''和“梦中之景”两个角度回答也可)【小题1】写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 (1分)写“悬灯”可以烛照千山夜色,写“卷幔”可以看到(想象)“五湖秋色”;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放笔天地,万物无所隐藏,如此壮美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宽阔胸怀。

    (3分,分析恰当即可) 【小题1】东山下、画壁、梦,这些意象可显示出作者描写了三个场景,答题时要结合诗句用描述性的语言逐一描绘。 基本思路:描绘了什么景,写出了景物的何种特点,或营造了什么意境。

    【小题1】千嶂和五湖是多么大的空间呀,诗人在斗室中却能放眼广阔的天地,描绘美好的景色,可见其胸怀之大。答题时可先概括诗人的胸怀是宽阔的。

    然后再举例说明,并点出作者放眼天地,胸藏五湖。 关键词是宽阔的胸怀。

    【参考赏析】云门寺阁坐落在云门山下,繁花盛开如烟如雾,但却有一种超脱尘俗的幽静。到了晚上,悬挂的灯火照映着群山,卷起窗幔,映入眼帘的是如太湖秋水般的夜色。

    画壁上还留存着鸿雁的痕迹,天上的繁星彷佛停留在纱窗上。 这样的景致让人更加怀疑通往天庭的路就在附近,果不然,当天夜里就做了一个跟白云一起遨游天际的梦。

    云门寺在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云门山(又名东山)上,晋安帝时建,梁代处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里栖隐过。此寺是当时一个有名的隐居之地。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一、二句以写意的笔法,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

    首句点出云门寺的所在,次句写出寺的环境氛围。“香阁”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点。

    寺阁坐落在东山下,那儿地势高,云雾缭绕。时近傍晚,山花笼上了一层苍茫的暮色,似在烟霭之中。

    “象外”,是物象之外的意思。用“象外”去形容“幽”,是说其幽无比,超尘拔俗。

    一座幽静的佛寺便在邈远天际淡淡化出。两句于写景之中兼寓叙事:云门寺尚在远方,诗人此时还在投宿途中。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三、四句所写,是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

    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悬灯”、“卷幔”正是入夜时初到宿处的情状:点燃宿处油灯,卷起久垂的帷帘,观赏起窗外的夜色。

    诗人借悬灯写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写出想象中所见浩淼的五湖(太湖的别名)。山与水对比,纵与横映衬,意境极为优美。

    其实,在茫茫夜色中,任你卷起窗帘或借助于所悬之灯,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这纯属想象之辞。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兴遄飞,放笔天地,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显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

    而且,这两句诗并非泛泛的写景抒情之笔。诗人以“悬灯”、“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与“夕”点出节令与时间,并以“千嶂”、“五湖”的高远气象表明所宿处的云门山寺的势派。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五六两句,紧承“悬灯”和“卷幔”,写卧床环顾时所见。

    看来,这时诗人已经睡下,但一时还未成眠,便游目室内与窗外:墙上,因为年深日久,壁画的大部分已经剥落,只见到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闪烁的群星象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临近。 画壁黯淡,足见佛寺之古老,正与诗人此时睡意昏昏的状态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闪烁,象是引诱着诗人进入梦乡。

    两句分别写出云门寺“高”与“古”的特色。“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最后两句写入梦后的情景。终于,诗人坠入了沉沉的梦乡:“更疑”句直承“纱窗”句,因有斗牛临窗的情景,才引出云门寺地势高峻、犹如与天相近的联想,因而在夜间竟做起驾着白云凌空遨游的梦来。

    “疑”字用疑似的口气将似有若无的境界说出,朦胧恍惚,真有梦境之感。全诗八句,紧扣诗题,丝丝入扣,密合无间。

    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叙述赴寺、入阁、睡下、入梦,写足“宿”字。又以空间为序,先从远处写全景,再从阁内写外景,最后写阁内所见;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环环相衔,首尾圆合,写尽云门寺的“高”与“古”。

    艺术结构高超,处处都见匠心。

    2. 诗经·东山的诗词鉴赏

    这是一篇分为四章的长诗。

    我们在通过名物训诂,也就是解决了字、词、句之后,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思想内容,然后看它是如何表现内容的。就内容看,这是一篇行役诗。

    行役有兵役、劳役、事役。行役诗在《诗经》中,占着重要的位置,说明行役在当时人民身上和心上压力之大。

    反映这一史实诗,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篇所写,属于兵役。

    是写诗中的主人从军出征,经过三年之久,才得回来时的悲喜交加的心情的。每章的开头,都是“我徂东山”等四句。

    这虽是音乐叠章的惯例,但就本篇各章的意义看,这种写法,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推进。一章写将归,二章写归途,三章写归至(到家),四章写归后,而以重叠的前四句为总纲。

    前四句,从“徂东山”到“来自东”,是从“不归”到归“来”,也是从过去到现在。“慆慆”,极言“不归”的时间之久,细“雨”迷“蒙”,却是到家时的气候特征,这是印象很深,难于忘掉的时刻。

    而长期的苦闷和当前的喜慰,尽在不言之中。在一章里,象电影镜头一样,刚显出了细雨衣归人,就转对过去的回忆。

    回忆的首先是将归时的心情:决定要回去了,却面向着西方伤感。没有亲身的感受,是不会体味到这一点的。

    因为人们对没有希望的事,可以不去想;而希望到眼前,情绪却会立刻波动起来。于是,他从心底发出了愿望:从今以后,再不要穿军装了①!接着又把思想拉回到现实。

    现实的具体生活,是大家还象聚集在桑叶下的野蚕那样,仍蜷缩在兵车下露宿着啊!二章重复前四句,再展现了一下现景,回头转写归途看到的荒凉景象:栝蒌虽然仍蔓延在人家的房上,但没有人!你看:土鳖在室内缘爬,蜘蛛网在门口,田边留着野兽的蹄印,夜里闪灼的鬼火。一幅幅画面,组织成一片凄凉!但征人认为没有什么可怕,倒很值得想一想。

    想什么?没有说。可是眼前的荒凉残破景象,“孰实为之,孰令致之?”不正是想的主要内容吗!三章首四句和下八句,联系得更为密切,一个画面是细雨归人,另一个画面是“鹳鸣”、“妇叹”。

    妇不只叹,而是行动起来,忙着迎接亲人。她刚把房屋打扫修补好,征人恰好进门。

    真象柴堆上垂下的一个个苦瓜,受尽了苦!在悲喜交集的情况下,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惟一的寒暄,只是一句:“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语是那么淡,情却是无限的深。四章是征人到家后的事了。

    也许已隔了一段时间。和平为人们带来了幸福。

    年青人的纷纷结婚,就是标志。黄莺闪耀着美丽的毛羽,比翅齐飞;青年女子出嫁,热闹非凡,仪式隆重,一片欢乐!和一、二章,形成强烈对比。

    难道这欢乐只限于年青人?最后用反问语气说:新婚诚然是美好的,但那久离重聚的旧夫妻,不是更感到欣慰吗?没有歌颂和平,没有歌颂为取得和平而付出代价的人,但却是最切实、最真挚的歌颂。这篇抒情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体现具体环境经历中的思想感情的。

    诗的着笔点是第三章细雨迷蒙中到家的那一刻。因为那是出征三年的结束。

    “我徂东山”等四句,概括了出征的全过程,而“我征聿至”一句,是转折点。从此倒推,便有未归、将归、途中、到家各阶段;从此下推,便出现了后来的新生活。

    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当然在四章所写情景之后,但着笔点,却定在三章,因为这是从全部回忆中总结得来的表现方式。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篇诗不只形象地写了感官接触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写了人物的意识活动。

    而意识活动,正是精神面貌的依据,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一个作者能如实地把所经、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象形思维,具体地写出来,就会成为佳作。

    我们正可以从三千年前的作者那里,得到启发。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小题1:全诗写了寺外之景、寺内之景和梦中之景。

    (1分)诗中先描绘云门寺的周围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幽静;随后写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及卧床环顾的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高远与古老。(2分)最后描写凌空遨游的梦境,营造了朦胧恍惚、似有若无的境界。

    (1分)(如果从“现实之景''和“梦中之景”两个角度回答也可)小题1:写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1分)写“悬灯”可以烛照千山夜色,写“卷幔”可以看到(想象)“五湖秋色”;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放笔天地,万物无所隐藏,如此壮美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宽阔胸怀。

    (3分,分析恰当即可) 小题1:东山下、画壁、梦,这些意象可显示出作者描写了三个场景,答题时要结合诗句用描述性的语言逐一描绘。基本思路:描绘了什么景,写出了景物的何种特点,或营造了什么意境。

    小题1:千嶂和五湖是多么大的空间呀,诗人在斗室中却能放眼广阔的天地,描绘美好的景色,可见其胸怀之大。答题时可先概括诗人的胸怀是宽阔的。

    然后再举例说明,并点出作者放眼天地,胸藏五湖。关键词是宽阔的胸怀。

    【参考赏析】云门寺阁坐落在云门山下,繁花盛开如烟如雾,但却有一种超脱尘俗的幽静。到了晚上,悬挂的灯火照映着群山,卷起窗幔,映入眼帘的是如太湖秋水般的夜色。

    画壁上还留存着鸿雁的痕迹,天上的繁星彷佛停留在纱窗上。这样的景致让人更加怀疑通往天庭的路就在附近,果不然,当天夜里就做了一个跟白云一起遨游天际的梦。

    云门寺在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云门山(又名东山)上,晋安帝时建,梁代处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里栖隐过。此寺是当时一个有名的隐居之地。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一、二句以写意的笔法,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

    首句点出云门寺的所在,次句写出寺的环境氛围。“香阁”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点。

    寺阁坐落在东山下,那儿地势高,云雾缭绕。时近傍晚,山花笼上了一层苍茫的暮色,似在烟霭之中。

    “象外”,是物象之外的意思。用“象外”去形容“幽”,是说其幽无比,超尘拔俗。

    一座幽静的佛寺便在邈远天际淡淡化出。两句于写景之中兼寓叙事:云门寺尚在远方,诗人此时还在投宿途中。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三、四句所写,是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

    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悬灯”、“卷幔”正是入夜时初到宿处的情状:点燃宿处油灯,卷起久垂的帷帘,观赏起窗外的夜色。

    诗人借悬灯写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写出想象中所见浩淼的五湖(太湖的别名)。山与水对比,纵与横映衬,意境极为优美。

    其实,在茫茫夜色中,任你卷起窗帘或借助于所悬之灯,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这纯属想象之辞。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兴遄飞,放笔天地,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显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

    而且,这两句诗并非泛泛的写景抒情之笔。诗人以“悬灯”、“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与“夕”点出节令与时间,并以“千嶂”、“五湖”的高远气象表明所宿处的云门山寺的势派。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五六两句,紧承“悬灯”和“卷幔”,写卧床环顾时所见。

    看来,这时诗人已经睡下,但一时还未成眠,便游目室内与窗外:墙上,因为年深日久,壁画的大部分已经剥落,只见到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闪烁的群星象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临近。画壁黯淡,足见佛寺之古老,正与诗人此时睡意昏昏的状态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闪烁,象是引诱着诗人进入梦乡。

    两句分别写出云门寺“高”与“古”的特色。“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最后两句写入梦后的情景。终于,诗人坠入了沉沉的梦乡:“更疑”句直承“纱窗”句,因有斗牛临窗的情景,才引出云门寺地势高峻、犹如与天相近的联想,因而在夜间竟做起驾着白云凌空遨游的梦来。

    “疑”字用疑似的口气将似有若无的境界说出,朦胧恍惚,真有梦境之感。全诗八句,紧扣诗题,丝丝入扣,密合无间。

    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叙述赴寺、入阁、睡下、入梦,写足“宿”字。又以空间为序,先从远处写全景,再从阁内写外景,最后写阁内所见;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环环相衔,首尾圆合,写尽云门寺的“高”与“古”。

    艺术结构高超,处处都见匠心。

    4. 关于东山再起的励志绝句诗

    1.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2.

    谁无虎落平阳日,

    待我东山再起时。

    浅滩卧龙终得水,

    倒海翻江立乾坤。

    3.

    虎落平原被犬欺,

    人在江湖名莫虚。

    但到云开月明时,

    且听猛虎霹雳声。

    4.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东山再起这个词出自于的典故《晋书·谢安传》。指的是东晋的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为谢安久居东山,所以称为“东山再起”。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