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_阅读夜读唐诗宋词一文_完成20—23题.(10分)
1. 夜读唐诗宋词 阅读答案
人活着,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幸福的生活,更欢乐的人生,这是最高目的,没有比它更重要了。
人间之苦皆由“世与道交相丧”而起,但抨击人间苦难只是初步,重要的是如何创造幸福。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或者说,在这样一种生活中,个人恐怕不但无力回天,而且不知不觉变成了悲剧中的牺牲者,闹剧中插科打诨的小丑。
人生本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和骚动,找不到一点意义。一个人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是否完美。
一个良好的社会至多是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一个不良的社会不能成为个人不幸的充足借口。幸福首先取决于澄明的本心和良好的生活意识。
这样的人即使在乱世也能独善其身。否则,随言本心的被遮蔽,痛苦也就无可避免了。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7分)云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
20、“竟”是“最终”之意,诗人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和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2分)一个“竟”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1分)
21、三、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2分)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2分)
无
3. 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
小题1: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小题2:洛阳 小题3:C小题4:时代诗风、家庭影响、创作时间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句子的断句能力。给文言断句,首先是应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贯通下来,以了解所给句子的大体意思。
断句可以有多种方法,其中以名词为立足点,分清其谓语与宾语,断句就相对容易多了。如本句中的琰、董卓、伯喈等,它们都在句子中作主语,因此在其前应断开,其后看其管辖范围,然后断开。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东京,在汉朝时,西汉以长安为都城,东汉以洛阳(当时称雒阳)为都城,称“西京”和“东京”,两个首都合称“两京”。
宋朝, 东京(历史上又称“汴梁”,“汴州”),是今天河南开封。因此,答洛阳或开封都应算答对。
这类题,借的是平时的积累沉淀。小题3:试题分析:《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
作者是西汉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做。《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注意题干,依据材料的要求,“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连载之本传”,可知为《后汉书》 。《后汉书?列女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出现于正史中的女性类传,它继承了西汉刘向《列女传》的书写传统,又折射着新的时代特征。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对此,需对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
材料中苏东坡提出三个理由证明《悲愤诗》非蔡琰所作:一是《悲愤诗》明白感慨,不似东汉诗风格;一是家庭方面的影响;一是既然蔡琰是为匈奴所掠,但“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答题时,还应该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一是哪几个方面,需进一步来概括;二是不超过20个字,语言要概括简洁。
。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作者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
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意思对即可给分,“梅破”“梅香”“开遍”各1分)(2)展开想像,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意思对即可给分,“想像”“用典”“拟人”) (手法各1分,内容1分)(3)没有,从三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上阕传达了边地见到梅花的喜悦之情,二是下阕化用典故表现自己的浪漫情怀(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三是末两句主要抒发了诗人失意后的豁达之情。
(意思对即可给分,三点每点1分。) 无。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词写初夏时的乡村生活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久旱雨后丰收有盼的淡淡喜悦之情。(写出季节和情景各1分,写对心情得2分,总4分)
(2)这首词一改他诗以视觉形象为主的常见写法,而是别出心裁地将富有农家生活气息的各种声响搬入词中,于平易中见神奇。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sāo)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声声入耳。使乡村的季节色彩、田家的农事活动、农村的生活情态融为一体。(在基本符合思路前题下,只写特点得3分;具体说特点得6分)
无
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1)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诗人借月,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表达了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2)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
(3)“摇”字,极具想象力,赋月一动作,把月拟人化,也使得抽象的情具体化,让人感到月色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满”字,写出离情之浓厚,之缠绵,不绝如缕,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
无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
1。
诗中写了繁露、寒月、疏竹、山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出凄清寂寞的意境。2。
第三联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写法,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3。
诗人寂寞是因为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 1。
试题分析:意象,是诗歌当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本诗的意象可从诗句的前六句中加以概括即可。
“泠泠”两字用得极妙。“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
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在这极为静谧的中夜,再侧耳细听,听得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更能营造出凄清寂寞的意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
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露”“月” “泉” “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诗人斜倚着柱子,观看,谛听,一直到天明。 诗人“倚楹至旦”的沉思苦闷形象,发人深思。
他在这样清绝的景色中想些什么呢?“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即事成咏,随景寓情。 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韦之超脱。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 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万家团聚之际,驿馆长夜枯坐,只有寒灯相伴,表明诗人孤独寂寞之境;(2分)运用设问开篇,更能突出诗人孤苦凄凉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小题1:“又”为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用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表达的是诗人年年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2分)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心境。 小题1:首联以问句开篇,有加语气的作用,更能衬托作者的孤苦凄凉之感。
通过“旅馆”“寒灯”等词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孤身在外,形单影只。此题作用的切入点重点是情感。
小题1:此题考查炼字。又字从字面上讲是又”为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
从深层上来讲,动作体现人物心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透出多少无奈。
答案思路:字面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