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的现代翻译

    1. 古诗翻译成现代意思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枫叶青青,郁郁葱葱,夜幕掩映的江上小桥下,珊珊而行的是那归来的船儿;

    想念你的心思就像浩浩的江水,日日夜夜永不停息地流逝着

    解辞:情之深厚者,如江枫郁郁,莫过于此,而越是想念的,得到却越发困难,暮帆行江上,终迟也。故曰:莫过强求,清净无为,其美满者自会到来。

    此诗之意,劝二位欲速则不达,凡事须循序渐进,最终自然会有美满结果。如果一味求快,那么很可能连以往所打下的感情基础都会慢慢被破坏掉。

    结果如人意,但过程稍微冗长,中上之卦

    2. 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及注释,译文各三首

    《春望》

    唐代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宋词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 《次北固山下》这首唐诗的翻译现代汉语的翻译,快快快,急用 爱问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流年似水 乡情如歌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王湾,洛阳人。

    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州,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当于此时写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

    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

    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北固山是扬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间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 “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如果说颌联是从景物入手,以形式之美引发颈联;那么就可说颈联是从天人感应拓展,以胸怀之美照应颌联。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意义恐怕就不是单纯的艺术性问题了,张宰相更看重的是此诗道出的人生气度和胸怀。

    4. 一首古诗的翻译及简评 一首现代诗的简评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他不禁感叹道: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简评: 这首诗写的是汪伦来为李白送行的情景。

    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叙事。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从诗中分析,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

    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

    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由于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他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之深,读者也可想而知了。

    诗人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喻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果诗人说,汪伦的友情真像潭水那样深,也是可以的,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刻意雕琢的味道。

    而诗中的写法,好像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口头语,眼前景,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读者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参考百度百科) ------- 送别 席慕容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 内疚和悔恨 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后的心中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后终必成空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 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错过今朝 今朝 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余生将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 向你深深地俯首 请为我珍重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后终必 终必成空 1 即将分别,诗人首先感受到的是遗憾、内疚、悔恨。也许是因为之前相聚的日子没有好好珍惜,至今心有不甘。

    然而,聪明人总是善于自我调节的。诗人写到:“世间种种,后终必成空。”

    错过之后,有对己方的反省、问责,更有给对方的祝愿:珍重。 2 因为过去生活存有缺憾,离别时放大这种情绪。

    自我安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否定人生的实在,或是从对别人的祝福里获得某种救赎。 3 离别让人对己对他形成反省。

    情感的不完满、人生的缺憾,这些具有悲剧品质的东西,此刻得到突出表现。 在谈到送别诗诗,人们总会想起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然而,我亦想到席慕容的《送别》,这并不会死送友人,而是叙述青春的流逝,这诗让我的思绪不断地游离,让我们思考那曾经走过的点点滴滴。“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说,疚恨总要深植在那离别后的心中”梦想,一个让所有人心动的词,一个让所有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现实却是我们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梦想。

    为此,我们的心中总是有些许疚恨,时间的流逝把我们堵在了路途中。总是不愿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而有一天却发现,我们所深藏在心中的那些话已经来不及告诉他人,一切都显得太迟,我们总是以为,我们还有时间,我们可以等待,可结局却是什么都结束了。

    我们悔恨的原因是什么?一句“时间的种种终必成空”却无法让我们的心释怀。错过了昨日,又错过了今朝,有多少的人是在把青春消耗,不断重复那走过的路?犹如席慕容说:“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 我一直都在这样做”。

    我们习惯了在每一件事发生之后说出一句 “我也不想”。我们的内心竭力地想去改变什么,可是,我们却什么都没有去做,只是一再地重复又重复。

    我们极力地想去挽回那已逝的青春,而却是时光不复返。面对未来,我们是一片光明还是黑暗?我们总是不断地去查找答案, “余生将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向你深深俯首 请为我珍重”这里又蕴含了多少的期望?我们总是劝身边的人要珍惜今后的时光,不断未我们的梦想奋斗,我们讲同时光赛跑,来缓解在心中的那一份疚恨,即便是“时间的种种终必 终必成空”,但我们无所谓,我们拥有的是那曾经走过的路,那宝贵的过程让我们对它不怯步,空也罢。

    我们身在现实当钟,对于现实我们无法逃避。正是席慕容的这首《送别》,道出了我们内心的矛盾,内心的挣扎。

    5. 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及注释,译文各三首

    《春望》 唐代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宋词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傍晚。⑵人家:农家。

    此句写出了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6. 我们上课的内容是学习唐诗如何翻译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均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其中尤以唐诗最为出众,我也被唐诗的魅力所深深折服。犹记得咿呀学语时,便已开始接触唐诗,从李白的“低头思故乡”,到李绅的“粒粒皆辛苦”,唐诗不仅展示了她的音韵美、意象美,更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她就像个如影随形的朋友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其魅力更是经久不衰。唐诗的魅力就在于简短的几个字几句话就包含着无尽的意境和联想。所以对于她的白话翻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老师采用的加三字重组词句,把原诗文的句子融进白话句子,让其意义进一步明朗,形式新颖、别具匠心。这样不再随意增减字数,就与原始的篇章大体相同,可以不丢古诗、律诗、绝句、乐府的基本形态,留有原来的平仄、粘对、韵脚、对仗的余影,如此挂靠住原诗,既不是注解式的散文,也不是截然不同的现代新诗。如同进入到诗人心灵深处。如,王维《相思》中的那句“此物最相思”,译为“这个小宝贝最相思”,简单的几个字把思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又如在同情人撒娇,可谓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众所周知,唐朝之中国古代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唐诗文化也可谓登峰造极。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学习一门语言就一定要了解她的文化,所以把唐诗推向世界则显得十分必要。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她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诗的语言尤为优美和精炼。要做到将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诚的再现出来,使读诗的异国读者能够从作品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读者一样多的共鸣、震撼和美的快感,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对本门课程以及对其他文献的学习,我领会到唐诗的英译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三美”,即意境美、音律美、形式美。翻译的时候更应该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三美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意境美,翻译时要努力用另一套语言系统再现原诗的意境美,即语言背后的语言。诗词的灵魂是意境,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言气格,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格,神韵,末也。境界具,而二者随之矣。”中国古典诗词既有实境,又有虚境,既有实在美,又有空灵美。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针对不同意境的诗词,运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忠诚的再现

    原诗的意境,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意境,深刻反映原诗的意境,是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相同的象境。另外,中国诗词中专有名词的翻译也十分棘手,因为专有名词有时会暗含典故。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译语读者很难体会其中的内涵。因此,翻译时也要注意。其次是音美的传达。汉英诗歌都非常讲究节奏和音韵,但他们在节奏和音韵是有截然不同的规律。中国的诗词力求平仄协调,抑扬顿挫,对仗工整,有尾韵、双声、叠韵等。而英语诗歌一行诗分为若干音步,音步又可以按轻重排列不同分为若干种。汉英诗歌不同的音韵、节奏规律使得翻译中难以实现原文韵律的复制或再现。要使译文读者实现对音的审美和感悟,译者必须把文本转化为读者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使所译诗句富有音律美和节奏美。最后是形式美。诗歌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诗借形似传神,失其形即失其神。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兼顾形式与内容,保留原文的形式和结构上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的形美包括句式简练、工整、对仗等。王老师在英译唐诗时,做到了一行对译一行,诗之所以为诗,其别于其他体裁的形式当是翻译中需着意保留的要素。他指出,中国古诗的句法形式干净利落,一句一句,独立成意,罕见分一句成两行或多行的,特别是律绝诗体没有这种情况。翻译时做到形态美,让人读起来如同原诗一样琅琅上口,气势非凡。诗歌翻译要再现原作的艺术美。诗歌是运用特殊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表达了某种情节内容、思想感情,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翻译诗歌,光传意(即做到意义上的忠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的风格,要把原诗创造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诗歌是按照符合人们普遍审美要求的一定艺术原则构成的,节奏、音韵、意想等要素都是具有一定艺术含义的。翻译诗歌作品只有很好的把握这些要素,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

    7. 关于热爱家乡的唐诗 现代诗也行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杂诗三首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除夜作 唐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 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春雁

    明 王 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唐诗的现代翻译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