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对于《红楼梦》中诗词的感悟

    .红楼梦人物读后感--笑侃宝玉

    曾经,我只是一块顽石。

    曾经,父母哀我之愚劣,怒我之不肖。

    有诗为证: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上诽谤!

    我敬我的父母,我怀念他们,但我不爱他们。

    我更爱我的姐姐元春。

    当我还很小时,我与元春姐姐同住在祖母身边,刻未相离。

    姐姐比我大十多岁,她有时严厉,有时仁慈,象一个真正的母亲似的,抚育着我。

    当我三四岁时,姐姐已口传教授了我几本书,识得了数千个字。

    她为我而骄傲,我因她而欢心。

    然而,姐姐终究还是离开了我,被送入皇宫深院。

    当时我好想我的姐姐。

    每每地,被父亲杖责疼痛时,别的孩子往往喊的是妈妈,而我喊的是姐姐。

    其实,在别人的眼里,我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

    我的大伯贾赦是一等将军,世袭的荣国公;我的父亲贾政是工部员外郎。

    虽然我很顽虐,幸而我的祖母非常地宠爱我,她总是将我从父亲的杖责下解救出来。

    我爱我的祖母。

    母亲总是很忙!忙着那打理不尽的家务,忙着应对妯娌们的嫉妒。

    大宅门么,总是如此!直到我表哥贾琏和母亲的内侄女王熙凤结婚后,母亲才轻松多了。

    她将管家的重任交给了二嫂。

    母亲希望我同我的表姐薛宝钗结婚。

    她是母亲的妹妹的女儿,她家里是世袭的皇商。

    母亲说这是金玉良缘。

    我不愿意。

    我知道母亲并不在意我同意与否,可我实在是不愿意。

    薛宝钗长得很美,人又聪明,学问又高。

    而且她从不卖弄她这些优点。

    在生活中,她安分,从时,孝顺。

    长辈们都喜欢她,同辈们都敬服她。

    “她是完美的大家闺秀。”大家都这样说。

    可我就是不愿意这门亲事!因为,我懂得什么是爱情------

    在这个寂寞的,肮脏的世界里,唯有我的爱可以带给我生存的欢乐和情感的休憩。

    我看不惯我周围的一切。

    伯父贾赦强夺民财,欺淫弱女;哥哥贾琏投机取巧,无所不及。

    我的贾珍哥哥是宁荣两府的房长,他虽然袭侯位,掌家族,但干的事哪一件我瞧得上?连冷子兴(母亲陪房丫头的女婿)背地都说他“只一味高乐不了,把那宁国府竟翻过来了”。

    奴才们也跟着狐假虎威,横行四乡。

    我也不喜欢我的父亲。

    大家总说他“自幼酷喜读书,为人端方正直”。

    可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个没才干的男人,不称职的父亲。

    他若是有才干,会在放外任时,任李十儿胡作非为吗?他若是有才干,我们家会乱到这种地步吗?就连呤诗作赋时,他都没一句好词句!偏偏还喜欢同一帮文人清客们交游------看到我稍显才才华,他就打击我;遇到我胸怀不快,他不仅不闻不问,还要严加指责。

    他对我的关心连我的丫环所能做到的也不如。

    他只知愚忠愚孝,也要求我那样做。

    我受不了这一切。

    我不堪忍受这一切。

    我以拒绝科举功名的方式,在我心中抵制着这片乌烟瘴气。

    虽然我有时也不得不与薛蟠,冯紫英等来往(他们总比贾琏的奸俗强一点,在我的心里),大部分时间我都躲在大观园里,与我的姊妹和丫环们在一起,她们比起门外的他们心灵上要干净得多。

    我的心上人林黛玉是最理解我的人了。

    我俩就象是曾前生注定,我的每一缕思絮都牵挽着她的心绪;她的每一滴泪珠都打痛了我的心。

    她是我全部的追求,她性灵才美,她知我赏我,她用她纤弱的心为我造就了爱的海洋。

    在有她的日子里,我曾经如此醉过------

    而今一切都已成空-------

    留几句警语与世人罢: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干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它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2.晴雯

    “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俏丫鬟晴雯,从一个家世无可考的女孩子到卖给赖大家,再卖给贾府,以至最后的“抱屈夭风流”她受尽了残暴的摧残和迫害。

    她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心直口快,不拘泥虚伪。

    每当晴雯在读者面前出现的时候,立即给人带来一股爽身扑鼻的清新之感。

    书中第八回,晴雯第一次登场,现在回想起来,仍有眼前一亮的惊喜。

    晴雯在下层婢女行列中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因为她洒脱泼辣,无所顾忌,总是天真、善良、坦荡,刚强而又浑身是刺。

    用宝玉的话“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星日不足喻其精,花月不足喻其色”来形容这位惊世骇俗的姑娘实在不为过,她为人处世正直无畏,刚直不阿,容不得虚伪作假的阴微卑贱。

    看不顺眼和听不惯的事,她都会给予反击和讽刺,让人觉得她十分刁钻刻薄,然而这也正是她光明磊落,洒脱泼辣的表现。

    书中第二十回,写了宝玉的乳母骂了袭人,宝玉替袭人抱不平,说:“这又不知是哪里的帐,只拣软的排揎。

    昨儿又不知哪个姑娘得罪了,上在她的帐上。”晴雯听了这话极为不满,在一旁笑着说:“谁又疯了,得罪她作什么,便得罪了她,就有本事承认,不犯带累别人!”晴雯的这一番话正展示了她做事光明磊落的一面,她话里话外夹枪带棒的把宝玉、袭人二人反驳回去,让他们无言以对。

    这件事充分表现了晴雯对敢做不当的憎恶和轻视,也充分说明了她性格的火爆和敢于顶撞主子绝不虚伪的个性,也寄寓了作者对她深深的赞美之情。

    晴雯的一言一行都在向人们证明她具有着独立的人格,她向往平等、公正。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晴雯同贵族公子宝玉之间冲突的结果,显然晴雯胜了。

    晴雯无所顾忌地在贵族公子面前撕扇,表面上只是争斗,然而却从灵魂深处曲折地反映了她的倔强、不肯低头的性格。

    晴雯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悲剧女性,她命运的不幸和她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由于她处在地位低下的婢女行列,使她对贾府内的高压政策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在贾府封建统治者和道者的迫害面前屹然挺立。

    因此,晴雯这个光辉瞩目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她贯彻始终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她虽然是个地位低下的婢女,但是她却顽强地保护着自己做奴婢的尊严。

    不能改变和选择的身世,让她成为丫环,下人;然而在属于她的队伍中,她严守自己的原则,绝不卑躬屈膝、献媚奉承。

    被压迫阶级的美好品质在她身由于王夫人对晴雯以往作风的耿耿于怀,无论晴雯是多么纯洁,美好,在她眼中,晴雯只是个妖精。

    为了宝玉不被“勾引”坏,王夫人是非除掉晴雯不可的。

    因此,当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沾牙,奄奄一息时,王夫人命人把她从炕上拉下来,架起来去了。

    临走时只许把贴身穿的衣服带出去。

    孑然一身,来也如此,去也如此。

    然而,晴雯那惊人的反抗生命并没有因此结束。

    当宝玉挂念病中的晴雯,偷偷跑出来看望她时,晴雯将自己的两根葱管般的指甲剪下来给了宝玉,又与宝玉互换了贴身穿的袄,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

    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晴雯的这一行为不但没有让王夫人等如意,反而让虚假的罪名成了真的,这无异于在王夫人的心脏上插了一把锋利的匕首,也为晴雯的反抗生命画了一个句号。

    晴雯就是这样一个坚贞顽强,始终如一的女子。

    从她进了贾府,直至被逐含冤而死,她都没在镇压和迫害面前屈服,始终保持着铮铮傲骨,表现出了最难能可贵的精神。

    晴雯明快爽朗、纯真坦荡的性格和大胆的反抗精神赢得了宝玉的赞赏,使她成为宝玉的知己。

    晴雯的被逐和晴雯的死都对宝玉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宝玉把全部的伤感和愤懑,熔铸在那篇著名的《芙蓉女儿诛》中。

    芙蓉是秋花,淡雅、清秀、凄冷,恰好配得上晴雯那样一种悲剧性格和被暴力摧残的命运。

    当我们回想起晴雯往日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让我们感觉到她的一身正气,她言行的悲壮,她不容任何人诟病非议的个性。

    让每个向往世间美好事物而又不执偏见的人,都会肃然起敬,给予无比的赞美和支持。

    晴雯,她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虽口角锋利,却心地善良;她心高气傲、无所顾忌,虽冰雪聪明,却天真无邪;她心直口快、洒脱泼辣,虽致情致性,却敢作敢当、视死如归。

    这就是晴雯,是你我眼中最美好的晴雯。

    3.林黛玉

    请参考:http://www.8ttt8.com/zhongwen/w24579.htm

    4.宝钗

    说到了这么许多,决不能不提宝钗。

    宝钗虽不是主角,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红楼梦引子]中便可看出,"因此上演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金玉之说,似乎是主线,只是注定"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的宿命。

    终还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看破的遁入空门",两皆抛。

    宝钗何止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还泪之说引出的是风流孽债,想要免此孽债,须将宝,黛二人分开,宝钗就成了此孽债的牺牲品。

    在神的眼里,她只是一个道具,神为免此一难的利用品,利用的是宝钗一身的幸福。

    怀了身孕,便离她而去,就像是被丢弃了一般。

    不仅是被宝玉丢弃,还是被所谓的神丢弃,利用完了的丢弃品。

    她为此孽债而生,历经人生沧桑疾苦,终不能得一美满结局。

    面对命运人是多么卑微!况且是这封建的社会终以微不足道的女子!"花容月貌为谁妍。"

    我始终觉得宝钗是强者,她从不再人前与人为难,不与人正面起冲突。

    她的才华绝不在颦儿之下。

    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说话从不造次,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即使是顽话,也是极为小心,甚至是无懈可击。

    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凤姐无话不说,说话好似毫不讳忌,泼辣来形容也不足为过,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绝差不了凤姐许多。

    宝钗处理世事甚是圆滑,几乎是人见人爱,可难免会有点虚伪感。

    她对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轻易像他人倾吐心声,她就好似将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来没有人自愿,将自己埋藏,她也许是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这么做的。

    在母亲面前,她是贴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妈脸上也有光。

    也许她是招人喜欢,可同时她将真正的薛宝钗埋葬。

    在整部书中,表面上她也许是最完美的,可我总觉得她出卖了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那还有什么完美可言 也许是家境关系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这酒囊饭袋,虽有薛蝌,可毕竟不是亲哥哥。

    她可能想忍得一时,时机成熟后,便可寻回自己,可到时到何处寻回自己 虽然她是强者,我个人认为将自己埋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是一个弱者做的来的,可最后她却不是真正的赢家。

    回首"备记凤月繁华之盛"的高潮,到头来"树倒猢狲散"的景况……虽则最后家道重兴,到底教"门庭依旧,面目全非"的荣国府如何再续这一场华美至极的荒唐 不能了,只因那一群主宰灵魂的女人早已香消玉陨。

    汝——成就这场悲剧的女人!我为之肝肠寸断恰恰于此啊!

    5.封建的牺牲品 晴雯

    不可否认,颦儿才是女一号,无论宝钗的地位怎么怎么重,颦儿才是宝玉的另一半,但是晴雯,同样是宝玉身边非常重要的任务,不隐瞒的说,我对晴雯有偏爱,因为她的美丽。

    因为她的直率,因为她的可爱,因为她的倔强,因为她的不容污浊,因为她的洁身自好,更因为她那个悲惨的结局。

    同样,雪芹先生也是偏爱晴雯的,她让晴雯在贾府最鼎盛的时候死去,而不用遭受贾府落魄后的种种不幸,晴雯,是一个既幸运,又不幸的人物。

    雪芹先生给晴雯的判词中写道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雪芹先生的判词将晴雯的各方面特点都写在了其中。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这句是说晴雯这样的人十分难得,因此也难以为污浊的社会所容纳,第一句就直接指出晴雯的结局是悲惨的。

    晴雯的优点有很多 首先,晴雯的漂亮是公认的,连王夫人都觉得“颇有点你林妹妹的样子”,而记得是脂评中也有“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的评注(忘记是书中还是脂评中了)。

    晴雯的可爱,晴雯是个不到20的小姑娘,自然有她的淘气,很多地方都显现了晴雯的可爱,难道在你看到晴雯撕扇子那回合,你不觉得晴雯是个可爱淘气的小姑娘么?晴雯的直率,不容污浊。

    在发现那个小丫鬟偷东西后,不顾自己病着,直接要把那丫鬟赶出去,晴雯的洁身自好,晴雯不象袭人,麝月那样找机会和宝玉亲近,不愿意被污浊的社会所玷污。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俩句中写到,晴雯从来不肯低三下四的讨好主人,尽管她是下人的下人,是奴才的奴才,是贾府奴才赖大家的买来的当奴才,送给贾母的。

    后俩句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就是说明晴雯的悲惨结局,就是因为她太优秀,太漂亮,也从侧面体现出晴雯的优秀。

    晴雯的优秀,也一直被宝玉所欣赏,宝玉在所有的丫鬟里,也是和晴雯最贴心,袭人是个好丫鬟,是的只是个好丫鬟,可能也是个好的妾,但是宝玉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个,宝玉需要个交心的人,能和颦儿传达感情的人,这样,袭人就不可能胜任了,而晴雯就是最佳人选,还记得宝玉挨打,是谁替宝玉给颦儿送帕子了么?是的,是晴雯,而且是宝玉故意支开袭人后,叫晴雯送的帕子,还记得是谁一次次跑到萧湘馆传宝玉的话么,是的,还是晴雯。

    是谁让宝玉想了半天办法,哄她开心不生气?更是晴雯,在宝玉眼里,晴雯不是丫鬟,是朋友,更是颦儿的影子。

    这么漂亮,开朗,活泼,可爱的晴雯,宝玉能不喜欢么?你能不喜欢么?

    但是,晴雯的这个性格和当时的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况且因为颦儿的结局是悲惨的,做为“晴有林风”的晴雯,结局自然也是悲惨的,由于晴雯的不容污浊,又不向主子谄媚,她得罪的人也颇多,更因为她的漂亮,使王夫人眼里不能容下她,晴雯就在大病的时候被赶出了贾府,从而送了命。

    其实我真的不想看到晴雯的死,但是命运安排,在那个社会,晴雯必然不会活的很长久,因为那个社会是不能容纳芙蓉一样纯洁的晴雯的。

    不过换个角度,晴雯也是幸运的,被送到贾母这,得到贾母的喜爱,服侍宝玉,又被宝玉当做亲信。

    晴雯得以生存那么长时间,试想下,如果在赖大家,晴雯估计早被卖掉,或者打死了。

    还有,能在贾府轰然倒塌前死去,也是幸运的,雪芹先生不愿意看到这么纯洁的晴雯遭受贾府倒塌时的浩劫,安排她提早的离开了这个污浊的社会。

    因为她的美丽。

    因为她的直率,因为她的可爱,因为她的倔强,因为她的一切都那么的纯洁,不愿意沾染一点污浊。

    她是红楼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有了她 宝玉和颦儿的爱情可以走的更远。

    因为这些,我喜欢晴雯

    -------自己打的,估计有很多错别字,嘿嘿,很就没回味下红楼了,看见有个问题就来随便写点,还有,红楼真的是很不错的一部书,有时间LZ一定要看看 真的,说实话,第一遍我什么感觉没有,看了很多遍后才感到雪芹先生的伟大,而且,开始我喜欢过宝钗,喜欢过“爱哥哥,爱哥哥”的厢云,也喜欢过探春(当然,颦儿是第一人选),最后我才发现晴雯的可爱。

    LZ有时间一定要读读红楼哦,真的很好的一部书。

    6.被埋藏了的美女--薛宝钗

    春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主线人物,宝、黛二人的悲剧贯穿始终。

    薛宝钗虽不是此爱情悲剧的当事人,但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美的。”的确,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终日只想一展才华,违反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

    颦儿在文中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钦佩,也为她那种叛逆而佩服。

    可她为何不能叛逆至底?贾母素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偏自寻苦恼,气死了。

    可细细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

    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泼,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毕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

    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做了和尚。

    难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若是如此,世人都改为僧。

    我的想法太极端了。

    “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预示着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无法改变。

    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

    那人又对我说,“宝玉,做和尚已不是为黛玉而做。

    宝玉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禄吗?”是啊,细度之,对于宝玉而言,这不失为最好的结局。

    他已淡薄名利,对他而言此皆身外物。

    追逐名利,让历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后代再来上演这“红楼梦”吗?他看似没有摆脱命运的束缚,但命运业已不能束缚住他了,他既不是为颦儿去做和尚,那就是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无牵挂,看尽红尘。

    只可惜宝钗为人圆滑,讨人喜欢,她最终最终独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觉得有些惋惜。

    宝钗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贾家,也深知宝、黛二人心意相通,却无力抵抗。

    薛母再疼她,也无能为力,贾母如此有诚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绝?何况,薛蟠之事,贾家也尽了不少力,宝钗也不想为难母亲。

    嫁于宝玉后,虽说黛玉已死,宝玉待她也不薄,可宝玉仍是对黛玉念念不忘。

    最后,她已怀身孕,宝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为僧,留她独守空房。

    说来,得人心又如何?最终也未得幸福。

    我始终觉得宝钗是全剧中真正的强者,她从不再人前为难他人,不与人正面起冲突。

    她的才华绝不在颦儿之下。

    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说话从不造次,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即使是顽话,也是极为小心,甚至是无懈可击。

    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凤姐无话不说,说话好似毫不讳忌,泼辣来形容也不足为过,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绝差不了凤姐许多。

    就拿此二事做分析。

    她时而劝戒宝玉,宝玉无悔改之意,她也不勉强,一她是姨娘家的,不便多说;二袭人如此劝慰,仍不见起效,多说也无效。

    就此打住,多说无意。

    再拿她与宝玉结婚之时,伺机将颦儿的死讯告诉他,也显示了她的才智。

    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来说说我自己的见解,我自认为对宝钗的为人,性格,想法都不够了解。

    我只是以一个常人的角度来思考。

    宝钗处理世事甚是圆滑,几乎是人见人爱,可难免会有点虚伪感。

    她对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轻易像他人倾吐心声,她就好似将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来没有人自愿,将自己埋藏,她也许是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这么做的。

    在母亲面前,她是贴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妈脸上也有光。

    也许她是招人喜欢,可同时她将真正的薛宝钗埋葬。

    在整部书中,表面上她也许是最完美的,可我总觉得她出卖了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那还有什么完美可言?也许是家境关系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这酒囊饭袋,虽有薛蝌,可毕竟不是亲哥哥。

    她可能想忍得一时,时机成熟后,便可寻回自己,可到时到何处寻回自己?虽然她是强者,我个人认为将自己埋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是一个弱者做的来的,可最后她却不是真正的赢家。

    美梦终究一场空。

    韶华散尽,容颜衰。

    独坐烛前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

    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

    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

    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常听人讨论,宝钗凄惨还是黛玉凄惨?可纵观全文,细细评之,你便会觉得这个问题已不重要了。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黛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绝非原创,望能谅解

    对于《红楼梦》中诗词的感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