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愚公移山》表达的是什么精神

    《愚公移山》表达的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愚公移山》为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

    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战国初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在传扬自己的主张时,常运用大量生动的小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这样,寓言就空前繁荣起来。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一开始简介了“太行、王屋二山“既高且大,位当南北交通要道。

    老愚公“面山而居”,出入不便,需要绕山而行,这就揭示了人和山的矛盾,即愚公移山的原因。

    第一段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

    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

    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的品质也就越突出。

    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主张提出移山,家里人提出运土方案,率领几人便马上开始行动。

    第三段写愚公对智叟的驳斥,这是情节的发展。

    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愚公坚信可以移山。

    智叟目光短浅,阻止愚公移山。

    第四段写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派神将山背走了,愚公的愿望实现了。

    文中烘托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石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也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一定的作用。

    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结尾深意照应故事开头。

    太行、王屋二山被大力神的两个儿子背走,愚公的愿望实现。

    虽是神助,但愚公之诚,不可磨灭;移山之功归属于愚公!

    《愚公移山》表达的是什么精神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