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描写最长的头发的古诗

    诗歌名称:《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注释:

    缘:原因、因为。

    个:如此,这般。

    作者: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扩展资料

    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

    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

    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把酒论诗,快意非常。

    北游幽蓟时,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

    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

    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

    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

    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

    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

    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

    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

    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

    描写最长的头发的古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