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1、

    关注诗歌题目,迈好鉴赏第一步

    人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诗歌亦然。

    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师生并不关注诗歌的题目,他们往往例行公事般扫一眼题目,便投入到诗歌的解读中。

    那么,诗歌的题目到底在鉴赏中起多大的作用呢?还是先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两首诗吧。

    先来看朱熹的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仅从诗句来看,估计初见该诗的读者一定会以为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清澈、平静、美丽的池塘,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的喜爱之情。

    但是,诗歌的题目是《观书有感》。

    想必看到题目后读者才悟到,作者是想用池塘因为有活水才清澈来比喻写作必须来源于生活。

    再看唐朝朱庆馀的一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粗心的读者一定会以为本诗描写了新婚女子早晨拜见公婆前忐忑不安心理。

    本诗极富生活气息,但遗憾的是本诗的题目是《近试上张水部》。

    原来这是一首干谒诗,使人想借新婚女子的疑问来向张水部询问自己的诗文能否使主考官满意。

    由此可见,诗歌的题目对鉴赏诗歌的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从题目入手,迈好鉴赏诗歌的第一步,事实上诗歌的题目可以传达很多信息。

    一、诗歌题目能够显示诗歌类别。

    古典诗歌中那些风花雪月、艳科宫词等消极的东西不适宜中学生读。

    除此之外,从内容上诗歌可以大致分为:思想类、咏人类、慰己类、怀国类、伤事类、名理类等。

    阅读诗歌时我们如果能够判断该诗的类别,诗歌的内容以及表达感情的方向我们基本能够把握,避免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

    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题目告诉我们本诗属于伤事类。

    伤事类的诗歌大致分为三类:表达怀古伤时的感叹;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表达借古讽今的情怀。

    明白了这些,我们可以猜测本诗可能是诗人游览越国故址,抒发上述感情之一。

    事实上,本诗恰恰通过故址的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盛衰无偿的感慨。

    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诗歌的题目已经告诉我们本诗属于怀国类,属于边塞诗的一种。

    由题目可以预测,本诗可能表达忧国、报国、爱国、卫国的某一种或某些情感。

    二、诗歌题目能够反映内容的主体。

    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确定诗歌的类别可以保证我们的前进的方向没有错误,但是古典诗歌由于距离我们比较遥远,语言比较简练,内容的理解很困难。

    其实,有的诗歌的题目已经交待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弄了诗歌的题目,内容已经掌握大半。

    例如:陆游的《书愤》。

    由题目可以知道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书写诗人胸中的愤怒之情。

    诗人因何而怒?诗中有哪些诗句表现表达愤怒之情?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诗歌,文章的主旨轻而易举的获得。

    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题目告诉我们本诗属于思乡中的寄情山水田园的一种。

    “山”是描写的主体,“秋”表明了季节,“暝”写出了时间。

    由此可知,本诗主要是写秋天山野傍晚的景色,本诗的基本内容已然确定。

    三、题能够反映诗歌的写法。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中学生要能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许多学生感觉技巧的鉴赏很困难。

    事实上,有经验的读者已经从诗歌的题目上揣测出诗歌的写法。

    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黄巢《菊》、杜甫《孤雁》、李商隐的《流莺》,这些诗歌以某种事物为题,往往是借助该事物传达出诗人的理想与志,诗中的菊、雁已经成为自己或他人的象征。

    因此,这些诗歌往往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的写法。

    再如:贺知章的《咏柳》、柳宗元的《江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类诗歌是景物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借助景物抒发感情,因此诗歌的写法不外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005年高考试题(天津卷)中诗歌鉴赏的题目是《听蜀僧弹琴》,敏感的读者一定注意到了诗题中的“听”和“琴”字。

    因为是表现琴声,面对抽象的事物作者一般会用到比喻的修辞;因为是“听”,作者也极易采用“侧面描写”。

    明白了这些,题目就变得轻而易举。

    四、诗题直接点名诗人的感情基调。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

    鉴赏诗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把握诗人所寄予的感情。

    有些诗歌的题目就能直接点出诗人的感情基调。

    例如沈如筠的《闺怨》,一个“怨”字已经表明本诗的感情基调。

    闺中的妇人会埋怨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埋怨?是谁造成的这种局面?沿着这个思路读诗,我们将会很快地把握诗人的感情。

    像杜甫的《恨别》的“恨”字;张籍《秋思》中的“思”字;王维《田园乐》的“乐”字,这些都是打开使人心扉的金钥匙。

    类似的还有“哀”“喜”“别”“赠”,这些字眼都是点睛之笔。

    五、诗题能够反映诗歌的表达方式。

    含蓄是诗歌的典型特征。

    究其原因,诗歌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诗人的观点和情感。

    人、物、景都是入诗的意象。

    因此,在诗歌中往往会有主人公所做的事,有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主人公的直抒胸臆或者借景抒情。

    聪明的鉴赏者会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诗歌。

    例如,阅读杜甫《登高》。

    登高怀远是古诗中经常存在的意向,诗人借登高抒发感情。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临谢北楼,抒发对古人的怀想;“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来表达对远方的友人的思念。

    那么,杜甫在什么时候登高?登高时会见到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沿着这条思路解读诗歌,我们将会发现:诗人看不到远方的亲人,见到的知识无边的落木,想想自己漂泊一生的经历,想想自己年老孤独,诗人悲凉的心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因此,拿到一首诗分析本诗叙述了什么事,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同样一条很好的解读角度。

    既然这样,如果我们能够从诗题中把握本诗的表达方式,并由此深入思考,是不是也能很好的理解诗歌呢?让我们看看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时“送别诗”,这些诗歌一定记叙和描写了分别时的情景。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分别的地点依次是黄鹤楼、芙蓉楼、渭城;到达的地点依次是:广陵、洛阳、西安;见到的景物依次是:“烟花三月”的扬州、“寒宇连江”的吴地、“青青柳色”的客舍;表达的感情依次是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向洛阳友人表达心志,担心友人别后的生活。

    有我们紧紧把握诗题透露的表达方式,我们很容易理解了诗歌的内涵。

    再如,杜甫的《望岳》、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些诗中一定会有对景物的描写。

    鉴赏者可以紧扣诗中如何描写客观景物来研究诗歌。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已经传达出诗人的感情,研究该诗的抒情方式可以很好的鉴赏本诗。

    学会鉴赏诗歌不仅是高考的需要,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也是传承祖国文化的需要。

    鉴赏诗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见仁见智的。

    提醒读者关注诗歌的题目,因为它是鉴赏诗歌的金钥匙。

    2、

    诗歌的题目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诗人本身已经拟好,一种是后人代拟。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那种呈现方式,题目都是诗歌的眼睛、灵魂,是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因而关注诗歌的题目对于确定诗歌的主旨,品味诗歌的语言以及判断诗歌的表达技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诗歌的题目和诗歌的内容之间究竟有那些关系呢?

    第一、明确了诗歌地点、时令。

    如:《上牛头寺》《山中》《山行》《山居秋瞑》《山中送客》《出塞》《出关》《石豪吏》《忆扬州》等都很鲜明地提出了该诗所作地地点、方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诗歌的主题内容。

    再如:《十五夜望月》《秋思》、《秋怀》《夏日》《秋径》《柳絮》《落花二首》《春日等楼怀妇》《春夜洛阳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也都从不同角度点明了时令、季节,确定了诗歌的大致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就要明确诗歌所描绘的具体地点、具体时令,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明确大致时间的所蕴涵的不同内涵、不同主题。

    如:以“山”为地点的,大多表达那种对田园生活、归隐生活的热爱,抒写自己的坚定志向以及表达那种追慕贤哲的执着等等;以“十五”为时间,大多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等等。

    例如: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山西 河南 河北 安徽 江西)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赏析:该题的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只要对诗歌的内容大致概括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诗歌的情感,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

    首先,我们通过题目——《秋思》二字就知道该诗应该是一首怀念或幽思之作,再通过文中的“家书”二字就很明显地得出标准答案: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第二、确定了诗歌抒写的对象。

    这类诗歌一般诗采用具有特殊含义的意象来体现诗人的写作意图,手法上也大多采用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等间接的传情达意的方式。

    如:《叹花》《咏梅》《未展芭蕉》《早梅》《早雁》《牡丹》《牡丹花》《咏柳》《春雨》《春雪》《草》等等。

    在领悟这类诗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首先把握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如菊象征着隐逸、高洁、脱俗,梅象征了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兰象征着高洁,牡丹象征着富贵、美好,花开象征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象征着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草象征着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松柏象征着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象征着气节、积极向上,梧桐象征着凄苦,柳象征着送别、留恋、伤感,子规象征着悲惨、凄恻,鸿鹄象征着理想、追求, (孤)雁象征着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等等。

    例如: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2全国高考卷)

    春夜洛阳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赏析:这道题的得分率很低,主要是因为很多考生不懂得“折柳”在古代是一种意象,象征着惜别怀远。

    其实,关键还在于没有看好题目。

    题目是《 春夜洛阳城闻笛》,点明了时间是春夜,“又是一年芳草绿”睹物思人,是很自然的现象;地点是洛阳,证明诗人是异乡之客,难免怀乡;对象是 “笛音”,作者远在他乡为何要对笛音进行描写呢?通过“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就能够得出结论,原来“折柳”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出答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的“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三、直接表明诗歌的主旨。

    这类诗歌的主题在题目里已经体现,考生只要将诗歌的具体内容和题目结合起来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这样的题目很多,如:《月夜忆舍弟》《江上思妇》《送别离》《旅夜书怀》《悯农》《留别王维》《惜花》《落日怅望》《游子吟》《赠汪伦》等等。

    例如: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5年全国卷二)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赏析:写出这首诗的情感并不难,因为题目《邯郸冬至夜思家》中已经有清晰的体现,所以,该题的答案只要将"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略作分析,就可以拟定。

    (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第四、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

    有些诗歌在内容上看起来很深奥,但是题目很浅显,尤其是那些后人补拟的题目,更是明白如画,如:《白头吟》《长恨歌》《长门怨》《玉阶怨》《古怨》《伤田家》《江陵愁望寄子安》《哀江头》《哀王孙》等等,其中“怨”“恨”“乐”“伤”“愁”“哀”便奠定了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考生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对诗歌进行深层次分析,拟写答案。

    例如: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伤田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 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 只照逃亡屋。

    该诗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唐末广大农村破产,农民遭受的剥削惨重,至于颠沛流离,无以生存。

    通过题目中的一个“伤”字,我们就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田家的基本感情:同情。

    那么,作者为什么对田家产生同情呢?“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暗示了农村生活的困苦和不幸,一个“愿”字又在另一个维度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痛恨。

    如此,此题便迎刃而解。

    总之,诗歌的题目是解答诗歌鉴赏题的重要一环,同学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先读题,再读文,然后做题,而不要脚踩西瓜皮,成了无头苍蝇。

    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