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何要创作三吏三别这六首诗写的是什么
说起杜甫的诗名,人人敬仰,他似乎任何题材、任何体裁全都擅长,不过,人们提起他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他的“三吏”、“三别”。
杜甫用自己那如椽的巨笔,真实而又详细地记载了唐王朝的“安史之乱”,也记述了大唐帝国是如何从兴盛逐渐走向衰败的。
在杜甫之前,虽然也有人用诗歌描写当时的社会现状,比如说,曹操的《蒿里行》,就真实地记载了“汉末实录”,道出了战争的真实情形,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场景,令无数人叹息。
可是,又有谁能够像杜甫那样写得既详细,又具体,而且还形成了体系呢。
汉朝的时候,有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下了一部旷世的杰作《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或许,杜甫那悲天悯人的精神,就可以和当年的司马迁相媲美,他用诗歌这种形式,将历史真实地记录在自己的笔下,堪称是“诗史”,郭沫若曾经赞之曰:“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的确如此,杜甫的“三吏”、“三别”将乱世之中的民生疾苦,飘零落魄的身世,全都写了出来,同时也写出了对普通老百姓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恶。
“三吏”指的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而“三别”指的则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如果要想了解安史之乱时唐朝的历史,可是,又不想阅读索然无味的史书,那么,杜甫的“三吏”、“三别”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这六首诗歌的具体创作时代,杜甫有原注说明:“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贼犹充斥。”由此可见,这些诗歌所创作的时间,并不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初期,而是战乱发生了数年之后。
安史之乱期间,中原战事不断,烽火连绵,老百姓深受其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当两京收复之后,他们希望能够很快地安定下来,重新恢复生产劳动,使得社会稳定,可是,事与愿违,神州大地早就已经变得“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处处都是这样的惨状,哪里还有一片乐土呢。
天下间依然兵荒马乱,老百姓仍旧民不聊生,杜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发去洛阳,当他一路上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方的时候,眼见“老翁”、“中男”、“新娘”等人全都苦不堪言,有恨无处申诉,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一样痛苦难当,于是,他便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将自己所看见的一切,写了下来,成就了这样六首不朽的现实主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