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张爱玲为什么一生三恨?

    张爱玲一生有三恨,这是她在《红楼梦魇》中提到的“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这里的“恨”沿用的是古意,是“遗憾”的意思。

    鲥鱼,自古就是“长江三鲜” 之一——另两鲜是刀鱼和河豚,历来是河鲜珍品。

    鲥鱼味道虽鲜,却有很多刺,这让许多人望而生畏,据说江南美食家擅烹鲥鱼者,用慢火把鲥鱼煨煮一夜,用笊篱捞去骨刺,用鱼羹下面条,鲜美无比。

    可惜如今这河鲜濒临灭绝,上世纪七十年代还能行成渔汛,只需几元十几元一斤,改革开放初,由于过度捕捞,成体稀少,已经涨到四百元一斤,如今更是两千元还难买到。

    生长在贵族之家的张爱玲吃过很多种鱼,也吃过很多次鲥鱼,故而才能发出“鲥鱼多刺”的感叹。

    这“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正是中国老牌贵族的风范。

    海棠,虽然也是名花,但论雍容华贵不及牡丹,顽强坚忍不及梅花;但其鲜红纯正的色彩自古以来就赢得了大诗人的称赞。

    苏轼的《海棠诗》“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把海棠比喻成一个遭遇落寞的佳人,虽然流落异乡,却保持了美好和鲜艳。

     

    由此可见海棠是美艳高标之花,张爱玲的审美情趣也同样是美艳高标。

    唯独遗憾的是海棠有色有形却无香,难怪“海棠无香”成为她的一恨。

    《红楼梦》 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可惜后三四十回由于种种原因遗失了。

    续作多如牛毛,但终归于狗尾续貂。

    《红楼梦》的残缺是许多读者的“恨”,可这“恨”到了张爱玲的心里,又该是怎样的铭心刻骨和撕心裂肺。

    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学创造者首先该是一个高水平的拥趸者。

    扩展资料:

    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

    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

    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

    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人生三恨

    张爱玲为什么一生三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