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重复的古诗词
接触到许多古典诗词后这个疑问是我们大家共有的。
我们小时候开始学唐诗宋诗,长大一点学习了宋词,然后再接触元曲、明清的南曲戏文。
就会越发地感觉到我们许多诗词都被重复来重复去。
但是教授文学的老师们并没有说这是“剽窃”而说是“化用”。
呵呵,不要不理解。
这个在本质上是和我们诗词的创作手法相关的。
我们古典诗词重“意象”,一个词表达的是一种境界,或者简单点说是“情景交融”。
这就是为何“小桥流水人家”三个名词叠加,给我们感觉的是整体印象而非名词罗列。
汉字是象形文字(当然在语言学界还有很大争议,但是象形的特征的确很明晰),我们通过汉字表达的也是一种立体的形象感,文字是为语言服务的,我们汉语自然也就更加地与形象结合在一起。
语言学上有一种说法“语言为思维划界”,说的就是语言的特点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
我们汉语言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重意象。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学术的一种传承,这种意象的概念在漫长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没有丧失而是逐渐形成为稳定的、具体的、明确的表意形象。
无论是月亮、酒、柳树、秋思还是梅花等等,它们的表意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典型。
生离死别和伤春悲秋,我们人类的思想感情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文人各自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出现相似的意象就再所难免了。
再说的细致一点,我们也可以考虑这样一种情况。
前代的某某文人写作的名篇在后代已经是家喻户晓,提及某个词句就能让人一目了然,或者后代的作家就是很敬仰前代文人的高贵品格,做出类似我们追星的举动也在所难免,是不?杜甫在整个中国文学界有着光辉不可磨灭的影响(貌似那些大家都是如此滴说……),在文体学上和文人的表达方式上要比李白的影响更加深远。
尤其是宋代和元代的文人对其瞻仰膜拜的程度更甚。
文天祥知道吧?(《过零丁洋》的那位)他对于文学史的贡献中有一点就是“集杜诗”,将杜甫的诗摘出来重新整理。
这叫抄袭不?不叫。
因为那么多集杜诗,只有文天祥的能在意境和表意中展现自己的时代特色和自己独特的文人情怀。
你可以抄,但是你要有自我,就是这么回事。
唠叨这么多,烦不烦?悬赏分看着给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