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伯牙绝弦》的中心思想

    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的现象。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扩展资料:

    作品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作品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长江,黄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长江黄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的中心思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