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遗爱湖的历史文化

    930多年前,贬谪于此的伟大诗人苏东坡给湖畔的小亭题名“遗爱亭”,故而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

    这里不是得意者的天堂,而是失意者的故乡,所以一直以来,雕琢不多,附会也少,还是自然清新的本色。

    当年的遗爱亭早已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

    后来的黄州人把当年城郊现处城中的东湖、西湖、菱角湖叫做遗爱湖。

    为什么会把与遗爱亭毫无关系的湖泊叫做遗爱湖呢?大概是质朴的黄州人怀念那个清廉的团练副使苏东坡吧。

    相传宋嘉佑年间,仁宗皇帝来到黄州来体察民情。

    时值春暖花开之际,阳光一片明媚,桃花绽开了笑脸,燕子喜剪着春风,像是在欢迎皇帝的到来。

    在黄州知府的陪同下,仁宗皇帝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临近城东的一个村庄。

    这天,仁宗皇帝兴致很好。

    他们迎着一路春风,看到盛开的桃花,心旷神怡,君臣有说有笑。

    忽然,一阵甜美的歌声,不知从那里传来。

    仁宗皇帝不知不觉地寻着歌声走去。

    原来村庄前面,就是美丽的黄州东湖。

    微风吹来,湖上碧波荡漾。

    湖畔有一个美丽的农家少女,正一边捣衣,一边唱着动听的歌儿。

    那节奏分明的捣杵声,应着甜脆的歌声,格外动听。

    少女自个儿捣着,唱着。

    火红的朝霞,洒在她那娇美的身上。

    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一条长长的辫子上挽着一根红色的头绳,直垂到腰际,不时地掉到水面,又被她甩到身后。

    她那绰约的身姿,倒映在湖水里,一闪一闪。

    仁宗站在她身后,痴迷得看着她,她却一点儿也没有察觉。

    不多时,少女洗完衣服,收拾好盆子,准备回家。

    一转身,才发现身后有个人正痴痴看着她。

    顿时四目相对,少女心里一慌,赶紧低下头,含羞一笑,把那长长的辫子甩到身后,一溜烟的跑开了。

    这一笑不打紧,可把个仁宗皇帝的风流魂儿,给勾得个结结实实了。

    午时御膳,仁宗皇帝召来知府寻问,刚才那湖边的洗衣少女是哪家的姑娘,姓甚名谁。

    知府是何许人也?皇帝的心思,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便马上派人到村子里,找到了洗衣少女家里,告诉她家人说:皇帝刚才在湖边,看见你家的姑娘,非常喜欢哩,真是大喜啊!

    女孩的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哪朝哪代见过皇帝啊!隔壁左右的街坊邻里,也闻声纷纷前来道喜。

    就这样,那个农家少女,经过知府大人的精心安排,第二天便被接到了皇帝身边。

    皇帝一看这少女,一脸的纯真,一身的健美。

    霎时龙颜大悦,随即将她带在身边,一起到其他郡地视察。

    一个多月后,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又经过黄州,便将女孩安顿在娘家住下,许诺回京之后,不日即下诏进宫,以得常相厮守。

    可是皇帝回到京城,一提起此事,却遭到了皇后及一些皇亲贵胄的非议,所以诏书迟迟没有下来。

    而这个农家少女,怀着一腔热情,朝也思,暮也想,每天在家痴痴地等待。

    光阴似箭,一晃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少女天天跑到当初和皇帝相遇的地方,伫立翘望。

    春天走了,盛开的桃花早已谢了,少女的容颜也憔悴了。

    街坊邻里,有人开始议论了。

    少女不敢出门,只有躲在家里,早晚茶饭不思。

    “是不是皇帝回京后真的把我给忘了?应该不会的啊。”少女还是抱着希望,天天盼着皇帝的诏书,然而光阴如流水,岁月一天天流走了,皇帝诏书,仍是杳无音讯。

    人们的议论,一天天多起来,少女的容颜,一天天瘦下去。

    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少女终于相思成疾,在迷蒙中,她怀着一颗幽怨的心,从当初洗衣相遇的石级上,走进了湖中,无情的湖水吞没了她年轻的生命。

    少女走了,但她的故事却还在民间流传着。

    皇帝真的会忘记她吗?少女心里相信不会的,可世人心里清楚。

    相传仁宗得知此事后,痛心不已。

    声称黄州东湖,留有他的遗爱。

    后来,人们就把黄州东湖叫做遗爱湖。

    乌台诗案,苏东坡贬谪黄冈。

    时任黄州太守的江苏东海人徐君猷一向仰慕苏轼才华,对苏轼极为敬重。

    苏东坡遭贬谪来到黄州,黄州太守徐君猷,早就敬佩他的品节,俩人很快成为朋友,经常诗酒相酬。

    黄州城南有安国寺,北有凌湖、东湖和西湖,寺里湖间,竹丛之中,有许多供游人休息的小亭。

    苏轼和徐君猷亲如兄弟,每每闲暇之时,经常相约于安国寺,漫步于三湖之间,二人雅兴一来,就在竹间亭里饮酒赋诗,说古论今,因而结下深厚的感情。

    苏子与之相交三年后,徐君猷太守请命调往湖南任职,徐公离开黄州,安国寺和尚怀念太守,特请求苏东坡为他们常聚坐的小亭取个名字,并题额留念。

    东坡觉得太守为官清廉,有益乡土,人去而泽存,便给亭取名“遗爱”,并写了匾额。

    当时,有位东坡的同乡好友巢谷来黄州探望,东坡便把巢谷介绍给徐公。

    徐君猷嘱巢谷给遗爱亭写一篇记。

    苏东坡体察到徐公的意思,觉得巢谷羁派之人,对黄州和太守并不太了解,这篇文字由自己命笔最合适。

    于是就有了苏轼的《遗爱亭记代巢元修》。

    苏东坡给湖畔的小亭题名“遗爱亭”,故而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

    当年的遗爱亭早已不见踪影,后来的黄州人把当年城郊现如今已在城中的东湖、西湖、菱角湖合一叫做遗爱湖。

    为什么会把与遗爱亭毫无关系的湖泊叫做遗爱湖呢?大概是质朴的黄州人怀念当年那个清廉的太守和苏东坡吧。

    这里是遗爱湖公园的主景区,遗爱亭建于此,是公园的最高点。

    登高远望感觉微风拂面,心旷神怡。

    二是文化内涵。

    苏东坡《赤壁赋》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句子。

    三是纪念意义。

    《遗爱亭记》是苏东坡为纪念徐君猷任黄州知府而作的。

    徐君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去而人思之,此之为遗爱”。

    “清风”表达了“遗爱”的主题。

    著名景点:音乐喷泉、浮雕、水幕电影、遗爱亭、苏东坡纪念馆、苏东坡像、人造沙滩、清水平台等。

    皋乃水边高地之意。

    此处原为驻军靶场,是湖边的一处高地,现建成市民文化广场。

    三面环水,亭台楼榭,树影婆娑。

    每当春暖花开,市民在这里感受鸟语花香、和谐氛围。

    苏东坡写有“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的词句。

    景区内有遗爱湖风景区最大的广场——东坡广场,曾举办过中国黄冈大别山旅游节、激情广场、第三届(黄冈)东坡文化节开幕式、元宵喜乐会等重大庆典活动。

    这个地段都是湖边坡地,区内建有茶园、海棠园、百草园、五谷园、果蔬园等多种植物园,再现当年苏东坡日以困匮、躬耕东坡、以苦为乐的情景以及《东坡八首》的意境。

    著名景点:桃花岛 此地段是一个伸向湖中间的半岛,常常是烟雨濛濛。

    集中展示苏东坡的文化品格和艺术成就。

    苏东坡所作《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是其人生和艺术历程的概括和总结。

    著名景点:“寒食林”(中国当代66位著名书法家书写苏东坡诗词碑刻)、芸香阁、万斛泉、快哉风等 苏东坡酷爱梅花,在黄州写过《红梅三首》,其一写道:“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红梅傲雪象征着黄冈英雄辈出、名人荟萃。

    著名景点:黄冈名人园、傲雪轩 岛上以各色兰草为景物特征。

    幽兰芳径取苏东坡《浣溪沙》中“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路净无泥”的意境。

    著名景点: 湿地、幽兰阁 沿用了原名“大洲岛”,此处规划建成大别山专类竹园,布置珍贵竹类专区、经济竹类专区、竹林幽径、竹文化馆等景观。

    苏东坡喜竹,初到黄州,便觉得黄州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之美。

    《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佳句。

    著名景点:紫竹苑、东坡外滩 此处建有水韵台及荷香桥。

    规划设计广种荷花。

    每当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香四溢,令人陶醉。

    著名景点:水韵台、荷香桥、爱莲馆 这里是原生态自然保护区,有生态湿地和茂密的森林,尤以松树为主。

    苏东坡写有“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的诗句。

    独立寒秋,感受松风阵阵,观赏层林尽染,物我皆忘。

    著名景点:湿地 这里是城市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一湾平静的湖水。

    徜徉于湖边树下,忽见开阔的湖面上空飞来一群雁阵,体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感受大雁归来的喜悦,实为人生乐事。

    苏东坡《西江月》中有“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调笑令》中有“归雁,归雁。

    饮啄江南南岸”的词句

    著名景点:清水平台

    遗爱湖的历史文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