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诗翻译...'''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

    “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

    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

    面对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乡:家乡在襄水湾曲处,远隔着楚地云天,很远哪!远隔难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

    “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近”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

    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

    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

    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与海相平,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

    最后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

    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

    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

    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

    “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

    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

    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

    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名称]: 野望

    [作者]: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

    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

    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

    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

    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注释]

    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3、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4、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5、清江:指锦江。

    6、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评析]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

    “西山”在成都西 ,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

    “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南浦,南郊外水滨。

    清江,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家国和个人的感怀。

    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杜甫四弟:颖、观、丰、占。

    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

    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

    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

    “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

    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

    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

    “人事”,人世间的事。

    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

    这是结句用意所在。

    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

    “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

    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

    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

    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

    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

    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

    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参考资料:众多网页的混合体

    古诗翻译...<em></em>'<em></em>'<em></em>'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