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求一篇1000字的文章《论毛泽东的壮美诗词》

    毛泽东在中国政坛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有人说:“中国由于有了他而改变了自己的形象和命运。”[1](P10)也有人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郭沫若则说他“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

    [2]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位独领风骚、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

    毛泽东诗词被人们推崇为独步诗坛。

    毛泽东诗词的意象与诗人本身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他或转战于咆哮的江海边,或转战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原野,或转战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他的视野里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是造物者以其特有的慷慨赋予华夏雄伟、壮观、灵秀,使中国历史上众多诗人词家面对祖国美好河山萌于心、动于情,从而妙笔生花。

    山水诗自《诗经》到《楚辞》,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中国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山水美的感受及欣赏,昔人有言:“天开图画即江山,处处山川怕见君。”[3]此处的山水以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引发欣赏者产生美感,同时欣赏者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山水,因而山水的形象更加饱满。

    面对物理性变化极小的山水,不同的诗人会因其阶级性质、个人经历、时代变化、个人气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从而使其笔下的山水呈现不同的特征。

    作为时代的英雄毛泽东,对山水有着更特殊、更深厚的感情。

    他爱山、恋山,他用如椽大笔为祖国美丽的山水敷染上前所未有的异样色彩,呈现出一种峥嵘灵秀的异样气韵。

    他笔下的山水,充满生机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之美,大大强化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

    诗言志,诗缘情。

    自然山水情结浸润了我国历代文人精神和情感世界。

    山水成为文人寄托感情的支柱。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这是中国儒家先辈用最简炼的话语来概括山水与人之间的关系。

    古人认为,在山水的一静一动中,现出与某中富于德行和智慧的人们的精神气象相通。

    宋欧阳修曾在《醉翁亭记》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成为人生伦理境界的一种外在参证。

    山水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大环境,与人们息息相关,有着丰富情感的诗人定会发出感慨。

    “模山范水”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诗人常事。

    然而魏晋以来的诗人或因郁悒失志而寄情山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或借山水忘苦忧:“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或借闲情以遣悲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正如钱钟书所言:“山水美原是不得志的表现,高官失意,穷士违志之时,才有了悦山悦水,才有了山水诗。”[1](P125)当然也有沉浸祖国山水的壮丽而抒写华丽的乐章,抒发自己的壮怀胸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也有假借山水表达对田园牧歌式醇古生活的爱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这些都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极丰富极瑰丽的部分。

    他们眼中的山水是静止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他们和山水的关系,只是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主客的关系。

    他们能在山水中找到寄托,是因为他们和现实的某种对立关系的折射,他们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束缚,心灵上得不到自由,于是转而在山水中追求自由,他们假借山水的完美来弥补现实中的不足。

    毛泽东既是智者,也是仁者。

    他既乐山,也乐水。

    因此,毛泽东在诗词中既乐于写山,又乐于写水。

    毛泽东写山,山美;写水,水美。

    山水兼写,二者相映更美。

    毛泽东在诗词中多处写到山水。

    但主席的悦山悦水,目的是寻求自身生命价值,在于与大自然的山水相融的机缘里追求生命的存在价值。

    他笔下的山水,是大笔渲染、气势磅礴的山水,是被注入伟人的情志与人格的新山新水,是被赋予了新的光彩与灵韵,姿态各异、气象万千的山水,是诗人对自然山川独特的审美体验的情感结晶,是诗人抒双击自动滚屏

    情言志的载体,又是诗人展现革命乐观主义豪情和潇洒浪漫气质的平台。

    因此主席笔下的山水呈现出崇高美、雄壮美,更具有拨云见日传神写照的神韵美。

    一 、崇高美 毛泽东的美学风格,素来偏重于欣赏威武雄壮的崇高、阳刚之美。

    诗如其人,英雄盖世、豪情四溢的性格,一旦溶入诗文中必然会有他人难以企及的气势,因此崇高是毛泽东诗词的主要美学特征。

    崇高,从美学上来讲,外在表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最为鲜明。

    《沁园春?长沙》就是最优秀的篇目之一。

    外在表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的岳麓山的枫林,也看到了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吴柏、水杉、槭树,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己神彩之笔一抹,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湘江在秋天里更加清澈,如碧绿的翡翠、透明的水晶。

    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生机勃勃。

    作者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图。

    内在方面:崇高是伟大高尚心灵的反映。

    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 文中,就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而毛主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有改造祖国的 雄心壮志。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对自己等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的形象描绘。

    这是作者崇高心灵的美好光芒的展现。

    在这里作者是希望从祖国的大山大水中竭力唤起人自身的本质力量,从而投身于革命浪潮。

    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难险阻,但主席对遭遇的苦难只用一句“万水千山只等闲”。

    一切艰难险阻被意志坚强、信念坚定的红军藐视。

    在《十六字令》中写道:“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写出了山的庄严,这里的山带给人们的是不畏惧,使人不因恐惧而产生顶礼膜拜;相反带给人们的是崇敬,是力量的宣泄,能够擎天立地,以力量来支撑着天,激发人们更加坚强地要像大山一样顶住一切灾难与困苦。

    诗人描写昆仑苍茫古老的形象:“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念奴娇?昆仑》)一座巨大雄伟的山,屹立在读者面前,在狂放的昆仑山力量的指引下,使人力量倍增,斗志弥坚,信心更足。

    诗人笔下的昆仑山没有泰山压顶的气势,是力量的震撼。

    主席曾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因此主席笔下的山水,也呈现出无所畏惧的气势,能引发人们向上拼搏。

    二、 雄壮美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海洋中,毛泽东最为倾心的就是那些粗犷豪迈想象奇异的浪漫主义诗作。

    这些诗作的艺术风格及其体现的生命意象,与毛泽东内心的浪漫主义情怀形成强烈共鸣。

    巨人的胸襟与英雄气概,足以使其诗词具有摄人心魄的雄壮美。

    从气势上来讲,毛主席因他本人宏阔的心胸和高远的志向,同山的基本性状即高大、磅礴、坚韧、阳刚有了心灵与情景相生的感觉,两者之间产生了通约,并通过山的形状和特点展现出来。

    大山形象滋养了人们对山的高耸入云、磅礴伟岸的敬仰与崇拜。

    有言曰:“山壮征程起豪兴,诗写苍山扬风采。”[4]毛主席所作的《十六字令》如泼墨的大山巨幅画卷。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组群山词,可以说气势磅礴。

    第一首以“山”开头,可以说是开门见山突兀而新鲜,接着一句“快马加鞭未下鞍”,弹奏出紧促的节奏,转眼间,诗人在马背上立于山巅。

    吃惊地回首,人马摩天,极力抒写山之高。

    这里的山带给人们的是惊讶,诧异。

    第二首词,诗人俯瞰群山,山的姿态是动的,而非静止的。

    那千岩万壑、起伏连绵宛如翻江倒海激起的巨大波澜,汹涌澎湃直指无尽的远山,又如万马奔腾,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山“万马战犹酣”,极力抒写如万马奔腾之势的高山,可以说气势豪迈。

    第三首词,写山的高峻、挺拔。

    “刺破青天锷未残”。

    诗人以如椽大笔来写山之气势,可谓气吞万里。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飞”神采尽现,展现的 是山势宏伟。

    诗人化静为动,在强大的力量的推动下,屹立在江边,给人一种力量美,既而诗人从“飞”到“跃”,这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笔下的庐山盘旋而上,由飞动到轻快,豪情顿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首句破空而来,气势非凡,意境开阔,以起笔突兀造成恢宏气势,来抒发自己的豪情。

    从运笔上来讲,毛泽东诗词运笔独到。

    《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其气魄之大,笔力之雄,想象之奇,意境之高,真可谓“横空出世”。

    开头 四字突兀,把昆仑山赫赫的气象和磅礴的声势具体又形象地包揽无遗。

    高尔基说:“英雄的人物需要英雄的语言。”诗人用大手笔来写昆仑山,一座巨大的山脉展现在读者眼前,横亘天际。

    冰冻雪飞,令人惊心动魄。

    诗人还采用与昆仑对话的方式:“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抒发自己的豪情,可以说想象奇特。

    正如清朝诗论家叶爕所言“志高则品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意永”。

    ( 叶爕《原诗》)诗人笔下的昆仑山,是中华民族壮丽山河的化身,体现了作者高远的志向。

    最能体现作者豪情壮志的是《沁园春?雪》。

    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空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词中描绘的是包容天下,苍茫雄浑的巨幅山水画。

    山是舞动的,水呢?一旦冰雪消融,将是一派黄河水滔滔东流的壮观景象。

    他写湘江的水是“漫江碧透”(《沁园春·长沙》),描写长江及其支流是“茫茫九派流中国”(《菩萨蛮·黄鹤楼》)。

    诗人写水还有金沙江的大浪拍打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洞庭湖的波浪仿佛与天相连。

    在他的诗词中,所有的江河湖海无不是波澜壮阔的意象,显示奔腾翻滚的气势。

    三、神韵美 毛主席笔下的山,有生命,有灵魂,设色鲜明,气韵生动,有一种神韵美。

    就敷色而言,艺术中的山水的色泽近乎自然,但因时令、地域等随时随地发生改变。

    艺术是诗人将感情投射于自然山水的成果,因而会因时代的气氛、色调和诗人本身的精神状态而发生改变。

    革命环境是革命者的战场,革命诗人善于以诗咏志。

    解放前的时代是战乱纷争的年代。

    他,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诗人,对祖国的壮美山河充满激情,他刻画的大山的神采既没有漠漠的水墨,也无纤细的金碧。

    诗人随物赋彩,绚烂而不失山水的本色。

    他诗词中的山河,可以说气象万千,姿态各异。

    如:“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这里的昆仑山,气势磅礴雄浑,以其历史久远而傲视人间,似有人的灵魂和情感。

    这是大开大阖的笔法,境界阔大,大气包举,所见者远,所思者广。

    毛泽东把山置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毛泽东诗词有时被赋予浓重的色彩和光泽。

    如:“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菩萨蛮·大柏地》)他笔下雨后斜阳中的山,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气韵美。

    在自然颜色中,主席最钟情的莫过于红色。

    红,是他诗歌的主旋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子花木兰?广昌路上》)“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清平乐?六盘山》)“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平乐·蒋桂战争》这些画面是明朗的,调子是欢快的,带给人们的是喜悦感,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展现了生命力的蓬勃。

    有人说,红旗过山山红,映水水艳,色彩鲜明,令人心驰神往。

    明人谢榛说:“诗无神气,犹绘日月而无光彩。”毛泽东诗词大量的用“红”字,红是神韵,是精神。

    《沁园春?长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里南国的秋天,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

    主席不似历代文人雅客,将秋描绘得萧瑟,黯淡。

    他将秋天写得绚烂多彩、辽阔万里。

    主席的诗词还呈现回旋美。

    古代诗人如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诗人要么把山水描绘成牧歌式的,静谧的,和睦的;要么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萧条、冷凝、死寂。

    毛主席在他的诗词中描写的山水是生机盎然的 ,蕴含着一种动态美。

    毛泽东崇尚“动”,他在日记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就是毛主席的人生价值观,有这做价值基础,他描写的动态山也就非同一般了,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水调歌头?游泳》:“风樯动,龟蛇静 ,起宏图。”写龟蛇静,就是为了衬托“风樯动”,在静中写动,展现的是一种别样美。

    古典诗词也写到动态的山,如:“湖上青山千万叠,倏如阵马交驰”。

    (唐·倪称《临江仙》)“西风瞥其横云度,忽见东南天一柱”,(宋·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就背景和气势而言,都比不上毛泽东笔下山。

    如:“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他将山写得意气豪迈,背景是广阔无垠的秦晋高原,是整个山脉的闪动,而不是湖上青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展现的是舞动的山脉。

    “昆仑崩绝壁”,气势非凡。

    “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用江海来喻山,别具一格,可以说气韵生动。

    惟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因而山有了气韵,山是活的,是闪动的,飞舞的。

    毛泽东将山写得波澜壮阔、气势雄伟;将人写得更高大,人能征服山。

    “而今迈步从头越”、“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这些诗词雄奇如碧海制鲸,壮阔如乱石穿空,笔力不同凡响。

    因为人的感情渗入了诗词中,所以毛泽东诗词充满了神韵美。

    主席写山,也写水。

    但他写水,不在水上的风光,涛声波影,而是寄情于国计民生,如:“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表达了一种要治山治水、造福人民的强烈愿望。

    毛主席诗情触发于山水之间,却又超越山水之外,能机杼独出,因而风采卓异。

    柳亚子先生称毛主席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

    毛主席笔下的山水,呈现出亘古未有的美。

    人们不禁要问,毛泽东为何钟情于祖国的山水。

    这与他的生活实践、崇高的人格、远大的志向,一脉相承。

    首先,毛泽东自小与山打交道,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传统中国人一样,认识到山的伟岸。

    华夏民族处在三面环海的内陆地带。

    大山是这块土地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生活在山的怀抱中。

    在古老的宗教里,山象征着天梯,是神巫降陟的通道。

    五岳之一的泰山,是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重要场所,具有神秘、神圣、崇高、清净之意。

    毛泽东生长在湖南湘楚之地,湘楚文化就有崇山的传统,古人的观念中,山已经成为人化的自然,于是会有登高作赋的行动。

    山水哺育了中华大地儿女,因而和人们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黄河长江等多条河流的养育中,人们在水的柔情中成长起来,水赋予人灵性,湘楚地带的山则具有神性,它不是纯粹的物化的山,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之一。

    主席受习俗和经验的影响,也会受到所属文化的熏陶,山水是神圣的、庄严的 ,诗人必然和伟岸磅礴的山达成心灵的相通。

    毛泽东从山水中找到了自己内在情志和外在感性形成的契合,因而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毛泽东必然会崇山、爱山。

    其次,诗人的生活实践对其创作起着重要作用。

    创作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切灵感来自生活。

    在诗人的眼里,能触动诗人情怀的莫过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毛泽东出生于人杰地灵的芙蓉国——美丽的韶山冲,那是他成长的摇篮。

    这里的山给予主席博大的胸襟,坚韧的毅力,战无不胜的勇气。

    这里的水给予其顽强的拼搏之力、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使之具有大无畏的精神。

    在这里,诗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毅力和自信,有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

    17岁那年,他不愿继承父业,要投身于革命,他改写了日本和尚月性的《题壁》诗留给父亲。

    这首改诗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改诗,展现的是一个少年的宏伟抱负。

    而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印证了一个17 岁少年的理想抱负。

    主席成就自己的人生的过程也是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的过程。

    青壮年时期带领部队跋山涉双击自动滚屏

    水,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凭借天险,红军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并壮大了自己的势力,还利用有利时机在穷山恶水之中创立了新政权。

    在那充满千辛万苦的长征途中,红军翻越无数大山,终于抵达陕北,才有了安身立命之地。

    山是磨砺革命队伍的场所,山是打败敌人、保存自己的屏障。

    总之,山水在客观上为革命实践做出巨大贡献,是革命队伍最早的支持者和最亲的同路人。

    作为诗人,毛泽东对山水满怀激情,可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因而能将山写得如此高大峻伟、气势磅礴。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第一、第二辑67首为例,这67首诗词中,有38首写到山水,以山为主的23处,描摹水的有10多处,而山水兼写的也有多处。

    仅长征途中就有七、八处直接写山。

    毛泽东笔下的山,与“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的诗相比,毫不逊色。

    他笔下的山,有五岳之一的衡山、有红军创立的第一革命根据地的井冈山,有闽赣苏区的武夷山和白云山,有风景独好的会昌山,有逶迤的五岭,有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有积雪千里的岷山,有莽莽苍苍的昆仑山等。

    诗人沉浸于山水之中,描绘山水别样的美,还与诗人自身的素养和审美有关。

    韶山冲是个峰峦叠嶂、风光旖旎的地方,雄峻的山川铸就了毛泽东坚强的性格和独特的气质。

    毛泽东胸襟宽广,眼界开阔,因而他笔下的山具有磅礴恢宏的气势之美。

    此外,诗人毛泽东本人就具有诗一般的气质。

    他藐视一切困难,善于迎接挑战,有“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心态。

    斗争风云伴随诗人度过了不平凡的一生。

    在斗争中,在戎马生涯中,诗人的气质在大山中得以培育——自信、乐观、顽强。

    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是动感的,是飞腾的。

    诗人登高望远,眼底下的山水是绵延不止,永无止境。

    诗人不仅是对山水的原始形态的赞美 ,更是把山水当作一种永远前进的意象加以歌咏。

    所以,他笔下的山是跳跃的:“五云山上五云飞”、“九嶷山上白云飞”、“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诗人独特的个人气质,使之不仅仅是乐山乐水,而是把山水看作是能被人类所征服、主宰和改造的,在山水面前,他是积极主动的。

    在《沁园春·长沙》中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建国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等展示的是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是极不平凡的一生,他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的曙光。

    通读毛主席的诗词,我们会发现其诗词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他对山水的爱,是前人所不能企及的。

    因此,毛泽东诗词豪气冲霄汉。

    在中国,山水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象征,他对山水的热爱,倾注了其对祖国的热爱。

    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可以承载一切。

    诗人对山水美感的体悟,是基于中华千年沉淀下来的如同“歌于斯,哭于斯,聚国于斯”《檀弓》的这样一种对祖国的热爱。

    山水钟灵毓秀,源远流长,是“祖国”这一伟大概念的具体化,是古老的中国成长壮大及其精神、气魄、智慧、力量的最古老而又最新颖的见证。

    也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沁原春·雪》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毛泽东诗词,没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牧歌式的祥和的农村耕作图。

    毛泽东诗词中的山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时代的新山新水。

    在主席的笔下,我们能见到的是一种真正和谐优美与崇高的统一。

    毛泽东的诗词,由于他的特殊的经历、审美趣味和个人气质、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呈现了亘古未有的境界。

    我们应该为毛泽东诗词的山水美而赞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参考文献: [1]汪昊.挥手从兹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郭沫若.满江红·读毛泽东诗词.2007. [3]佛雏.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山水美〔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62,(14). [4]江建高.山壮征程诗即史,如橼巨笔写山魂〔J〕.中国文学研究,1997,(1). [5]张仲举.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6]李子建.毛泽东诗词美学新探〔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7]邓天杰.试论毛泽东诗词中“山”的人格隐喻.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25(3). [8]易孟醇,易维.诗人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周吉本.山的情结――毛泽东诗词中“山”的意象解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10]肖体仁.试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山〔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1(2).

    求一篇1000字的文章《论毛泽东的壮美诗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