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王安石描写“登山感悟”的诗句有哪些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

    (1)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2)闻说:听说。

    (3)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4)缘:因为。

    人物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革命导师列宁曾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是受自己进步的哲学思 想支配,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还把“ 新故相除”看作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

    这些进步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 称,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 横。

    可惜的是他的著作大部分都已佚失,今存的只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残卷及《老子注》若干篇(条)     为纪念这位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人民政府 在临川区修建了王安石纪念馆,该馆于1986年冬建成之后,前往 参观、游览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

    折叠少年英才

    王安石画像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临川(今抚州市临川区),父亲王益,时任临川军判官。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

    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

    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

    [1]

    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

    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

    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

    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宋仁宗举荐,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

    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

    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

    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

    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

    “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

    贫民被灾。

    不可不恤也”宋代董煟所著《教荒活民书》,以封建国家从皇帝到各级官吏职责为根据,提出在救荒时各自应该完成的工作。

    他讲道:“赈济者,用义仓米施及老、幼、残疾、孤、贫等人。

    米不足,或散钱与之,即用库银籴豆、麦、菽、粟之类,亦可”。

    有学者认为董煟提出了系统的赈济学说理论,特别提出了对残疾人群体的救助,为后世的救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宋代还特别注重仓储在救灾救济中的作用。

    历代出现过的仓储形式在宋代几乎都曾设立过,如常平仓、社仓、义仓等,另外还有广惠仓、半储仓、平余仓则是宋代的创举。

    这些仓储形式对救济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下诏设置广惠仓,救济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

    王安石描写“登山感悟”的诗句有哪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