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求唐宋八大家文选读后感2000字

    读《唐宋八大家文选》 韩愈(768—824),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

    幼年时期贫穷孤苦,由嫂抚养。

    刻苦学习,公元792年考中进士。

    他是唐朝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古文运动的主将之一,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追求丽辞僻典的文风。

    他在散文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他反对一味模拟古语,提倡散文的语言要有独创精神,提倡把文章写的通达顺畅,合乎文法。

    著有《韩昌黎集》。

    高中时期曾经把《师说》背得滚瓜烂熟,几年不读已经生疏很多。

    韩愈写这篇《师说》,是为了论述为什么要求师和求什么人为师的道理。

    他首先指出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再指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也不能没有疑难问题,有了问题去从师学习,就会有长进;如果有了问题还不从师学习,那么疑难就会永远存在。

    他又指出不论贵贱长幼,只要有专长,就可以从他为师,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见解。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

    他在《师说》中所说的“道”自然是指儒家思想,所说的“业”也无非是指包含着“道”而又可以作文章规范的“三代两汉之书”。

    他写这篇文章,在当时是针对一般士大夫不重视从师学习而发的。

    文中提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等意见,作为求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来说,即使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但是自以为聪明的现代人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只知道嘲笑士大夫,包括耻师的人,谁又能保证自己能遇到问题就问,把任何人都当做自己的老师呢。

    不讲远的,就是真正做到听学校老师的教导也不一定行。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陕西省永济县)人。

    出身于中小官僚家庭,21岁中进士,26岁考取博学鸿词科,任集贤殿正字、监察御史里行等官职。

    他参与了以王叔文集体的政治革新活动,反对宦官专权,反对藩镇割据和横征暴敛。

    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并称“韩柳”。

    柳宗元重视文学的社会公用,主张文体和文风的革新。

    他写的散文,有论说文,有寓言,有传记,有游记等,有点阐述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有的描绘南方的秀丽山水。

    许多作品在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他在政治上受到打击时,作品中也往往流露出孤独伤感的情绪。

    著有《柳河东集》。

    《种树郭橐驼传》中描写了一个善于种树的工匠郭橐驼,他的办法是顺着树木的天性,使它合乎规律地生长。

    他反对“抓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的那种方法,认为那反而会把树木弄伤了。

    作者把这个道理加以引申,指出当时真正的人口头上尽管说要安民,而实际上却处处在扰民。

    这篇文章作于贞元末,柳宗元正积极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一派的政治革新活动。

    这篇文章通过浅显明白的对话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笔调活泼生动。

    直到篇末的“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两句,才点明了中心思想;最末依据“传其事以为官戒”则表明作者写作的目的。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字号醉翁,六一居士。

    宋朝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出身贫寒,四岁丧父,二十四岁中进士,曾参加范仲淹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直言敢谏,因而屡遭保守派排斥打击。

    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政治态度渐趋保守。

    欧阳修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在诗、词方面也很有成就。

    他好贤才,奖掖后进,团结和培养了王安石、曾巩、苏轼等许多著名作家。

    作品甚丰,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一百五十三卷。

    肃杀的秋景,常常是昔日的文人借以抒写感伤、惆怅心情的题材,《秋声赋》正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

    作者把秋色写得可见可闻,由秋风的来临,联想到万 物的凋零,继而联想到人生的易老,抒发出对于世事艰难、人生道路坎坷的感慨。

    本文写景、抒情、虚实、议论浑然一体,在句法上,整齐而富于变化,参差而不散乱,并善于独白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波折与自我解脱,体现了散文赋的重要特点。

    作者在文章后面又说:“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我想这时,作者又想通了吧,以一种豁达的感情来应对不平坦的人生之路。

    作为读者,不能不被作者的而影响,进行深一步的思考自己的待人待事的态度。

    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这种队理趣的追求也影响到宋词的写作。

    人生的滋味往往蕴藏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蕴藏在司空见惯的情景之中。

    于是西下的夕阳,西流的溪水,僧庐的雨声,暮春时节的落花,新春时节的归燕,月亮的阴晴圆缺都会引起词人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从而将这些人生况味诉诸笔端,留给后人去深思。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苏洵子。

    《水调歌头》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苏轼当时政治密州,远离朝廷已经多年,与自己的弟弟苏辙也有7年未见了。

    而中秋佳节是一个家人团圆美满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作者借酒消愁,面对一轮明月,想起自己的宦海沉浮,想起咫尺天涯的同胞兄弟,于是写下了这篇著名的中秋词。

    全词借问天、问月以抒发兄弟之情,兼以寄寓个人怀抱。

    上阕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奇逸高远,非常像屈原的《问天》。

    下阕化景物为情思,抒发词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得如此温柔动人,令人格外心疼在家等待的人和在外漂泊的人,不能团聚的人。

    豁达的苏轼呵,立马又想通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因为自身的规律必须要有阴晴圆缺,这就和人生来便要经历悲欢离合一样,是自然常理,无人能改编,所以又何须伤感。

    作者便自我解脱,自我安慰了。

    于是他又发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上阕执着人生,下阕善处人生,一自然境界的清澄辽阔反映出作者思想境界的开朗豁达,集中表现了苏轼在特定的环境遭遇之中产生的无法排遣的人生痛苦以及自我安慰、自我解嘲的心灵轨迹。

    全词开朗乐观,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不加雕琢。

    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历史是无情的,历史又是有情的,它用许多似曾相识的场景来令人回想,令人感慨,所以,当苏轼面对滔滔的长江时,想起了周瑜击溃强敌的勃勃英姿。

    时光流逝,朝代更新,英雄业绩不再,悲剧却一次次重演。

    苏轼在黄州时,度过了人生中艰难的时刻。

    但他生性旷达,不为俗务所累,所以不久便随遇而安了。

    他躬耕养家,饮酒作乐,创作了大量的诗篇。

    元丰五年,苏轼和友人泛舟于黄州的赤鼻矶。

    苏轼误把这里当做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了,于是便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吟咏古事,抒发了自己早生华发、功业未立的惆怅和遗憾,被誉为“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起笔一句“大江东去”气势恢宏,词境壮阔。

    接着在大浪滔天的背景下引发了幽古之思。

    作者写战争举重若轻,一句“谈笑间”写尽了周瑜的胸有成竹和风流神貌,仅用“灰飞烟灭”四个字便将曹操大军一笔扫尽。

    使人读来心旷神怡。

    面对周瑜的年少有为,建立不世奇功,苏轼只有干配合躬身自悼。

    面对如此壮丽的河山,遥想如此奇伟的英雄业绩,不由得激起了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

    于是,不免自笑多情,看看自己头上已生出的白发,时不我待,只能自叹“人生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消愁了。

    结尾处的感情基调虽然沉重,却仍不失旷达。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

    故后人称之为南丰先生。

    他十二岁就能写文章,“始冠,游太学,欧阳公一见其文而奇之”。

    曾巩笃于友爱,其父亡后,他对四弟九妹的教养尽心尽力,在古代传为佳话。

    他在做地方官时能体恤民情,政绩卓然。

    曾巩的文学主张和古文风格都和欧阳修相近。

    曾言“文章之得失,岂不系于治乱哉”,又说“夫道之大归非他,欲其得诸心、充诸身,扩而被之国家天下而已,非汲汲乎辟也。

    其所以不已乎辞者,非得已也”。

    这就是他的文道观。

    他的文章从容周密而又条理,很早就得到欧阳修的称赏。

    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神宗熙宁二年人参知政事,次年任中书门下宰相,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改革学校科举制度,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

    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但由于触犯了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遭到了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于熙宁九年罢相,变法失败。

    晚年谪居金陵,不问政事。

    后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为荆国公,所以人们也称他“王荆公”。

    王安石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诗词也有独特风格,著有《王临川集》。

    求唐宋八大家文选读后感2000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